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研究 |
范文 | 赵博文 任淑琦 肖英琪 李强 摘 要:在高等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学校整体竞争优势已成为民族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例,从专门机构的成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举措、教师应用能力提升举措、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对其致力于教师专业成长价值创造的实践路径与创新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从中心的协调机制、工作的系统、科学、专业性和多元化评价考核机制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从新建本科院校走向新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D201706);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YB201838)。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兴国必先强师,要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在国家力促“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多数本科院校相继设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类似机构。学术界随之也开始对这一“新生事物”展开研究,但是由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出现的时间尚短,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的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自身独特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在教师发展方面有其特殊的问题,因此,应厘清此类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性质,明晰其生成和发展的逻辑和面临的现实困境,将更有助于中心功能的发挥和建设目标的达成。 1 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刍议 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人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指人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它既能保证个人的现实发展得到充分的实现,又不会对其未来发展和潜能造成损害。[1]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不仅要发挥其育人功能,还应承担培养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神圣使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动力,其核心在于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认为,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1 教师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变革的能力 高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它要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变革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教师已不再是一种基于经验主义的稳定职业,而是知识经济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社会赋予高校的职能越多,教师承担的责任就越重,高校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提高适应学校发展和改革的能力。 1.2 教师获得并更新知识的专业发展能力 高校教师发展能力是一个包含了多种要素的综合性能力体系,这些能力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教师发展能力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不同阶段的教师所具备的专业发展能力是不同的。与之相应,高校也应针对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式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才能将教师的能力要素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1.3 教师专业协调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高校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其立足之本,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则会促使其更好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协调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与其他教师、所在教学院系、学校的关系。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主要是教师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进行互助性学习,通过群体对话、群体思考、群体反馈等方式获得的能力。教师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有利于教師个人心智发展的成熟,人际关系的改善,合作文化生态的生成,更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现有教师结构参差不齐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力量,构建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学校发展的需要,大量青年教师被引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力市场,成为这些院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主力军,师资队伍日益呈现出“以高学历、中低职称青年教师为主体,底部沉重、中间拥挤、顶端稀缺的结构特点”[2],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性转变。 2.2 青年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强 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的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大量引进青年教师,这些教师一入职便承担了大量任务,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有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严重程度状态”。[3]虽然很多本科院校很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也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但是教师个体自我观念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并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教师个体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 2.3 教学院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支持缺失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决定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及服务地方能力等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教师自身主观意志外,外力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院系承担着学校教学任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场域”,也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责任主体。但是,很多院系在教师被招聘进来之后,并没有建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分阶段培养目标和培养考核机制,未能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和制度支撑,不利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2.4 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能力的不足 国内关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在近些年快速升温,有学者将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6年为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的初始期;2007—2010年为引起政府和学者重视的快速发展期;2011—2017年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渐趋组织化、相关研究渐趋系统化时期,[4]由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成为热点。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起步也较晚, 因此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足,也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 3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探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高校,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也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全国五所“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学校一直以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教师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使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实现系统化、科学化、有序化、高效化运行,学校决定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开创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新局面。 3.1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紧密围绕学校党委提出的“打好一张民族牌,沿着两条转型线,坚持三步走目标,实现四个发展的1234发展战略”和建成“满族文化特色浓郁、教师教育特色鲜明、质量提升明显的应用型民族本科院校”发展目标,全面、系统、科学地对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进行规划。坚持问题导向,根据教师发展实际需求,分类培养,突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中心围绕学校“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其一,具体目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立足,三个体系,四种职能,五大模块”即:构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立足服务学生成才和立足教师成长两个方面,打造培训师、诊断师、指导师三个体系,实现服务、引导、指导、研究四种职能,包含教师培训、教师进修、教学竞赛、教学沙龙、教学研究五大模块。其二,地位目标。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民族类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应积极参与并助推联盟工作,在联盟中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其三,水平目标。在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中不断凝练特色,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在教师发展方面取得省级以上的项目立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相关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教师发展领域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举办或承办全省或全国教师发展相关工作会议或者学术研讨会。