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There be句型错误分析
范文

    叶雅玲

    [摘 ? ? ? ? ? 要] ?There be句型是英语中常见的表示“有”的句型,虽然这一句型看着简单,而且在初中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学习,但是出错率仍然非常高。作为中职学校英语专业的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在使用there be句型表达和写作中屡犯错误。为此,通过收集平时学生在there be句型里出现的错误并进行分析,试图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纠正。

    [关 ? ?键 ? 词] ?There be句型;错误分析;类型

    [中图分类号] ?H319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95-01

    一、学生情况

    筆者的学生为东莞某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一班学生。该班总共35人,30个女生5个男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才选择本校就读,个别学生在当地高中就读一年后退学再入读本校。基本上学生的文化成绩偏低,英语基础薄弱,虽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本校经过了一年多的英语专业的学习,但其英语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太扎实。究其原因,除了受其在初中阶段综合文化基础差的影响之外,中职学生还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信,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较差。因此,作为老师,除了教授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数据收集

    通过收集学生平时的作文和翻译练习,把在表达“有”的概念中there be 句型的误用或使用错误进行分类汇总,从而了解学生对该句型的掌握程度。

    三、There be 句型失误的类型

    根据学生平时作业的表现,笔者把其在there be句型中所犯的错误分为了两大类:

    (一)知识型错误

    大部分学生对there be句型及相关的语法知识点理解不到位,知识型错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最常见的是时态问题。英语时态之复杂,常常让学生晕头转向,在其他简单句型中也常常混淆,而there be句型中的时态问题,不仅是无法正确把握时态的使用,还有be动词在时态中的变体的错漏问题。

    2.主谓一致问题。主谓一致历来是学生所犯最多的错误之一,因there be句型的主语不在句首,而是在be动词后面,学生容易忽略其主谓关系。

    3.由于英语的名词不仅有单复数之分,还有可数和不可数的区别,学生对名词数的概念模糊不清也导致其在使用there be句型时不能正确地进行搭配。

    4.还有就近原则的问题。就近原则的使用是there be句型中非常重要的使用原则之一,当there be后接几个并列名词作主语时,be动词的形式应当和最靠近它的那个名词保持数的一致。但仍旧有小部分学生对此原则掌握得不牢固,出现错用be动词的情况。

    (二)语言负迁移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性,是学生学习并掌握英语的阻碍之一。在使用there be句型时,学生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there be和have的误用和混用。There be句型和have都能表达“有”的概念,不同的是,there be句型实意应是“存在”,而have为“拥有”。比如:

    Is there 200 Yuan in your wallet?

    Do you have 200 Yuan?

    表面上的翻译,前者是“200元是否存在于你的钱包里?”后者则为“你是否拥有200元?”虽然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大致上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语法结构和句型完全不一样,两个“有”的概念相差甚远。而汉语中,不管是“存在”还是“拥有”,都可以直接说成“有”。因此,汉语的表达对there be句型的掌握产生了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容易把所有的“有”直接归为“have”。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凡是涉及“有”的概念,第一反应基本上也都是用have。如果不加以提醒,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使用there be句型表达。

    四、分析与教学建议

    根据笔者的统计,以上两种类型的错误以知识型错误为主,占错误总数的74%,其中时态和主谓一致的错误较多,而语言负迁移造成的影响也较大,占总数的25%。

    由此可见,学生对该句型的掌握程度不佳,很大原因在于学生对该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或理解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不妨在平时口语练习和作业中多进行there be句型的操练,增加该句型的复现率,并把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指出来提醒学生,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逐渐熟悉该句型的运用。

    而there be与have的混用误用,这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语的影响,使用have表达跟汉语的表达方式接近,学生掌握得也比较好,但是汉语中并没有类似there be句型的表达方式,造成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明显比have大。因此,教师在对该句型的操练中,应该结合应用英汉语言表达“有”的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英汉语言表达的异同,加深学生的印象。

    There be句型在英语学习中是一个既简单又不简单的常用句型,简单在于相比其他复合句而言,there be句型的结构并不算复杂,变化也不多,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又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随随便便能掌握的句型,容易在细节的地方出错。如何处理好学生在该句型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正红.there be句型的错误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3):58.

    [2]杨秀忠,陈晓文.浅析“There be...”句型[J].英语辅导,2000(1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