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案例分析与临摹技术在影视后期处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摘 要】针对影视后期处理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影视后期处理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为达到教学目的,并引入了临摹方法以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在实际运用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多媒体;影视后期;临摹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99-02

    影视后期处理技术在很多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有一席之地,往往作为单独一门课程出现,也有的被规划到多媒体技术或设计相关课程当中,在开设数字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更高的地位。

    影视后期课程需要建立在“手绘”、photoshop(简称ps)“平面图像处理”[1]、“摄影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之上完成。因为“手绘”是建立在素描的基础上的,虽然不需要高深的国画和油画水平,但是良好的素描功底对于影视后期所需要的素材人物、建筑、车辆、树苗等进行造型是非常有用的,也是作品创新的前提能力之一。结合扫描仪等数字设备,“ps平面处理技术”可以将手绘的结果数字化,这是影视后期必需的一步。同时,“ps平面处理技术”能够对前期拍摄的素材图片完善处理,既能达到后期处理的技术性要求,也为后期处理减少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影视后期处理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影视后期处理技术这门课程涉及premiere、After effects、Particle Illusion等软件教学与应用。尤其在后期加工与特效方面,After effects和Particle Illusion等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创意出非常丰富的特技镜头,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掌握不好,归纳出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后期处理是基于前期素材的,如果前期素材准备不够充分,或者遗留到后期的问题太多,必然造成后期处理困难,甚至无法处理,这就可能很难做出预期效果;其次由于影视后期处理技术所采用的相关软件基本都是英文版的,即使是汉化版本也不是很准确。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这也增大了难度。技术上的难度加上成功率过低,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就会越来越低,直到最后完全丧失,这自然就会影响到后续教学,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2]。

    (二)案例缺乏。影视后期处理技术是基于实践的课程,需要有大量的案例来支撑。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多,尤其各种滤镜插件,可能涉及很多参数,很多老师在做教学安排时,在软件各种参数讲解上所耗费的时间过多,导致实践的时间过少。因为缺乏足够的案例教学,在这里就变成了纯理论,泛泛而谈,这是实践类课程最忌讳的情况。

    (三)知识缺乏巩固。由于对基本操作方法的讲解占据过多的时間,留给学生进行实践和巩固的时间就不够。加之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仅靠课堂那点时间无法对知识的掌握进行巩固。大部分的操作都需要自己在实践中反复验证,这样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条件反射。想到要实现某种效果,需要哪些滤镜,根据这些滤镜的关系,就能确定滤镜的先后顺序,以及滤镜必须设置的参数及如何设置等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知识,也就培养了自己动手的能力。

    (四)缺乏创新能力。当然,创新能力确实要求很高,其涉及很多方面。手绘功底扎实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得要好一些,因为手绘之前,肯定就有思路的创新。从最终汇聚的作品来看,大部分作品的原创性很强,而艺术类学生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在后期加工方面,由于对后期技术的不熟悉,依靠依葫画瓢、囫囵吞枣的方式完成的学习,在创新方面就明显不足。

    二、案例分析教学思路

    对于这种实践型、综合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建议采用案列分析的教学模式进行,如图1:

    通过多个使用近似功能完成的不同特效处理吸引学生的兴趣之后挑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让学生临摹制作,反复修改和重新制作,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对临摹过程进行总结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自己构思,自主创意。

    (一)吸引兴趣。“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就指出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没有兴趣的学习自然是索然无味的,也不可能学好。因此对于任何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影视后期处理技术这门课程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的。可以搜集各大电视台的片花、频道包装、广告、电影特技、游戏中的部分镜头,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精彩的片段,并结合需要讲课的内容进行简要解说,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努力后也能做出,甚至做得更好。让学生在感叹这些镜头的精彩的同时也纷纷摩拳擦掌,这样,引子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之后需要选择一个与讲课内容直接相关的片段,以供案例分析使用。

