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共教、共学、共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与坚守 |
范文 | 摘要:人工智能促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治理模式以及教师角色发生深刻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走向服务,高校教师将扮演“道德价值的塑造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人工智能的应用者,深度学习的合作者,课程教学的设计者,信息资源的整合者,创新创业的践行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服务社会的引领者”等不同角色。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师生与人工智能“人机共存、共教、共学、共创”,高校师生与人工智能“人机协作”构建创新教学共同体;高校师生“合作互动”构建深度学习共同体,高校师生与泛在教师“人人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高校师生与人工智能在共教、共学、共创中实现共同生长。“立人机之德”“立未来之人”“立师生之业”是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与坚守,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应然抉择,也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校教师;人工智能;共教;共学;共创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般是指由人创造的符合人类情感、伦理与道德观念,具有自主的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和社会协作能力的智能机器;它是利用机器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1]人工智能是让机器来模拟人类智能,人类智能是神经、心理、语言、思维、文化五个层级上所体现的人类的认知能力。[2]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教育教学变革。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建设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当前我国高校的时代使命和价值追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高校教师角色发生转型,并赋予高校教师角色新的时代内涵。 一、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型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教育教学变革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4]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5]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教育、医疗、商务、金融、物流、交通等相结合,正推动社会向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类人化等目标转变。随着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必将促使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治理模式以及教师角色等发生深刻变革和创新,助力高校在人才培养层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科学研究层面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在社会服务层面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肩负着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时代责任,又肩负着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使命。 (二)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已经由高深知识的传递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将比传统意义上的读、写、记、算等能力更为重要,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等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6] ·教师与学生·共教、共学、共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与坚守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的运用日益普及,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正发生着革命性改变。人工智能时代泛在大学初现端倪,泛在学习成为现实,使得传统的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在线教育的强势崛起正不断冲击着传统实体高校;二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正重塑着实体高校的教育技术、过程、条件与环境;三是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涌现正拓展着实体高校课堂教学的场域。[7]从知识生产的视角审视,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功能也将发生改变,知识的传承(显性知识的传授)将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实体高校的教育功能将侧重于知识的创新(科学研究、工程建造)与知识的应用(社会服务)。因此,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将从“知识传承的主导者”转变为“知识生产的服务者”,高校教师将扮演“道德价值的塑造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人工智能的应用者,深度学习的合作者,课程教学的设计者,信息资源的整合者,创新创业的践行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服务社会的引领者”等不同角色。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坚守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建造并赋予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工智能源于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不具备隐性知识,故不能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人工智能的知识不是实践的直接产物,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工智能无法形成社会交往,无法产生社会实践。[8]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不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难以替代人的感知和思维的整体性;二是人工智能不具备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难以替代人的社会性;三是人工智能不具备心理属性,难以替代人的情感性。[9] 同人工智能相比,高校教师应彰显其作为人的独特价值,从思维价值、社会价值和心理价值去革新高等教育教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在建立个性化智慧学习空间、优化智慧学习过程和提升智慧学习效能等方面具有现实应用价值。[10]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育人”的本质将不会改变,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他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使他为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共同利益与福祉而贡献力量。人工智能显然不能独立完成学生的德性养成、智慧生成、价值塑造与身心发展。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与使命担当。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教书”,而在于“立人机之德”“立未来之人”“立师生之业”,即立高校师生的品德与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面向适应未来社会与生活的人,立高校师生的学业与事业。 二、人机协作构建创新教学共同体:人机共教中的教师角色 (一)人机协作构建创新教学共同体 高校教学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正在有效地促进高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创新教学是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师生共创”为主要方式的教学形态。