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周桥飞 摘要:信息化教学实施以来,幼儿园绘本教学中也广泛使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一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供最优呈现方式;二是快速调整与组合画面,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三是整体把握绘本,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43 在信息技术进入绘本阅读活动以后,我们把重点放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而自然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重组画面优化教学活动;从整体上把握绘本,解决绘本阅读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等等。对此,本文将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新的思路,使绘本阅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供最优呈现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幼儿时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会引发幼儿的兴趣。信息技术常常可以把声、光、影结合起来,为孩子们呈现动画,从而将绘本故事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一页页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可以创设出真实而自然的教学情境,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乐于阅读的品质。如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这本绘本时,我们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设计一只飞舞的蝴蝶,用动态的方式吸引幼儿的目光,并告诉他们这只美丽的蝴蝶就是由毛毛虫变来的,从而调动他们的思维,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促使他们主动走进绘本故事一探究竟。在接下来的课件中,我们可以把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动态的画面,即让一只毛毛虫从卵壳里慢慢爬出来,还要配上壳破的声音,通过动态的画面与声音效果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化,实现视听结合,让声画并茂,进而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信息技术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大大增强了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在接下来所播放的画面中,我们用不同的标志显示星期几,从而让孩子们了解星期一到星期天的知识。我们还在周末的时候,也就是在星期五的画面展示以后,用了一个空白页,让孩子们通过回忆的方式把这一周毛毛虫吃过的东西一一列举出来。如此以来,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选择最佳时机,并使用最佳的呈现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以维持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 二、快速调整与组合画面,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绘本是图文合奏的艺术,即用插图和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插圖是一个个静止的画面,它有时只能展现故事情节中的一个内容,同时借助文字来完整讲述故事情节,以实现故事的连贯性。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与主旨,我们需要对绘本故事的内容进行重组,从而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使幼儿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绘本故事。此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多个画面快速进行组合与调整,以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如在教授《漏》这本绘本时,我们发现扉页上有一只破了的碗,一般情况下我们也要挖掘扉页中的绘本元素,以帮助幼儿深刻理解绘本故事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认真研究绘本后,我们发现在绘本最后一页这只破碗也出现了,此时这只破了的碗是用来接屋顶上漏下来的雨滴的,说明两位老人的日子非常艰辛,没有多余的钱修房顶,所以不舍丢弃一只破了的碗。我们制作PPT时,把这两个画面一起展示在大屏幕上,不但可以节省孩子们翻书的时间,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作者讲述故事的意图。又如在这本绘本中,我们要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对插图中人物表情与动作的认真观察,进行人物心理的推测,还要大胆表达,这样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感受。为此,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有关老虎的不同表情与动作组合到一个画面中来,一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推测人物心理,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画面进行重点讲述,以提升他们阅读、表达的能力。 三、整体把握绘本,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有的绘本教育意义比较明显,但是教学时如果只凭绘本与语言讲述很难突出重点,有时也不好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如《獾的美餐》这本绘本故事背后具有潜在的意义:珍惜自己拥有的,不能等到失去了才认识到它的珍贵。故事围绕獾“寻找一顿美餐”来展开,这只是其中一条线索,而鼹鼠、老鼠和兔子的行踪则是另一条线索,绘本以边角翻页的形式进行呈现。幼儿缺乏阅读经验,他们不容易理解作者如此安排的用意,因此在理解上常常会产生偏差。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围绕獾寻找美食的故事进行讲述的同时,把另一条线索放大展示,即点击绘本的边角处让另一条线索突出地显示出来,使孩子们在围绕主要线索进行思考的同时也要掌握另一条线索,掌握不同空间发生的故事。如此以来,就解决了传统拆分画面进行教学的问题,可以使幼儿对绘本故事进行整体把握,从而使他们积累有关“双线情节”绘本故事阅读的方法与经验,在多维视角中使情感受到触动,进而产生共鸣。又如在教授《老鼠阿姨的礼物》这本绘本时,我们要求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观察的方法。这本绘本以小物为主角,符合幼儿喜爱小动物的特点,贴近他们的已经验,因此可以利用绘本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画面,提高观察能力。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重点问题,教师借用信息技术手段首先呈现小猪的大鼻子、兔子的长耳朵、松鼠的灵巧小手、青蛙阔阔的嘴巴,即先让幼儿进行局部观察,也是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不同小动物的外形特征,接下来利用隐藏功能,在局部的基础上整体呈现小动物,以验证孩子们的种种猜测,培养他们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也让他们了解不同小动物具有代表性的感官,从而实现由局部到整体观察、辨认的过程,帮助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 在幼儿园传统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是反复讲述故事,并对每一张插图的内容进行解释,以便让孩子们理解绘本故事,掌握故事发展的情节,受到应有的教育。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为了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最大价值,不断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我们尝试进行信息化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绘本教学当中去。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不断创新绘本阅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苏静.信息技术在语言教育领域的巧妙运用.黑河教育,2015(2):28-29. [2]吕曼.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融合.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26):73-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