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有效的开展初中地理教学 |
范文 | 张卫丽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地理老师需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情境,从而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初中地理教学需要全面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角色发生改变,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初中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51 新课程标准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作为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全新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就需要清楚认识到地理核心素养的意义,确保教学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在实际教学当中老师可通过把理论内容与实践演练结合在一起来凸显教育的本质,幫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培养好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初中地理常见教学难点的种类 1.识记性难点 识记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识记与再呈现,清晰的将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呈现,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初中地理知识中,较松散、不集中的地理知识均属于识记性难点的范畴。例如:商品粮基地、省级行政区以及大洲分界线等,学生混淆的几率较高,无法长时间的清晰记忆。因此,学生需要找出记忆的诀窍与规律,整合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点记忆。 2.抽象性难点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原理、现象成因以及地理概念等均属于抽象性难点的范畴,普遍会成为老师日常教学中的难点,对学生的空间联系能力与想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实现自我突破的瓶颈。通常情况下,空间想象具备灵活性高、分散性大以及综合性强等特征,就会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例如:地球运动中地球公转与自转等,由于上述知识较为抽象,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难度较高,很难清晰的理解白天黑夜的产生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不同时区也存在着时间差。同时也导致学生出现对于太阳高度角、昼长夜短、昼短夜长等现象理解不了的问题。 3.应用性难点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使用、相关原理、地理现象以及地理问题等均属于应用性难点的范畴,例如:气候类型、等高线判读以及经纬判读等。一般情况下,应用性难点需针对应用问题进行突破,巧设问题梯度,将模型、实物、图表等应用于教学难点解决之中,以逐层逐层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运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通过直观教具解决教学难点 地理研究涉及的学科知识众多,且跨度大,以目前初中生的见闻与视野来看的话,是无法掌握与理解的,老师要选取多种方式,运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教学难点,多选择直观、具体与形象的方法来进行,理性分析地理知识,做好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以保证学生能够长时间的记忆与熟练运用地理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动画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公转以及黄赤交角等知识点,老师从旁进行解说,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脑海中清晰的认识到地球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得地理知识更加形象与具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突破教学难点的瓶颈。 2.通过顺口溜、口诀等降低学习难度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普遍运用根据规律总结的顺口溜与口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知识。多多选择谚语、民谣等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而且学生较为感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与熟练运用所学到的内容。例如:在疆域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均表示记忆难度较高,常规记忆法使用不通,就需要顺口溜、口诀等,以便大大降低学生的记忆难点,如“北俄蒙古,东朝鲜……南三国老、缅与越南”。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再进行简单解释,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在商品粮基地教学过程中,由于粮食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记忆难度较大,因而编成记忆口诀让学生记忆,梳理学习的难点,“北面松嫩与三江,南面珠三角,长江区域尤其多,三湖二江再加成都”,同时强调商品粮基地均存在平原地区,再结合地形、湖泊、河流等集中记忆,这就降低了学生记忆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3.利用多媒体使地理知识更具艺术性 地理学科虽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其中能够挖掘出较为丰富的艺术特点。地理内容涵盖了全部的地质地貌以及气候变化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这些地理知识的领会和热爱,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地理知识进行“形”和“色”的描绘,使地理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感。例如:教师在讲到地壳变动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出一个艺术世界,通过学生对地理艺术的欣赏,提高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赞叹和敬畏。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理地貌发生的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在我国著名的青藏高原上曾经发现了只有海洋世界才会存在的海洋生物化石,在我国一些海峡深处,还发现过古建筑遗迹等,这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变化对世界地理带来的巨大改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功能,将这些化石的图片以及海底遗迹等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领略到地理的魅力所在。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形解析功能,将地理图片进行平面和剖面的设计,通过平面图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分布,通过剖面图像为学生展示地理作用力对地貌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图形解析时,可以通过丰富的颜色对不同时期的地貌情况进行区分,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生物活动情况,在底层剖面图当中绘制相关的生物化石图像,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联系能力。 结语 在教育改革目标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并运用于生活实际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娟娟.初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9(27):48-49. [2]郭光芬.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地理教育,2017(S1):34-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