高校创新教学倡导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中心、以师生协同创造为中心。[11]“人机共教”即人机协作共同教育,是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创新教学的核心特征。“人机共教”中人(高校教师与学生、社会泛在教师)与机(人工智能)共同构成高校创新教学的核心教师资源。人机协作构建高校创新教学共同体,实施创新教学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创新教学的新路径。人机协作不仅是高校教师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双方协作,而且还是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和社会教师等泛在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多向协作,他们共同构建“人工智能+泛在教师”的创新教学共同体,多方协同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终身化的教育,促进高校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人机共教中的人工智能角色 人机共教中的人工智能在学习诊断与评价、能力与素养测评、个性化教学与指导、学业生涯规划、教师教育研究与决策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的角色:一是成为可自动定制化命题和自动批阅作业及试卷的助教;二是成为学习障碍自动诊断与及时反馈分析师;三是成为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素养提升教练;四是成为学生心理素养测评与干預的兼职辅导员;五是成为体质健康监测与提升的保健医生;六是成为反馈综合素养评价报告的兼职班主任;七是成为个性化智能教学的指导顾问;八是成为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的智慧型导师;九是担当学生生涯发展顾问或规划师;十是作为精准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互动同伴;十一是成为个性化学习内容的自动生成与学习资源的汇聚代理;十二是扮演数据驱动的高等教育决策助手。[12] (三)人机共教中的高校教师角色 1.道德价值的塑造者 在语言、思维和文化层级上,即在高阶认知层级上,目前人工智能都远逊于人类智能。[13]人工智能缺乏道德性、伦理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本身不具有道德意识与伦理责任,也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与创新创造,故人工智能目前并不能全部代替高校教师的德育职能。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必须肩负起塑造品德、塑造价值与塑造生命的责任,成为学生道德价值的塑造者。高校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伦理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在人生价值与职业价值取向上不断追求真善美。高校教师有责任在通识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中融渗、强化科学、技术、工程伦理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伦理素质,使其具有科学、技术、工程伦理责任意识、掌握科学、技术、工程伦理规范,并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工程伦理决策能力。[14] 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道德价值的塑造者,亦是人工智能道德价值的塑造者。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在所难免会冲击现有的伦理与社会秩序,带来新的伦理与社会问题,如安全问题、隐私问题、道德代码、算法偏见、机器权利和失业问题等。[15]高校教师参与设计研发人工智能产品时,应主动维护公平与正义,自觉遵守科学、技术、工程伦理,为人工智能机器赋予人类的伦理、道德、价值与职业规范,将符合人类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嵌入人工智能的自主系统,使人工智能具有道德、伦理及价值的自主判断、自主决策能力,使人工智能具有对自身、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伦理责任,并将公众的安全、健康、福祉和共同价值、共同利益置于首位,使人工智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效管理与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人工智能—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 2.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学习焦虑问题、环境不适问题、自我不适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求职择业问题等。教育的灵魂不在于对个体的外在塑造,而在于唤醒个体向学的心,引导个体的自我教育以及个体生命的自我成长。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蕴含着人的道德感、价值感和人文精神,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理互动、思想碰撞、思维激荡与生命交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力量。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怀大学生的生命成长不仅仅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岗位职责,而且还应该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高校教师有责任用心守护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育德与育心的融合促使学生思想品德与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高校育人的本质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发展的人,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环境,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终身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发展,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智能、发展人格、发展个性、发展身心;引导学生学会创造,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伦理,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健全人格。 教育的使命在于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幸福生活,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体验感知生活的意义。高校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生命教育唤醒、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自我,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追求生命的意义和实现生命的价值;通过生活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解决生活问题,追求个人、家庭、集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16] 3.人工智能的应用者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教学,促使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科学研究者的高校教师是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生力军,作为人才培养者的高校教师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者。