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
范文

    杨杨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新知的导入。丰富表象,深化学生感知。创设情境,强化学生思维。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加速知识与能力的转换。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多媒体 知识与能力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正确、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下面我就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新知的导入

    运用多媒体来传递教学内容,可以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或者创设模拟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例如,在讲授《分数的意义》时,我就制作了一个课件来导入新课,内容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分一个人参果的讨论,最后教师出示问题:孙悟空提出的问题能不能用整数表示?可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学生急于想知道结果,就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教学中来。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表象,深化学生感知

    任何认识都是从感觉、知觉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越具体、越充分,表象就越清晰、越深刻,也就越有利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知识,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获得感性印象,并透过表象学习新知,也就是在抽象与形象之间架设了一座桥,帮助他们顺利地“过桥”,从而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例如,在教学“周长”这一课时,对“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这一重点内容,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容易了。首先让学生看到一个物体,接着沿着物体的周围画一条线,并进行闪烁,突出重点,然后拉成一条线段再慢慢围起来,又复原成原状,这时周长仍旧在闪烁。通过这一系列生动、形象、新颖的感知,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鲜明的表象,很容易地理解并掌握了这一部分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小学数学知识虽然不那样深奥,但是对于一部分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还是脱离生活的,有些枯燥和单调,这些感觉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障碍并影响学习效果。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声、色的刺激,通过动与静、大与小、虚与实等的变化创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就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激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极大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

    《千米的认识》这一课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1千米有多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觉不好理解,有点模糊。因此我利用图片、录像等材料制成课件让学生具体感知“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绕学校围墙走一圈会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000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出示我们学校平面图,(课件演示)从学校的大门到第一排教学楼有100米,思考并想象,1000米是几个这样的距离?从学校的大门到第一排教学楼的路上来回走一次是多少米?(200米)5个来回就是多少米?(1000米),然后再利用学校周围熟悉的建筑物,让学生再次感受1000米有多遠,你上学的路上,哪个地方离学校门口也是1000米?像这样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身边的物体创设动静结合、有声有画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对于1千米的认识。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深难的内容通俗化,化难为易,使学生顿然领悟,减少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同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使那些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变成易于理解,从而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精讲精练。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因为低年级学生对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困难,初次接触余数,用语言叙述很难表达准确、完整。因此,我就把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比较容易、喜欢的游戏,先让学生拿出13根小木棒,让学生自己摆摆看,能摆成几个三角形?还剩几根?能摆成几个五角星?还剩几根?能摆成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然后让学生观看老师在投影仪上摆的过程。这样通过动手实践和直观形象感觉,学生就能正确、快速地作出判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从而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通过有序的操作演示,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地显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进行缜密的思维。由于学生看得仔细,做得认真,这样建立的余数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反馈信息,将知识快速变成能力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效地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信息反馈迅速及时的特点,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整个教学动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目的,加速知识与能力的转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以任意速度拖动秒针或分针转动,让学生观察钟面上其他针的变化,学生很快地明白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理解透彻,认识深刻。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将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恰当使用下,使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