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模糊语言
释义 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

不分明,不确指的语言,即有意不对事物做清楚、确切的描述,使语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借以表示约数、表示推测或创造某种模糊的审美境界。如表示约数的:“三两个人”、“一摊子事”; 表示推测的:“兴许会来”、“大概到北京去了”; 创造模糊的审美境界的:“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其中的“殊非远别时”包含着“不是远别时”,“又是远别时”两种意思,这种表述使情感的表露具有朦胧、模糊的特点,起到了强化惜别之情,开拓情感内涵的作用。模糊语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应用较为普遍的有三种。(一) 非专指名词的并置。非专指名词即语义不太具体和不专一的词。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均不是专指现实世界中哪一个具体东西。(二) 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不般配。如李白 《劳劳亭》:“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秋水”与“无力”在语义上不般配,表义的含混使秋水具有了动感。(三) 一语多义。如李白 《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晶帘,玲珑望秋月。”其中的“玲珑”是双关语,既代表秋月,又代表美人。
模糊语言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尤其在诗歌、散文中,能够拓展情感的内蕴,收到含蓄、委婉、暗示等艺术效果。诗创造一种非视觉意象的虚幻意象,其语言的包容量要超过小说语言。“无声胜有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越少越多,模糊反而丰富。语言的暗示性取决于语言的模糊性。语言越不精确,暗示性越大,含量越大。“摸糊非罪过”。“一定程度的模糊,倒使我们能较轻易得出……清晰结论”、“精确兮,模糊所伏,模糊兮,精确所依” (楼世博等《模糊数学》)。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会增加阅读阻力。阅读阻力是艺术产生魅力的主要因素,有阻力存在才能产生欣赏快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模糊等于阻力,阻力等于快感。


模糊语言

见 “语言的模糊性”。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