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教师教学中“导”的艺术运用
范文

    惠润芳

    很多人认为教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教材有教参。就像拍戏,有了剧本,然后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就可以了。殊不知,教书是一门艺术,要想把这门艺术做好,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旧的教学方式都认为以教师的“教”为主,而新的教学方式是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理念同样也在更新。本人虽然没有听过名师的课,但是同事的课却听了不少。可能没有名师的经典,但也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最近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我听了每个教师的讲课,也领略了同事们在课堂教学中“导”的艺术的运用。

    一、“导”前准备充分

    教师的“导”绝不是简简单单地领着学生去生搬硬套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又能有所侧重地去理解知识,进而达到能灵活运用的程度。很多教师的确“导”前工作做得很好,例如幻灯片的制作,自己动手画的图片,尤其发动学生制作的一些小手工。

    二、“导”中巧设方法

    要做好“导”的工作,首先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其中最基础、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要适当设计学生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种活动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们的很多教师都做到了,例如马老师的那堂英语课,让我更充分感受到学生参与学习的快乐。她的讲解充满激情和活力,整个课堂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最后大家都有了参与的机会,或回答问题,或是简单的没有语言的动作表演。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在接受到知识的同时,也感觉到身心愉快。

    三、“导”后工作

    一堂课上完,并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教材知识都是有联系的。节节知识,环环相扣。在讲完一节课后,会“导”的教师,不仅仅是小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就结束了。而是适当启发学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些准备,例如,梁老师的那堂数学课后,他要求学生查找关于“圆与直线的关系”资料,当时有很多同学就喊出“飞机起飞后,轮子与跑道的关系……”下课后很久我还在思考,这个同学的资料太好了,下堂课他的资料可以为老师提供两种圆与直线的关系,起飞前和起飞后,即圆与直线的相切和相离……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吸取别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有所提升。但愿从事一线教育的同行们快速成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培养出优秀的国家建设人才。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县矿区中学

    责任编辑 杨博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2: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