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豆-玉米6:2复合种植模式集成与推广 |
范文 | 王宏 一、主要技术 1、深松整地技术 一种方式是秋翻秋起垄,耕翻深度20~23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及时起垄、镇压,做到翻、耙、起垄、镇压连续作业。另一种方式是秋翻春起垄,早春耕层化冻15cm时,及时耙耢,起垄镇压,防止跑墒。 2、玉米加倍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 ①晒种:播种前15d将种子曝晒2d~3d,晒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玉米丝黑穗病等病害发生。 ②试芽:播种前15d进行发芽试验 ③包衣:用含有噻虫嗪或吡虫啉同时含有戊唑醇或腈菌唑的种衣剂可兼防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顶腐病、瘤黑粉病。 (2)播种 ①播期:当耕层5~10cm的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播种。第二积温带4月25日开始播种;至5月5日前播完;三积温带4月30日开始播种,至5月10日前播完;第四积温带5月5日开始播种,至5月15日播完。 ②播法:采用垄上机械精量点播,隔6垄播2垄。 ③播深:做到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后播深达3~4cm。 ④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不同品种、地力水平等因素而定。耐密植品种,公顷保苗11~13万株;株型繁茂品种,公顷保苗9~10万株。 ⑤镇压:机械播种随播随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3)田间管理 ①查田补种(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补种用种或预备苗;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 ②追肥:玉米7~9叶期间,结合铲趟每公顷追施尿素总量的60%,追肥部位离植株8~12cm米,深度10~15cm。 (4)收获 玉米果穗完熟后期收获,一般在10月上、中旬。采取机械收获。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时脱粒,高于20%上冻后脱粒,脱谷综合损失率不超过2%。 3、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 ①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进行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精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 ②种子质量: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③种子处理:大豆种子可进行种子包衣及钼酸铵拌种。 (2)播种 ①播期:地温稳定通过8℃开始播种。播种时间4月30日~5月15日。 ②播法:机械垄上双行精量点播。 ③播种深度:镇压后为2~3cm。 ④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及水肥条件而定。每公顷保苗25~30万株。 ⑤播量:每公顷播量45~60kg。 ⑥播种质量:播种覆土均匀,不偏不斜,无断条、断空、缺埯(穴)。播行左右偏差不超过3cm。 (3)田间管理 ①深松:当大豆拱土时,铲前深松或深趟一犁。 ②铲趟: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生育后期拿净大草。 (4)收获 ①收获时期:叶片基本落净,籽粒归圆时收获。 ②收获方法与质量:人工收割。割茬低,不留荚,放铺规整,及时拉打,损失率小于2%。机械联合收割。茬高5~6cm,综合损失率小于3%,破碎率小于5%,泥花脸小于5%,清洁率大于95%。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以肥保密,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用地养地结合,筛选出农肥与化肥相结合、N、P、K与微量元素相结合、深施肥的最佳施肥组合和施肥技术。 (1)玉米施肥:一般情况下:氮肥:每公顷施用尿素375~520kg,其中40%做底肥,60%做追肥施入;磷肥:每公顷施用磷酸二铵250~310kg,其中80%做底肥,20%做种肥;钾肥:每公顷施入硫酸钾270~300kg,其中80%做底肥,20%做种肥。底肥深度15~20cm;种肥施在距种子5~6cm的侧下方、深度8~10cm。 (2)大豆施肥:根据土壤诊断结果确定化肥用量、限量最高值。重视增施优质农肥,每亩2000~2500kg左右,并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10~15kg,磷酸二胺10~15kg,硫酸钾10~12kg。深施于种下4~5cm处,或分层深施于种下7cm和14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1)病害防控 玉米大斑病、玉米茎腐病、丝黑穗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灰斑病 防治方法: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发病初期喷雾,每次间隔7~10d,连喷2~3次。 (2)虫害防控 ①玉米蚜虫、玉米螟或粘虫、大豆蚜虫防治等。用菊酯类与内吸性结合使用。 ②大豆食心虫防治。敌敌畏熏蒸防治:每公顷用80%敌敌畏约1.5~2.0kg,用30cm长的秸秆在敌敌畏乳油中浸泡制成毒棒,每5垄插一行,棒距4~5m,每公顷约插450~750个,熏蒸防治食心虫。 6、抗病优质高产耐密新品种示范推广 (1)玉米品种选择 根据本地生态条件,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耐密植、抗逆性强、高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的非转基因优良品种。在品种选择上,可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土壤条件等进行选择。第二积温带可选用誉成1号、迪卡A3678、南北5号等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用迪卡556、星单4号等品种;第四积温带可选用先达203、保收606等品种。 (2)大豆品种选择 按当地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和所采取的栽培形式,选择适于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审定推广品种。第二积温带可选用黑农84、绥农42等品种,第三积温带可选用东生1、东生5、东生7等品种,第四积温带选择黑河43等品种。 二、技术创新点 该技术探讨大豆不减产的情况下,玉米产量和效益翻番,通过玉米增产来增加整体经济效益。 1、豆玉6:2复种技术 要求机械种植机械收割,要求大豆不减产,采用6垄大豆2垄玉米的模式,完全适合当前农村农机具作业,2垄矮杆玉米,对大豆影响不大,几乎不减产。 2、玉米加倍密植技术 增加效益是关键,2垄玉米间隔6垄大豆,玉米棵是边行,采用密度比常规种植密度加倍的方法,玉米产量几乎翻番。 三、经济效益 大豆玉米6:2复合种植模式的示范应用和推广,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显著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大豆玉米6:2复合种植模式亩产大豆120.2kg,玉米317.1kg,收入1099.7元,纯收入812.7元。清种大豆亩产量162.3kg,收入714.1元,纯收入464.1元。清种玉米亩产量603.5kg,收入1086.3元,纯收入689.6元。该模式比清种大豆纯增收348.6元,比清种玉米纯增收123.1元。 大豆玉米6:2复合种植模式以可操作性和提高綜合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实现机械化为前提,形成了自主创新集成的良种良法配套,农艺改革和农机耕作完美结合的先进优质高产栽培保障技术新体系,通过项目技术研究及大面积推广,调动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提高玉米、大豆的综合生产能力。 (作者单位:152400 黑龙江省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