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政视阈下德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研究 |
范文 | 卢青 [摘 要\] “礼乐教化”是我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音乐德育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音乐对于德育的重要影响。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全面育人、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也对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钢琴教育与德育之间的融合也需要作出深入地探索与思考。本文立足于全面育人的思政视阈,就高校钢琴教学与德育之间的融合价值以及融合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高校钢琴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充分融合提供崭新的思路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 德育;高校钢琴教学;思政视阈 [中图分类号]J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TSS]1007-2233(2021)02-0021-03 [作者简介\] 卢 青(1981— ),女,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成都 610021) 高校德育一直都会对学生的三观塑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音乐德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式,其借助于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在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修养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钢琴教学与德育教育之间的融合,需要把握钢琴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发挥二者的优势,更加有效地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如何结合高校钢琴教学实际,推动钢琴教学与德育之间的有效融合,这应该是每一位钢琴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高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使命,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针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1\]。音乐教学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这对于保障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引导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相比于其他的德育方法,借助于音乐教学展开德育本身就有其独到的价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氛围中能够更加有效地汲取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所传递的真善美,这对于新时期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及表现力 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弹奏者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也会直接影响到演奏的效果。在缺乏对作品创作背景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所演奏的作品自然也很难打动他人。所以当钢琴教学与德育活动相融合的时候,通过对作品内涵以及作品创作背景的深度挖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受到作品的感染与熏陶\[3\],好比“金风玉露一相逢”,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及表演欲望都是十分直接有效的。例如在学习《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时候,教师就要首先引导学生赏析这首极具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技术性的作品。该作品的前八个小结属于引子,整个篇章在一个较为激烈的氛围下开场。伴随着极具爆发力的不协和和弦号角式出场,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更迭,对于观众而言无疑也感受到了十分震撼的感官冲击。随着演奏的不断进行,作品所传递的情绪也愈来愈激烈和紧张。这个时候为了引导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更为深刻地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在1830年11月爆发的华沙革命遭到了沙俄军队的血腥镇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肖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惊与愤怒。悲愤交加下,肖邦创作出了这首传世之作——《C小调革命练习曲》。他以音乐作为武器,去反抗侵略者的暴行,去迎接祖国的解放。在对作品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之后,学生很容易被其中弥漫的革命情怀所吸引 。这对于后续的练习与演奏,能够起到很好地推动效果。由此可见钢琴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充分融合,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三)有助于优秀品德及习惯的养成 钢琴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自制力、专注力、毅力等意志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作为乐器之王,鋼琴的学习需要大量重复、枯燥的基础练习。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习态度,还需要为之付出长年累月的努力与艰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制力与毅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其次在长期的练习中,为了更好地感知作品中的细小差别,学生的感受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指法、踏板还是乐句、专业术语,对于这些细节都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为了保障学习效果,学生需要养成扎实严谨的学习习惯。而具备了这些品质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往往也更容易收获成功。钢琴演奏需要长期刻苦地练习,任何舞台上的完美表演背后都是无数次地练习和临场演练。在舞台演奏的过程中,学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怯场等情绪。而经过长期地锻炼与实践,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都有一个很好地提升。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体而言,在钢琴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多方面优秀品质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为其今后步入社会带来积极有效地推动作用。这在当前复杂社会环境以及激烈的就业形势下,二者之间的融合也充分发挥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积极价值,也是新时期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二、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在以往的授课模式下,教学工作主要是以传授钢琴技能为主。在课堂上由教师牵头,就学生弹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而在钢琴教学与德育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授课模式的升级也是势在必行。教师需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以及思想建设,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树立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在第一阶段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就作品进行基本的分析和背景介绍,而后通过示范弹奏等方式,让学生建立起对作品的基本感知。通过课后练习等方式,去发现问题。在第二阶段中,则要围绕学生上一阶段所发现的问题去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弹奏练习的方式,去就技术难点以及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最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提炼与升华,以此来达到德育的目的。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去进行自主感知,在发现问题和表达自身感知的过程中去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启发。通过与作品、作者之间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共鸣,去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更有效地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实践演练,提升心理素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铭记自己的职责,注重与学生进行实时的沟通,注重对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加强实践演练同样必不可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舞台,这也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表演欲望的激发,鼓励学生去抓住现有的机会和条件,积极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让学生在反复的舞台历练中去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临场反应能力。自信也是一个表演者最耀眼的素质。