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背景、理论基础及实践检验 |
范文 | 闫燕 本文为2018年度河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课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2018-025)成果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在实践和理论创新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以新的高度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写入党章总纲。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来自于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实践检验是来自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弯路教训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经验。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提出背景;理论基础;实践检验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写入党章总纲,以新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是关于发展问题的创新性理论成果,其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来自于唯物史观、中國共产党的人民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检验是来自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弯路教训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经验。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不平衡,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出现的“短板”严重牵制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随着社会阶层日益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由此积累的社会稳定风险不断加大。因此,有效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 打破改革发展的“中阻梗”, 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迫在眉睫。 不断满足人民需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根本理念。新的时代催生新的发展理论,面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前景光明,但是挑战严峻,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因此,要全面认识、把握、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并通过社会进步增强经济创新的动力。在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其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其二,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其三,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1、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的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贯立场,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共产主义运动的早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给予了精辟的概括。马克思在其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后,在《神圣家族(节选)》中他又进一步表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壮大”,展望出人民力量发展的未来前景。在标志唯物史观创立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自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着眼于现实,从批判的视角对人民主体思想进行阐释。首先,具有主观能动性个体的存在是人民在历史发展中主体地位实现的前提。其次,人民主体思想的最终指向是实现人的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如何实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列宁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对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坚持落实和发展,一方面尊重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另一方面把一切发展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以人民为中心上,强调历史发展的成果应该由创造历史的人民享有。另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当下,与时俱进,依据当前社会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人民的主体地位作出了新的阐释。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改革的主体,也是社会创新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的身份。他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改革依靠的中坚力量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成功突破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只有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2、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打牢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思想根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人民观,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进行改革开放,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丰富了人民观的内容。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执政为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吸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思想的渊源来自于《尚书·五子之歌》,即“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将民本思想上升到新高度,他认为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国君更加重要,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荀子用舟水关系来比喻君民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李世民鉴于隋朝灭亡的历史,从中认识到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荀子的舟水之喻自警,并告诫侍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民本思想的“重民”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维护自身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的“人民”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打破了民本思想中“子民”的狭隘界限,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舟水关系,而是鱼水关系和血肉关系,既吸取了传统民本思想中重民的积极因素,又抛弃了传统民本思想中“君为主体,民为从属,民为君用”的消极因素,在继承中国共产党亲民、爱民、为民的优良传统基础上,肯定了人民的中心地位。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检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实践活动的进行而得到发展,经过实践的检验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1、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留下的历史教训 在社会主义国家早期的发展中,计划经济体制曾经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的管理方式,管的过细、过多、过死,降低了劳动个体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生产效率日趋低下,生产技术水平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政府忽视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没有意识到人在生产关系中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发展奇迹的经验,反复证明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着力于促进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激发社会各阶层的首创精神,进行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在经济社会实践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例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激发调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产、发展、创新热情,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人民群众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主体作用充分显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迅速提升。随着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开辟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道路。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实践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并渗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从创新驱动到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两个文明的发展;从治理环境污染,到注重内外联动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突出的贯彻,我们在做大蛋糕同时更公平地分好蛋糕,取得了一系列民生领域的新成绩。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在实践和理论创新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姜淑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J].党的文献,2016.06. [2] 胡伯项,艾淑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 [3] 王晶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价值意蕴[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10. 【作者简介】 闫 燕(1985—)女,汉族,河南邓州人,硕士,中共南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哲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