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正确称呼学生 |
范文 | 李世芳 【摘要】教师正确称呼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如何正确称呼学生,本人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艺术;称呼学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论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句话反映了孔子“正名”的思想。“名”有名分和称谓的意思,就是说名分或称谓不正确,道理就讲不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当然就做不好做不成。只有有了正确的名分或者称谓,说起话来,做起事来,才属正当,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按照孔夫子的观点,名分或者名称是很重要的,名分或者名称不正确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或者课外,经常要称呼学生。我们到基层听课、参加活动,或者在报章杂志和文学作品中也经常看到,对学生的称呼比较混乱,很多人随心所欲随口乱叫。可以说,很多称呼都不规范或者不正确。有些称呼听起来很别扭,有些称呼听起来不顺耳,很多称呼没有体现新课改师生平等的理念,没有充分尊重学生。这些明显不正确的称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也是教育教学理念外化的一种表现,值得我们好好地研究研究的。称呼学生应遵循哪几个原则,怎样称呼学生才算正确呢? 笔者认为,称呼学生应遵循充分贯彻课改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两大原则,同时要符合师生双方的身份,要能反映出教师充分尊重他人充分尊重学生的深厚修养,学生还乐于接受。大家知道,新课程的课堂是平等民主的课堂,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老师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因为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当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才能培养学生充分尊重他人的健全人格。 目前比较流行的几种称呼如下: 一、直呼其名 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称呼方法。一般地说,起名字就是让人叫的,但人的名字不是随便叫的,叫别人的名字是有讲究的。古代把人的姓名叫尊讳,一般不直呼其名的,较为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姓名字号齐全,一般称呼时为了表示对被称呼人的尊重多叫人的号。在叫自己父母或长辈名字时前面加一个“讳”字,说明人的名字更不是随便叫的。在和我们同宗同源的日本文化当中,老师称呼学生和同学之间相互称呼时,都在名字后面再加上一个“君”字,以示尊重,即使是现代文明社会,有些人的名字,也不是能随便叫的,如领导、上级、长辈和受尊敬的人的名字在一定场合是不能随便叫的。社会上,为了表示对被称呼人的尊重和为了显示称呼者有修养有涵养,在没有长幼和上下级关系的人的名字后面加上师傅、老师、同志、先生、女士、职务等等称呼,是当今社会尊重别人的主流方式。直呼其名的情况并不多见,只有在不尊重对方或者称呼人尊重别人的修养不够时才直呼别人的姓名(点名等情况除外)。在学校里,老师直呼其名,给人以居高临下,不太尊重学生的感觉,没有充分体现出师生平等的原则,也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教师尊重别人的良好修养。所以,直呼其名的做法不宜提倡。 二、孩子(们) 这样称呼学生还是较为普遍的。孩子,词典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儿童,二是子女。用课改师生平等的理念来衡量,这样称呼学生显然是不合适的。把学生看成儿童,看成自己的子女,在课堂上显然不妥,谁是你的孩子?哪个是你的孩子?学校不是家庭,学校和家庭的区别是很大的,把学生叫孩子显然有长晚辈之分,哪能体现出师生平等呢?有人认为把学生叫孩子显示亲切,是爱学生的表现。然而我不这样认为。既然爱学生,就应当平等地对待学生,就应当充分地尊重学生,这才是真正爱学生最好的表现。爱学生的方式很多,为什么非要把学生叫孩子就是爱的表现呢?再说,老师爱学生和父母爱子女应当是有区别的,即使是自己的子女,比较正确的方法也应当是平等相待,充分地尊重他们,这样更有利于形成他们的健全人格,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把学生称呼为孩子,与其说是观念理念的问题,不如说是老师的修养问题。 三、娃娃 尽管这种称呼比较少了,但还是有。这种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不符合课改精神,没有贯彻师生平等的理念,还显得太随意,不规范。 那么,怎样称呼学生才是比较正确和规范的呢?其实,上课时比较通行的做法就包含了比较正确规范的称呼。上课伊始,同学们起立呼“老师好”,老师还礼说“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的称呼,说明师生是共同学习的关系,师生是平等的,也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课改以后,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教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和服务者,也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应体现出师生是平等的。称呼学生时,应当在学生姓名后面加上同学比较好,如某某同学或者某某某同学。这样称呼学生,不但体现了课改精神,充分尊重了学生,还很好地反映出老师充分尊重别人的深厚修养。当然,有时候为了显示更亲切,可以省略姓名中的姓,只称呼姓名中的名,如张俊华同学可以称为俊华同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来说,称呼为某某小朋友或者某某某小朋友可能更好一些,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反映出老师亲切、和蔼的教学态度,教学环境宽松愉悦,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当然,这种称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些特殊场合或者是特殊时机,运用其他的称呼也不是不可以,有时候其他称呼运用好的话也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如称呼学生“宝贝”“小乖乖”等,也可称呼学生名字中的字,如“军军”“芳芳”等,还可称呼学生的趣称、特称等,如称呼跑得快的同学为“飞毛腿”,棋下得好的同学为“棋手”等;也可称呼学生的笔名、雅号,也可用网络流行语“亲”来称呼学生。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会派生出新的称呼来。但不管怎样称呼,都必须遵循师生平等和充分尊重学生的原则。那些直呼其名,把学生称为孩子等不是很好的尊重学生的称呼应当休矣。 (编辑:龙贤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