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舞台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这是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去正确看待这些临场问题,并做出针对性地训练去应对,最终去赢得进步与成功,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在日常弹奏训练的时候也要鞭策学生去养成严谨的习惯,将每一次练习都视为舞台表演,让学生去逐渐地适应舞台,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 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组织钢琴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继而选择更为科学有效地教学方法,以此来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德育渗透效果。为了加深学生对于作品本身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有深度的作品去展开教学,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在集体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等方法,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方法去展开学习,这对于学生集体意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专业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帮助到一些基础性较差的同学。这些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也会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在榜样作用的驱动下,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四)利用多种方法展开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去练习一些较有把握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随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选择难度不一的作品去展开交叉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挖掘不同教学方式的应用技巧和方法,例如可以结合一些练耳的训练去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聆听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与生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还可以以钢琴弹奏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的方式去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原谱伴奏和钢琴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把握一个作品的风格。例如在学习舒伯特的作品时,就可以在学生演奏的过程中,融入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伴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强演奏的歌唱感,继而加深学生对于该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感知音乐情绪的基础上去即兴表演,以此来提升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即兴配合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之间的配合效果,最终促进德育与钢琴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 三、钢琴教学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分析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思想,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學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类德育活动中。对于钢琴德育活动的开展而言,教师也需要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基础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垂范、去言传身教,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在钢琴教学德育模式的构建前提下,为了更好地促进钢琴教学与德育工作的融合,首先也要突破钢琴教学本身专业技能的限制性,注重与理论知识的充分融合。其次也要善于挖掘校园文化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将其与音乐教学充分地融合。通过开展思政主体性的文娱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学习生活的丰富,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着眼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道德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迎接社会的洗礼都能够带来积极有效地影响。 (二)明确钢琴教学德育模式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任何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钢琴教学德育模式的构建实际上就是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加快德育元素的有效渗透。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有效地推动效果。对于钢琴教学德育模式的应用与落实而言,其教育目标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钢琴教学以及德育活动目标的协调统一。在该模式下,两个目标也必须是全部实现的。不能为了追求钢琴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德育目标,同时也不能为了达到德育目的而放弃钢琴教学的初衷。钢琴教学德育模式就要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保障学生钢琴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以刻意的说教为方法,也不止关注于学生音乐技能的提升。在遵循钢琴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德育质量。总体而言,教学目标的明确是保证相关教育活动能够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 (三)加快专业实践团队的建设 钢琴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需要注重相关资源的整合。[LL]其中专业师资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快教师资源的整合、加快专业实践团队的确立也是推动钢琴教学德育模式应用的重要方法。钢琴教学与德育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两个学科的教师而言,其在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方法上也必然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钢琴教师而言,其尽管可以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但是因为缺乏完善的德育理论以及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最终的授课质量往往是差强人意。所以针对钢琴教师展开专业的德育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丰富钢琴教师的德育知识结构,夯实钢琴教师的德育教学基础,去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德育教学水平。总体而言,只有保证钢琴教师在掌握过硬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还具备扎实的德育教育能力,才能使得钢琴德育教师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通过专业教师的培养去进一步提高专业实践团队的建设,这在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 结 语 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期望,这对于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无疑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高校钢琴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就钢琴教学与德育工作融合的价值以及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立足于钢琴教学德育模式的构建,从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明确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加快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三个方面予以了思考。希望能够通过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今后钢琴专业教学以及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注释:[ [1\][ZK(#]凌 珂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互动及融合探讨\[J\]北方音乐,2017(22):185 [2\]常开起探究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山东社会科学,2013(S1):317—318 [3\]金克华试析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群文天地,2012(16):80 [4\]王路洋探析目前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J\]音乐时空,2014(02):186 [5\]徐芳霞探究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结合\[J\]传播力研究,2018(33):166 [6\]聂 蕊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9(07):247—248 [7\]刘兴可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对策研究\[J\]艺术评鉴,2017(09):129—130 (责任编辑:刘露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