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榜样认同:微时代境遇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范文

    摘要:榜样认同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当前,传统的榜样认同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面临微时代的特有机遇和挑战,微时代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草根性和原创性、碎片化和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认同。因此,我们在继续坚持和完善榜样教育,以弘扬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和作为主旋律、主渠道的地位的同时,要结合微时代特征,借助微平台,塑造贴近时代精神的典型榜样;发挥微时代优势,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榜样教育新机制;吸纳微时代的新方式,建设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校园榜样文化。

    关键词:榜样认同;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6.02.010

    文章编号:1009-3729(2016)02-0067-07

    作者简介:龚世星(1982—),女,安徽省六安市人,安徽大学助教,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榜样认同问题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个重要问题,甚至是一个关键问题,但也是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2013年底,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要求高校结合大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从榜样认同的角度推进工作。当前,传统的榜样认同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面临微时代带来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认同。鉴于此,本文拟在论证榜样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途径的基础上,分析微时代中榜样认同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境遇,并从榜样定位和选取、宣传方式和途径、校园榜样文化建设三个角度,探讨微时代境遇中榜样认同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的现实路径。

    一、榜样认同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认同”这一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首次使用于心理研究领域。在他看来,认同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1]。从心理活动过程的角度看,认同可被理解为两者并存的动态过程。其中,“认”是对自我、他人、社会诸种现象的认知,“同”是求同、自我归类、寻求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态。[2]显而易见,榜样的示范和引领在实现一个人内心认同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榜样教育有着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功能。毋庸置疑,榜样的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作用显著,是大学生树立目标、澄清价值、积蓄力量、实施行动的强大力量,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重要载体。

    1.榜样认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同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充分彰显其理论的彻底性和说服力,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理性共识,为其所理解、信服。从心理活动过程的角度看,大众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要大体经历从被动接受、表面接纳,到慢慢过渡至自愿接受并依此反思修正原有价值信念与行为,再到真正信服并自觉整合至自身信念和价值信仰中、成为个体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追求独立和真理、勇于怀疑和批判等特点。同时,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识别判断能力有限,因而易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干扰,有可能对主流价值观产生质疑和疏离。此时,树立有血有肉、积极向上、社会公认、众望所归的榜样典型,有助于大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靠近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2.榜样认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情感上的认同。所谓情感认同,是指受众在对某一理论或价值观念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信任、充实、热烈、愉悦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强烈、稳定的情感,从而为进一步内化和认同这一理论或价值观念打下基础。相关研究表明,在对价值观念的培育过程中,同时调动受众情感因素会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更有说服力、受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进教育的效果。从情绪体验上看,大学生情感丰富、情绪波动明显,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判断、反思能力;从道德发展上看,大学生爱憎分明,具有相对较高的道德水平和素质,易对关系到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思想、言论、行为等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榜样的形象很具体,且好找易学。近年来,政府不断宣传“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契合了如今榜样正处于由传统的“高大上”英雄向“草根平民”模范的时代转变。如能以促动情感共鸣为切入点,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3.榜样认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是指在理性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借助意志和信念的力量,通过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内化于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最终固化为自我人格稳定的组成部分。据教育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当前我国公众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认识与实践这两个环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在如何化认知为实践上作进一步努力。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面对拖延、恐惧、逃避等内心世界的负面力量,也要面对多元价值干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和现有制度保障不健全等实际困难。因而,实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是此项工作成功的关键指标。榜样不仅传递给人们信任、感动和心动,更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将正确认识付诸行动。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而言,榜样示范能促使其从“内化于心”推进至“外化为行”,即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实现知行合一,而这也正是这一工作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二、微时代的榜样认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境遇分析

    当前,全球已进入由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微时代。所谓微时代,是指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介渗透至人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特定时代。同科技史上的所有发明创造一样,在微时代,技术载体的发展推动了人们交往方式的变革,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4]。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 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8%提升至88.9%;从年龄结构上看,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从职业结构上看,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5]作为当前微时代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交往来、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方面都由于触网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以思想活跃、追求独立的大学生群体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榜样选树、榜样宣传等方面既面临创新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亟需有效破解并为我所用。

    1.微时代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的影响

    微时代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理性认同。与以往相比,微时代进一步加速了信息、意见传播主体的泛化和传播权力的全民化。在微时代,无论是何身份,所有普通主体的话语权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其信息与意见的传播扩散达到空前的自由,其个性价值、过往经历、境况细节随时都可能得到全民关注,或为千夫所指或被全民称颂。这种加速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趋势在维护言论自由、信息流通、塑造并彰显更具时代性、多样化的价值榜样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真假难辨、意见良莠不齐、价值多元激荡的局面。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微时代的此种特征对于传统榜样的认同选树、宣传模式的有效性及传统榜样的说服力会造成巨大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理性认同。

