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教育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
范文 | 张大林 李玫 [摘? ? ? ? ? ?要]? 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迫切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应该勇于肩负起时代和社会赋予的艰巨使命,大力加强相关人才的培育,将人才输送到各个领域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高职教育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现状加以探讨和分析,并根据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希望能够全面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步伐,提高高职教育的实效性,从而达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高职学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保障。 [关? ? 键? ?词]? 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028-02 伴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其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如今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已经占据了主体地位,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也要进行调整,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发挥指导作用。高职院校应系统性地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确保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协同发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顺利实现。 一、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来说,高职教育是以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岗位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通常会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作,就业前景广阔,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充分展现了高职教育的价值功能。考虑到不同时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着明显差异,高职教育应该将此作为人才培养的准绳,适时地转变人才培养目标,以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目前我国迫切需要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认真严谨、踏实努力、勤劳上进、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且具备良好道德修养和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这类人才往往能够在现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管理服务理念都发生变化,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整个行业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高职教育要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对学生基础素质、专业核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上,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知识的不断积累,得到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还能明确所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难题。考虑到企业中的员工经常需要沟通与合作,因此高职教育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着重加强对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促进校企的成功对接;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降低职业病发生概率。更为关键的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职业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确保他们能够始终以企业利益为先,争当合格的劳动者,唯有如此,才能被称之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高职教育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从当前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普遍与市场需求的结合不够密切,有些产业人才过剩,有些产业则人才匮乏,不但不利于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学生的就业之路倍加崎岖,很难迅速找到心仪的工作,给社会的稳定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具体而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国家层面 首先,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虽然国家要求高职院校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置于较高的地位,但是刚性举措比较匮乏,难以对高职院校形成有力的约束,有些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有些高职院校则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当作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人才培养效果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其次,理論指导还不够完善。专家和学者应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以便于指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可是国家没有组织专家和学者实施这项工作,致使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理论依据不足,存在极大的随意性,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及具体实施上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重重。 最后,很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科学的检测和评估。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然而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检测方面却鲜于涉及,也很少有制定相应的检测指标,高职院校因而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乏关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真正符合条件的人才不多。 (二)学校层面 首先,教育模式还不够与时俱进。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仍然将考试成绩当作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这就给教师和学生造成误导,教师墨守成规,用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觉得所学知识与专业发展联系不大,在就业中无法提供过多帮助,因此不能主动配合教学工作。高职教育的开展难度陡然增加,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其次,高职院校领导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不够。高职院校领导作为决策者,是高职院校的领航人和风向标,然而不少领导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认识都过于偏颇,将其当作一种精英化教育,与高职院校提倡的大众化教育相背离,认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交由重点大学负责,普通高职院校只需要按照传统教育模式开展即可,所以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积极性很难被激发出来。 最后,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备受阻碍。现如今高职院校在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毕业以后面临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将主要精力放在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评价都与之相关联,这就导致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及时得以更新,极大地制约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三、高职教育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一)加强专业课程设计 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就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充分了解当地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与企业共同实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开发和完善课程体系,这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得以成功开展的必要前提。高职院校要和企业共享优势资源,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借助企业资金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全仿照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场景布置,充分利用好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帮助学生在实训中深化专业知识,使其明确企业工作流程,把握各项工作要点,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就将水到渠成。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单单依靠高职院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必须展开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运用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如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孵化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意义。以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企业负责提供项目和资金,高职院校的师生负责项目的研究,将企业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改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高职学生将会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萌生新想法、新思路,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加全面,将会攻克一个又一个项目难题,最终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得到企业的关注,成为企业的一份子,在企业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三)提高教师双教能力 所谓双教能力指的是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能够引导学生思维,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又可以在学生实践中进行针对性指导,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这样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得到可靠保障。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中顶岗训练,使之在实践中积累第一手资料,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和各个岗位的特征,这会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高职院校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和学术交流会议,让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技能体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将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将大有助益。 (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通过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由学生、学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第三方评价组织多元主体实施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当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不足将得以凸显出来,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改进和优化。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制度性文件和法规,明确多元评价的责任主体,实现社会评价与政府评估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应建立常态化的内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依据第三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与评价反馈信息,反馈院校日常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促進人才培养工作改进和完善;注重行业企业对学校毕业生质量的反馈和建议,及时动态掌握相关社会评价信息,调整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及人才培养工作,切实保障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总而言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应对人才培养目标加以明确,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并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相信这些举措的贯彻落实必然会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步入企业岗位将会创造庞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但可以展现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而且会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桂梅,龚方红.高职院校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8(14). [2]吴小平.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路径与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7). [3]徐芳.基于“双师工作室”平台创新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 [4]壮国桢.错位与对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 ◎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