标题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范文 | 陈春蕾 教学目标: 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吧、塞、哇”的读音,会写“晋、炕、趁”等15个字,会写“戒指、胳膊”等13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3.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语文书、多媒体计算机。 学生准备:语文书、书写笔、田字格本。完成课前字词预习,练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主题,明确语文学习目标 1.阅读单元主题页,了解人文主题“成长”。 2.明確单元阅读学习目标“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回顾四年级上册所学过的方法。 (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大意。把课文的各个自然段的意思串联起来,概括课文的大意。将题目扩充,然后用自己的话串联,明确课文的大意。扩充中心句。)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认读情况 1.默读课文,把自己在预习时重点认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三、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观察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在格式上与以往学习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第一部分主要写了雨来的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注意,重点放在对雨来的描写上。点明这种方式就叫做添加小标题。 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 抓住每部分的中心句概括小标题; 抓住每部分中一个抢眼的镜头拟小标题; 抓住每部分中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拟小标题。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写出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像第一部分那样,尝试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 (雨来游泳本领高,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掩护李大叔,雨来和鬼子做斗争,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雨来没有死。) (3)用自己的话将小标题串联起来,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 四、默读课文,理解称雨来为“小英雄”的原因 1.从“英雄”说起,交流什么是英雄。自己印象中英雄的形象。 2.默读课文,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1)为什么说雨来是英雄呢?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标画出来。 ·根据正面描写,从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中感受雨来镇定坚强、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 ·根据侧面描写,从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中感受到敌人的威逼利诱,从而反衬出雨来的英雄人物形象。 ·通过联系上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的内容,来进一步理解雨来的爱国心,感受人物的英雄形象,体会前后呼应、层层铺垫的写作手法。 通过前文中“十二岁的雨来……”的内容,来感受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 (2)理解雨来掩护李大叔的原因,感受雨来的英雄形象。 ①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明确李大叔的身份,体会作者写作方法的妙处。 ②抓住上文重点语句“我是中国人……”来感受雨来的人物想象,再次体会作者前文的铺垫作用。 ③重点理解“没看见”,结合语境和上下文,感受雨来的不屈精神,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体会人物的英雄形象。 ④通过故事的结尾来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同时,学习作者在前文中对雨来游泳这件事描写的用意。感受作者整体布局的精妙。 ⑤学生自主体会、发现作者对人物塑造的方法,交流自己的感悟。 ⑥教师小结。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读者体会人物形象的方法。 3.回扣课题,融入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课题。 五、体会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课文中描写还乡河景色的语句。 2.区分三处对还乡河描写的作用的不同。根据课文内容和景物描写出现的位置,理解其在文中所发挥的作用。 (1)为后文情节的安排做铺垫。用还乡河的景物和环境来渲染高兴愉悦的心情。 (2)呼应上文的铺垫。用还乡河的景物和环境来渲染悲痛难过的心情。 (3)用还乡河的景物衬托人们内心的伤心。 从而体会到景物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所发挥的“渲染衬托、借景抒情”的作用。 六、梳理全文,拓展阅读 回顾全文,总结用小标题的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式和本文的写作方法。 推荐学生读《小英雄雨来》的原文,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整部小说的整体感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