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跳出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 |
范文 | 黄美兰 摘要:素質教育理念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归纳能力,由此,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考察范围也在逐渐增大,由之间的课本内考察逐渐扩大到课本外的拓展知识考察中,学生不仅要做好课内的学习工作,还需要多多阅读一些优秀的名著、文本内容,不断拓宽自身的阅读知识面,就比如,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考试内容中,很多都涉及到了课外名著知识点,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注重对整本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逐渐由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中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关键词:深层思考;初中;语文;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136 一、文本名著内的横向比较阅读 在整本名著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文本名著内的横向比较阅读,这样能够深入探究名著的核心主题,。同样,以《水浒传》作为例子,在名著中有很多好汉遭遇到了刺配的经历,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好汉们刺配边疆的具体经历,并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经过同学的总结,得出了以下内容,图表1所示。 在这6段中的好汉刺配经历中可以发现,好汉们拥有不同的形象、性格特征。不一样的刺配原因,会导致不一样的刺配之旅,同时,也会拥有不一样的刺配表现,这些都塑造了名著中好汉们较为鲜明的形象特征、性格特征,这些都属于整本名著中的艺术精华。结合横向文本内对比阅读,学生不再用“标签式”的方式来探究《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形象,而是可以开展多元化、深度的个性解读。 二、注重思维角度、方法,让自身置入到整本名著中去 在初中语文整本名著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自己置身到整本名著中去,这样才能够更全面、更深层次去分析名著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比如,在阅读《西游记》这本名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和孙悟空去西游。教师先设定整本名著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如,“孙悟空是如何得到本领的?”把这个问题作为第一个名著阅读问题,让学生先去阅读《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成长的相关内容。当解决了上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接着提出问题:“孙悟空在学成本领之后,都做出了哪些事情?”并且间接引导学生去思考孙悟空为什么会去大闹天空,让学生明白人都是需要得到尊重与认可的人生内涵,如果人得不到尊重与认可,就会出现严重的愤懑之心。让学生去思考如何才能够修炼自己,让学生明白《西游记》并不是荒诞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读《西游记》的时候,就是在阅读一种人生,帮助学生深层次去探究相关知识点。就这样循序渐进的,在师生的交流、沟通中逐渐梳理名著的故事情节,从而能够全面掌握名著的写作主题、重点思想内容。 三、展开深度心灵对话,挖掘名著素材 在初中语文整本名著阅读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展开深度心灵对话,挖掘名著中的素材。教师让学生对整本名著展开阅读,并不是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名著中的故事情节,而是可以通过整本名著阅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情感价值观 ,比如,当学生阅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中写出如下主题内容“说人物成长””“评人物精神”,让学生在主题中能够开展人物描写、情节解说,不用看名著内容,就能够对名著给予评价,甚至可以去拓展名著的思路,以此来升华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在整本名著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写一些心得体会、阅读体会、故事体会等,摘抄一些优秀的句子,让学生为日后的写作奠定稳固的基础,掌握更多优秀的写作技巧与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整本名著的阅读任务,让学生之间各抒己见,相互学习、进步。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把整本名著阅读作为一项新的教学阅读形态,让整本名著阅读成为初中语文教改的核心“发动机”。在初中语文整本名著阅读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名著知识框架,明确其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文化、思维、语言多层次的训练,不断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技巧、方法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日后的语文学习、语文知识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党绪. 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母题、议题、问题——思辨需要方向、框架与抓手[J]. 语文学习,2018(09):10-15. [2]吴敬屹. 整本名著阅读教学策略探微——以《水浒传》为例[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14+13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