    (二)剖析案例。从选择出来的片段入手,分解出视频使用了哪些素材,以及这些素材可能获得的方式以及做了怎样的处理,包括使用ps、particle ilussion等软件等[3]。提取出若干个帧(瞬间画面),并分析这些关键帧处采用了哪些滤镜和操作手法。可以针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结合提问方式教学,既能使学生回忆知识,又能检验学生的应变能力。针对案例中的一些效果提出问题,诸如:这种效果是怎样实现的,采用了哪些技巧或滤镜,以及哪些关键参数做了必要的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可否把效果做得更好一些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被很好地回答,说明相关知识点已经掌握得较好。反之,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回答,也可以通过对案例进行剖析、示范,这样就能起到复习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将事先准备好的原始素材分发给学生,示范讲解原始素材的处理以后,然后在After effects中分别导入素材,对照案例最终结果和案例剖析思路,逐个滤镜地施加。注意在调节相关参数的时候按照“要想实现什么效果,就必须怎么调节某个参数”的思路逐一进行解释和调节,这样就能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最终完成并导出影片,并和原始效果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差别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商榷和提高等,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值得探讨的问题,并教给学生去思考和试图解决。也可以在练习指导时给出相关的建议,由于视频的加工处理过程比较耗时,为了防止学生在练习时误入歧途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除了关键技术和要点要讲授清楚之外,还应当不断巡视学生的练习、操作情况,发现有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让案例剖析的结果顺利被消化并能做到收发自如。

    (三)临摹制作。临摹不仅仅是书画的专用术语,其实在影视后期处理教学过程依然行之有效[4]。临摹制作视频特效需要分步进行:

    首先,分段临摹。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但是不要着急,由于要完成一个特效制作可能需要的步骤很多,学生一时也不可能全部记住完整的步骤。因此接下来的临摹制作,就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步完成。把所需要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逐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临摹制作。这个过程问题也是最多的,教师需要把相似的问题汇聚到一起,讲解解决问题,也能警示他人。

    其次,完整临摹。当分步临摹完成后,可以让学生短暂回忆临摹过程,提醒注意关键点或容易犯错误的地方,然后让学生从头至尾完成临摹过程,要求至少临摹3遍以上,而且效果越来越好。

    再次,临摹讨论总结。这个阶段让学生彼此交流制作过程的心得和体会,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讨论,让学生巩固对滤镜作用的理解,以及相关参数的作用效果和调节方法,在操作过程最容易忽略和做错的地方,以及关键的地方等等,最后把讨论结果汇聚成为知识要点。这样就在实践过程中理解了相关理论知识而且会应用于实践。

    (四)自主创意。与书画课程教学一样,需要通过反复的临摹习作,提高自己技艺后才可以创新形成自己风格的作品。影视后期制作也一样,通过反复的临摹案例作品,在临摹过程中对软件相关的滤镜功能、特点、技术参数做到一目了然,才能熟能生巧,达到灵活地运用。当学生对滤镜的掌握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就可以给他们自主创意的机会,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压力。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主题不限制,放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独立完成一个创意作品。

    三、实践总结

    通过连续五年的教学改革观察和对比,发现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影视后期处理技术”教学收效很好。对比之前采用传统参数讲授方式教学,发现改革前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教学进度一半时已经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复杂参数的理解和应用更是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最終能够完成学习并取得好成绩的寥寥无几,而进行教学改革后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下面是进行教学改革前后共五届学生的教学情况对照一览表:

    自2012年开始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后,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给予了充分的经典案例示范,广泛采用临摹的方法进行练习。教学过程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这个积极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在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推动下,学生也能够努力完成作业,而且试图自己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作品,这样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艾等.Photoshop cs5平面艺术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王芬.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09(25).

    [3]李涛.Adobe After Effects cs4[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4]罗新华.临摹教学散论[J].周口师范学院虚报,2004(1).

    作者简介:

    王建军(1971-),男,四川仁寿人,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多媒体技术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课题“美术类《多媒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G14-ZD0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