    一直以来,作为优良教育传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榜样教育在选树宣传模式上多注重行政主导和宏观宣传,总体呈现出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单向度的遴选宣传模式和教育学习模式,大体看来,这些榜样主体体现了积极、正面、典型的总体特征,形象正面、类型较为单一。在传统封闭状态下,这一理想化的榜样形象通过权威认同机制的大力提倡曾发挥了积极、有力的教育功能,激励大众在苦难时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守美德。然而,在公众文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心理和信息传播愈加开放、多元价值交流交融交锋的微时代面前,单一的榜样教育宣传模式渐露疲态,“高大全”式的榜样形象渐失信任。2013年3月5日,南京在学雷锋日这一天上映了一部讲述雷锋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其上映首日出现了近乎“零票房”的局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中涌现出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多面复杂的榜样人物,并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客观存在。这一鲜明落差折射出当前传统榜样形象所遭遇的社会认同危机和教育示范危机,以及网络微空间中蕴藏的无限榜样资源和能量。

    2.微时代的草根性和原创性的影响

    微时代的草根性和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情感认同。微时代凸显的草根性和原创性充分调动了社会情绪和个人情感,强劲唤醒着集体力量和个人智慧。当今的社会主流大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道德伦理和理想信念问题,更为迫切地呼唤多元价值竞争倾轧中出现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强音。借助微时代的技术平台、言论氛围、议题设置,社会大众可以更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本真意愿和价值取向、真实评判和情绪情感,但也在局部造成了信息和情绪泛滥无序的乱象。同时,大学生的激情和冲动、理想和单纯也在微时代得到尽情发挥,但这也使得其对榜样的情感认同经历着严峻考验。

    传统的榜样遴选十分注重榜样本身的正确无瑕,忽视榜样的个性、特点和有限性;在宣传主题中主要弘扬其感人、成功的一面,较少体现一个人面对选择、失败时的挣扎困惑等人性温度;宣传路径中多以官方为主导,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因而行政色彩浓厚、形式单一、方法雷同,容易搞形式、走过场;学习要求往往整齐划一、匆匆结束,忽视学生个体判断和感受,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难以使学生产生认同从而积极参与。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增进大学生对于榜样的情感认同,反而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挫伤榜样教育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显而易见,对于既积极追求真理和理想,又充满怀疑精神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榜样形象更能获得其信赖和接纳,积极向上同时真实丰满的榜样形象才能唤发其情绪链结和情感共鸣。

    3.微时代的碎片化和隐匿性的影响

    微时代的碎片化和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行为认同。微时代促使人人成为信息、意见的交换者、发布者和生产者。一方面,信息舆论的多样性、观念选择的多元化,会促进社会的自由开放、媒介素养的明显提升、主导价值的实力增进;另一方面,主体信息意见的碎片化、主体信息和主题观念的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行为认同。

    碎片化和隐匿性进一步消解了榜样的权威性,制造了价值选择的困惑,混淆了榜样认同的行为方式。首先,微时代进一步加剧了新媒体带来的碎片化特征,加剧了有效信息获取和价值判断选择的困惑。这种碎片化主要体现在这种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中的信息内容和个体时间两个方面。微媒体不仅加剧了信息的激增、传播的活跃,也导致对信息来源、内容和价值倾向进行有效监管和引导能力的弱化,增加了有效获取有价值信息和进行价值选择判断的难度;不仅加剧了信息内容的碎片化,也加剧了个体时间的分割和碎片化态势,压缩并消耗了个体对价值问题和道德现象的思考时间、意志和习惯。其次,在微时代,对榜样模范的效仿(行动)往往被以网络“点赞”“评论”等形式的价值点评所取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并置换了大学生对于榜样的行为认同方式,阻碍了其道德实践和习惯养成。

    综上所述,对于渴望在参与中增进体验、在互动中传递心声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微时代的生活交往方式一方面为其价值观的树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榜样新资源,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其在榜样认同中实现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全面认同。

    三、微时代境遇下榜样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域中的榜样引领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实现的是由内化到外化的完整目标。在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榜样教育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和作为主旋律、主渠道地位的同时,要结合微时代特征,从榜样定位和选取、宣传方式和途径、校园榜样文化建设三方面对榜样教育加以改进和创新。

