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人文视角的高职院校公寓管理新探究 |
范文 | 陈曼曼 [摘 要]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工作中一项管理烦琐、复杂、安全性要求高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文章从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现状剖析,发现在学生、老师、管理人员三个层面均存在问题,笔者尝试从问题入手,提出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公寓管理新探究,分别从以学生为本、老师为本、管理人员为本三个层面探究新对策,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公寓管理工作走向更顺利的轨道。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寓管理;以人为本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1.111 1 高职院校公寓管理的基本现状 1.1 学生层面 第一,人际关系混乱。一是宿舍小团体的出现。公寓宿舍以四人间为基本的标准宿舍,三对一、二对二的小团体的出现,讓宿舍的人际关系变得危险和紧张。二是生活琐事的摩擦。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演化为各种人际关系矛盾。三是思想观念的差异。宿舍包含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差异很大,对待问题的看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也带来人际关系的不合。 第二,文化建设不足。以学生为公寓管理的参与者而言,高职院校公寓的学生参与度不高,对公寓文化建设不足。大部分学生对于公寓文化建设只停留在出一期公寓板报、装扮一下公寓大厅之类的物质层面,忽略了参与公寓制度规章建设层面,忽略了多进行行为礼仪培训等的行为文化层面,忽略了多举办一些公寓团活动等精神层面。 第三,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发挥不足。目前学生参与公寓管理的意愿不强烈。经过一般调查,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公寓管理抱着不相干、无所谓、消极的态度。一些高职院校也设置了学生为主体的管理部门,但是学生参与度很低,基本上以检查宿舍为主要任务,并未真正发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 1.2 老师层面 第一,进宿舍多流于形式。辅导员和班主任平时工作繁杂,不光负责学生的公寓管理,还要负责学生的奖助减免勤贷、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团委活动、党团建设等,投入学生宿舍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导致辅导员和班主任下宿舍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去宿管阿姨处签字,表示自己下过宿舍了,但是却未真正走入学生宿舍内部,了解宿舍卫生情况、宿舍人际关系、宿舍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第二,思政教育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的公寓也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公寓内部的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不明显。老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需要走入宿舍,走进学生,才有机会进行思政教育,但是老师对于公寓管理抱着一种不重视的态度,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公寓管理中,导致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不明显。 1.3 管理人员层面 第一,公寓管理制度建设有待完善。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一般是由后勤处、物业管理公司共同负责的,但是其管理制度不甚完善,经常导致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不清,带来学生公寓管理问题。有些公寓管理制度规章的出台,政治性色彩浓厚,全部是强制性要求学生服从,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严重扼杀学生参与公寓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有待提高。一是文化水平低。大部分的公寓管理人员是高中文化水平,更有甚者是高中以下水平,在与学生进行管理沟通过程中,出现交流不畅的问题。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的公寓管理人员的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公寓管理人员偏多,导致与学生的代沟过大,无法顺畅地完成管理工作。三是技术水平不高。公寓管理人员一般都是无特别技术的人员,只有极少一部分是熟练技术人员,更缺乏具备中级以上职务职称的技术人员。 第三,管理人员的育人理念有待树立。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人员依旧抱着传统观念,认为后勤打扫、维修宿舍就是公寓管理工作的全部。对学生的管理态度仍是传统管教型,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让学生遵守公寓的规章制度是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 2 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公寓管理新对策 2.1 以学生为本 第一,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其一,家庭的影响。家长多与孩子沟通,教导孩子如何更加融洽地与其他学生相处,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小矛盾与小摩擦,从而让学生自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良性解决人际关系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宿舍的人际关系网络顺畅运转。其二,学校的影响。学校可以成立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处理小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一个“发泄室”等,管理人员可以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干部组成,专门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其三,学生自我的改变。学生自己主动提高个人修养,懂得包容、理解与沟通,塑造健康的心理与性格。同时,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宿舍的人际关系。 第二,强化学生的公寓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以学生为本,大力发展公寓文化,强化学生的公寓文化建设的参与度。积极利用学校的公寓团组织、生活部等学生自组织部门,举办各种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到学校公寓文化建设中来;积极利用微信、微博、QQ等互联网平台和电子屏幕、海报、横幅等传统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利用学校的奖励机制,对参与学校公寓文化建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综合素质加分的奖励,以此来鼓励学生参与公寓文化建设。 第三,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教育”。可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也应该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可以成立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聘任委员会主席、楼长、层长等学生主要干部,对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及时了解、及时处理;可以重点培养这些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的学生干部,给予他们更多的能力培训;可以建立自我管理激励机制,对担任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主要学生干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荣誉奖励或评奖评优时,可以优先考虑。 2.2 以老师为本 第一,真正走入宿舍。以老师为核心进行高职院校公寓管理,应该切实推进辅导员、班主任等老师走入宿舍。这也是一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一种表现。可以通过奖惩制度,刺激辅导员、班主任等老师真正走入宿舍,一周走入宿舍2次以上的老师,有津贴补助,2次以下的需要克扣一些津贴补助,通过奖惩措施,更加高效地推动老师走入宿舍。 第二,真正走近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老师走入宿舍,目的是真正走近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情况、真实想法、心理动态等,第一时间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把学生的小问题及时解决,把学生的大问题化解为小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稳定。 2.3 以管理人员为本 第一,完善公寓管理制度。良好的公寓管理制度需要具备有效性、可行性、激励性、完备性等优点,同时需要把各项岗位职责、人员分配、奖惩机制等归入其中。公寓的管理制度,需要有宿舍各项的分工,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寓管理制度,依规管理、依规育人,让公寓管理在正常的轨道上顺畅运行。 第二,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可以从招聘、上岗培训、在岗学习等方面开展。例如,招聘过程中,可以优先招聘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学历大专以上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上岗的时候,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公寓管理的知识;在岗期间,学习更多的公寓管理的规章制度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切实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为以后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树立公寓管理人员的育人理念。公寓管理人员的传统管理的方式已然过时,当前的公寓管理需要转换管理的观念,由原先的“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树立以服务、育人为核心的现代公寓管理观念。公寓管理人员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不光是平时的治安、维修等基础服务,更多的是育人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讳.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1(5):69-71. [2]蔡联群.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初探[J].江苏高教,2004(5):123-125. [3]胡纬华.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