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策略 |
范文 | 吴长刚 [摘 要]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逻辑思维相对较差,对数学厌学情绪较强。而中职课堂缺乏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方法,单靠传统教学方法不足以改变数学兴趣低下的现状,所以要采取长效的教学培养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艺术。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227-01 中职学生因为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既没有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投入大量精力,费时费力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但是效果甚微。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院校对数学基础课也缺乏相应的重视,尤其没有针对学生职业发展对数学课进行优化,教学内容抽象而繁杂,这加剧了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因此,在中职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中职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基础薄弱,难以掌握抽象知识 随着扩招步伐的加快和义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送孩子进入高中,中职院校只能录取高中批次以后的学生。当前中职生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消极对待学习,文化课基础弱薄弱,在学习上缺乏意志力,学习态度和知识理解能力都相对欠佳。而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强的抽象学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比较困难,所以对那些从小学习数学就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趣,将数学学习看成一个艰苦的过程。根据对本市400名中职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35%和41%的学生不太喜欢或者不喜欢学习数学,72%学生学习数学是考试需要。 (二)教学环境让许多学生无心向学 中职院校没有升学压力,考试约束也不强,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超过数学课,很多学生因为数学学习的艰难,认为怎么努力也难以进步,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整个教育环境对学习优良的学生关注较多,对厌学的学生期望值较低,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建立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习较差的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调查中表明7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数学上不会有提高,57%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就放弃。 (三)传统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中职教师教学虽然很努力,但是知识结构陈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教学中机械式灌输重复知识,大量布置作业,日复一日用传统板书教学,忽略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美,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让有的学生看到数学就头疼,更加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首先教学内容降低难度,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结合目前探究—新知—例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课堂练习—课后习题板块的现状,联系本校教学实际,开发实用性的课程。其次要更贴近学生职业发展和生活实际。教师根据生活和生产实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源自于实际生活的事例來进行教学,比如,统计学和概率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函数在经济投资领域的应用,立体几何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等。再次是引导学生观察,创设教学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建立数学来自于生活这一基本认识。最后是引入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引起学生对应用数学的高度重视。比如,在讲解对数时,引用伽利略的“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能创造一个宇宙”,讲解几何时引用阿基米德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对侵略者说“不要破坏我的圆”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 首先建设探究环境,利用实际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在二进制教学中和计算机原理相结合,让学生深入探究数理学的应用。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灌输模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进行动手实践,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示范讲解,自己创设教学问题,互相解答。最后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比如,机械专业的学生,可以将零部件设计图作为教学案例,避免传统枯燥的教学的形式。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首先将教学方法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融合,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轻松高效进行学习,建立系统完善的学习体系。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课前预习,独立思考,独立解题,尤其是要学会思考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是多采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多维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几何教学中引入日食月食的运动关系图,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古希腊数学家如何利用简单的观测解决巨大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另竹.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2010(9). [2]李晓东.中职数学课有效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