    1.借助微平台,塑造贴近时代精神的典型榜样

    首先,应挖掘类型丰富的榜样以适应大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处于人生黄金奋斗期和价值选择关键期。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着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经历着多元价值思潮冲突嬗变、海量信息交杂冲突的困惑,期待着更加丰富多样的榜样类型以激励自身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因而,榜样的定位与选取应积极发挥微时代的优势,结合实际,走向多样化。具体而言,不仅要有传统的道德楷模、名人偶像、行业精英,也要借助微博、微信挖掘看似平凡无奇的草根英雄、凡人善举;不仅要有来自国内外的声名远扬的榜样明星,也要开发意蕴高远、贴近生活的微视频、微文学等弘扬校园内品德高尚、兢兢业业的师长楷模和勇于挑战、奋发图强的朋辈示范;既要有对形象立体、个性丰富的正面榜样的宣传学习,也要开展对反面典型、恶劣言行的充分剖析和集体探讨。事实证明,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的大前提下,只有推动典型榜样的多样化发展,实现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层次立体的榜样精神与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才能更好焕发榜样的生命力。

    其次,应彰显榜样的个性色彩以契合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其发展需求呈现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多元价值观的激烈竞争,使当下社会过度重视物质需要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忽略了精神需要的追求、社会价值的彰显与理想价值的追寻。在榜样教育中,我们既要继续弘扬志向远大、立意高远的崇高人物的榜样精神,也要注意避免将榜样过度完美化并作超现实的形象塑造和渲染。伟大出于平凡,榜样就在身边。被特意拔高的“高大全”式的榜样人物在历史浪潮的涤荡中会渐失颜色,而投射人性温度和个性色彩的英雄模范、平凡人物、平民故事则会永葆光辉、留存人心。因此,教育宣传者必须要充分了解微时代技术手段,打造富有感召力和人性光辉的新榜样,以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取得其信任。

    2.发挥微时代优势,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榜样教育新机制

    首先,应探索有效教育方法,提升榜样教育效果。微时代中,由于榜样教育的环境、载体、方式、对象乃至榜样典型本身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需要我们探索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方法。从发展趋势上看,当前的榜样教育需更加呼唤真实性、多样性、自主性、互动性,更加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网上与网下、外部灌输与自主学习、理论引导与实践示范相结合,更加需要将前期评选、中期宣传教育、后期实践追踪全程有机贯穿,要让榜样教育工作进社区、进课堂,进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具体策略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如大力发挥校园新媒体联盟的影响力和师生中意见领袖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利用主题班会、价值讲堂等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新媒介素养和践行能力。

    其次,应发挥多媒体宣传优势,构建榜样宣传立体通道。当前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网络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必不可少的新工具,是大学生养成新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是各种社会思潮和舆论生成、交汇、散播的发源地,是多元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争夺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新战场,也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地位的新阵地。因此,微时代的来临要求榜样宣传要多管齐下、优势互补,既要继续发挥和增进已有宣传途径的长处,也要发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宣传途径和传播模式的优势。为此,学校应依托新媒体联盟,进一步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危机处理机制等,增进对有害信息的过滤功能、微空间中舆情采集和动态摸底功能,以及榜样引领的创新、示范、宣传功能等。

    3.吸纳微时代的新方式,建设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校园榜样文化

    一是应提倡、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榜样的心理认同。美国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个体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言行及其结果可习得新的行为模式,因为实验观察表明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6]。正所谓,日用而不知,体认而不察。因此,要想让大学生将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分别展开的核心价值观加以落实,必须从其日常生活点滴中着手,以实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借助微时代即时信息发布的优势,特别是通过对先进人物、模范师生日常生活和心得感悟的分享,可以从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示范和激励,支持大学生在每日的生活点滴的进步和坚持中自觉向榜样靠近。

    二是应大力建设校园主流文化,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中加深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在微时代,信息交流的便利性与复杂性交织、价值交锋的开放性与排他性并存,这一特性在给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榜样形象的同时,也易造成权威的祛魅、崇高的消解,给大学生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带来负面影响。因而,应发挥高校作为社会道德引领制高点的优势,大力建设微时代的校园主流文化,在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熏陶中增进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借助微博、微信等渠道,推动榜样“微分享”“微晒片”等活动,开发核心价值观“微行动”“微评比”等功能,积极打造榜样认同的移动网络阵地,建设榜样文化的网络平台;继续发挥优秀校园人物评比、宣传、学习等传统活动的积极功能,引领榜样文化的价值取向等,并实现网上网下的优势互补。

    三是应大力搭建社区实践平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锻造对榜样的行为认同。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认知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来填平。服务社会不仅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践行的重要场所。从国外高校相关经验看,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调研、志愿服务的情况纳入教育培养体系和考评体系,有利于人才培养、高校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我国正值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期,这既为社会对于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的扩大提供了可能,也为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现实生活场所。通过在现实生活空间中的实践,可以锻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判断,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和信念,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周晓红.中国中产阶级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2.

    [2] 石德生.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社会认同”[J].攀登,2010(1):7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016-01-07].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6] 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