其四,影响力目标。构建起完善长效的教师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将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成为“省内高校领先、国内同类院校出众”并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示范性的教师发展机构。 3.2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定位和职能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保障转型发展为目的,以培养一支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为根本,是一个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培训和教学服务,促进教师成长成才的服务支撑机构。当前中心主要承担服务、引导、指导、研究四大职能工作,即为教师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引导教师访学交流、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研究讨论活动。 3.3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举措 3.3.1 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教师教学发展规划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后确立了一套管理规范、机制健全、适应转型发展的教师成长晋升“五级三维一体”培训体系。即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与教育家型教师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服务与帮助下实现德高、学高、艺高三个维度的一体化发展。中心任务主要围绕教师发展基础工程、教师发展提升工程、教师发展卓越工程和教师发展文化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展开,致力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与应用能力发展,同时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宽教师发展视野。中心的成立为教师成长晋升与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全面提升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2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举措 1)开展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教师培训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主要工作,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举措。中心根据学校“师范性、民族性”的办学定位,组织开展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其中既包括对各阶段教师开展的分层培训,也包括各类专题性培训,如师范类专业认证、创新创业培训等,从而在横向与纵向上同时保证了所能涉及的参训教师的广度。同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与满族非遗教学传承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了满文典籍人才培训班以及地方民族中小学“一校一品”满族非遗师资培训班等,为校内满族非遗教学传承中心的教师打造对外交流、展示我校非遗特色的舞台。培训均会建立相应的学分制度,修满规定学分者,由中心颁发“结业证书”,“结业证书”作为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教学业绩考核以及获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的必备条件之一。 2)进修访学,扩展教师专业视野。每学期初,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各学院遴选出的优秀教师,赴各个院校进修学习。进修结束后,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总结交流座谈会,以使教师将进修培训的所學所思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分享,并完成教师进修鉴定表等材料的汇总归档工作。进修工作的循序开展,也保证了教师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以赛促练,提高教学基本技能。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多项教学比赛,并以此作为工作抓手,将各类教学比赛与日常教学辅导、教学实训相结合,通过比赛交流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并将之打造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常规性、制度性活动。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加深了其对本专业及课程的认识,也使参赛教师在比赛中能够学习到其他参赛者优秀的教学经验,及时查漏补缺,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4)以评聚识,强化教师争优意识。为了提升了教师的争优意识与进取意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制定发布了多类教师的选拔评优方案,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实现教师个体与学校整体协同发展。当前,中心共评选出教学新秀10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推选教学名师3人,选拔优秀教学团队10个。 5)项目引领,激发教师课改动力。中心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组织评选了多类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相关项目,以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当前学校已建成省级精品课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已建成1门,有15门正在建设中,混合式课程120门,泛雅平台网络课程211门,应用型课程112门,优质课程50门,合格课程900门。 3.3.3 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中心发展 中心自成立以来,依据学校“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加强与各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并先后加入了民族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与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联盟,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当选为民族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在第三届民族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学术年会上,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所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中心通过这一途径,搭建区域内相互学习的平台,从而达到加深了解、团结互助,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目的。 3.3.4 保障设施建设 加强保障设施建设是提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的基础,当前中心在保障设施建设上主要涵盖六个方面。分别是制度保障、资源库建设保障、教师培养档案管理、场地设施保障、信息化平台保障与资金保障。制度方面,为保障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心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从制度上建立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间的纽带,体现了教师为本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资源库建设主要包括教学文献资源、教学线上资源、校内外专家资源三个方面,资源库的建设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界限,实现了专业资源的共享共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师获取知识的广度,为教育教学搭建了有利的平台;中心建立教师培养档案,一方面对教师个人成长发展的资料留存,另一方面作为日后教师岗位聘任、教学业绩考核以及获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评价材料;中心在空间和设施等方面为教师培训提供保障,也保证了中心工作的全面推进与开展;在信息化平台保障方面,中心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网站,网站会及时发布教师教学发展动态新闻和消息,教师可以通过网站了解中心的实时活动。同时建立超星教师发展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一平三端”;在资金保障方面,学校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支持,用于教师培训、交流访学、教学竞赛、热河讲坛、教学沙龙等板块建设。 4 结语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反映了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政策导向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无疑是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提高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卓越的必由之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是一新生事物,其定位观念、组织机构、制度体系、工作内容、平台资源、评价保障等仍需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最终形成成熟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更加关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的合作机制,从学术支持转为协同共享发展,可在“四师一平台”上优先探索共享机制,即教师培训师、教学设计师、教学诊断师、教研指导师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资源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联盟单位间的深度合作,不会出现合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夏云强.《学记》培养人可持续发展能力思想浅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05-108. [2]蔡华健、曹会英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青年教师发展:问题与策略[J].高教探索,2018(6):108-112. [3]蔡曉武、廖传景.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3(2):54-58. [4]包水梅,杨冰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之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2000—2017年收录论文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8(5):114-124. 作者简介 赵博文(1981-),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法学理论、民族法学研究。 任淑琦(1992-),女,汉族,吉林延边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科员,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肖英琪(1992-),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科员,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李强(1987-),男,汉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综合科科长,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