高校教师需要整合哲学,数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机械工程科学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联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金融、制造等系列研究;高校教师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慧教室、智慧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等智能化、泛在化、个性化、混合化的智慧教学环境;高校教师需要通过与人工智能教师的合作,基于“机器学习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人工智能教育新技术,人机协作共同开展学生数据、学习内容及学习资源的智能分析,通过智能推荐引擎实现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推荐;人机协作共同开展学情数据与教学数据的智能分析,通过智能学情分析规划教学资源、重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优化师生活动等实现教学过程精准化;人机协作共同实施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教学、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探究性教学、PBL(Problem/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创客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17] 三、师生合作构建深度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学中的教师角色 (一)师生合作构建深度学习共同体 高校深度学习共同体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创生的新型学习型组织。该组织通过创设“高校师生”“泛在教师”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混合式、自组织学习环境,以对话、协作和共享为核心,在知识传承、创新、应用的共同愿景下,进行深度学习、互动、协作、实践和共享,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学习与共同发展。高校深度学习共同体通过泛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和协作,使得每一位师生都主动参与深度学习与实践,从而学会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发展。高校师生合作构建深度学习共同体,彼此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创造和共同发展。 (二)高校师生共学中的教师角色 1.深度学习的合作者 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心由向学生传授显性知识转向支持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构个人化的知识体系并能有效地迁移应用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18]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于显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进行自主学习,这种自主学习往往是浅层学习。人工智能让高校教师从繁重而纷杂的理论、实践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进而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能動学习、从个体学习转向合作学习、从表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深层次的信息加工、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主动的知识建构和知识转化、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真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19] 高校师生协同构建深度学习共同体进行共同学习、共同教学与共同发展,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开展深度学习的有效形式。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联结者、激励者、评价者、服务者,其角色蜕变成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合作者。师生共同学习、实践和对话成为高等教育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高校教师从“教学者”转变为“共学者”,高校教师不仅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向泛在教师学习,向人工智能学习,还需要与学生、泛在教师和人工智能共同学习。高校师生共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学习环境,构建自由学习、实践、创造、交流、互动、分享的开放式学习空间,促使师生、生生之间思想、心灵、情感、智慧、生命的对话和学习、教学、探究、实践、创造的协作。高校师生应该主动拜人工智能为师,师生深度交流与互动的同时也进行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交流与互动,虚心向人工智能学习问题解决的新思维与新策略,人与人工智能共同学习,共同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共同进步。高校师生在深度学习中共同经历自我成长,共同实现自我发展,共同享受深度学习的乐趣,共同体验主动学习的愉悦感、真实学习的充实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及生命丰盈的幸福感。 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挑战性深度学习,为“学”设计富有挑战性并关联真实世界的有意义的真实性、复杂性、综合性问题,保障学生课内外互通,并拥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对学生深度学习寄予高期望;引导学生进行真实性深度学习,直面真实世界,投入真实情感,付出真实行动,解决真实问题,增长真实本领;引导学生进行创客性深度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创客学习资源和工具,尊重学生个人禀赋与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基于创客项目主动学习、创新、实践和分享;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深度学习,鼓励学生自组织学习团队进行合作学习,建立联结课堂内外、校园内外、虚实相融的有效学习网络,鼓励深度学习共同体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深度交流、深度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深度学习,鼓励学生组建跨学科与专业、跨年级与班级甚至跨学校与地区的学习团队,开展深度学习与项目实践,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跨界的阅读、写作和沟通。 2.课程教学的设计者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者。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一本书的大学”现象,即教师教一本书,学生学一本书,考试考一本书。[20]有良知、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的高校教师有必要切实改变“一本书的大学”教学现状,创新应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以“学”为中心进行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创新设计与开发,面向深度学习进行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校教师有必要重构高校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学与教的统一、学与研的统一、教与研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思与创的统一,实现学、教、做与研、思、创合一,力求不教而教。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校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禀赋与人格特征,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的课程自学计划、学术成长计划、经典阅读计划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创项目管理计划,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和创造,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调控,使学生从“厌学、迫学、苦学”走向“向学、乐思、爱创”,从而为高校学生创造有行动、有产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理应成为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课堂革命的主角。高校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重构对高校课堂的认知,根植教学一线,主动变革传统课堂教学范式。一是改变“教师、教材、课堂中心化,学生、实践、现场边缘化”的高校现行教学哲学。高校教师有责任将传统的“表演哲学”主导的高校课堂转变为“实践哲学”主导的高校课堂,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教学、共同体验、共同对话、共同实践、共同创造,为高校师生创造有意义的教学与学习经历,让教与学真正相长,师与生共同发展。[21]二是消除师生关系淡漠,倡导师生对话共享。高校教师有责任将“沉默、问答、阐述”的高校课堂转变为“对话、质疑、思辨”的高校课堂,使目前的“低头”“沉默”“无趣”“倦怠”的高校课堂真正转变为“互动多”“智慧多”“情感多”“实践多”的高校课堂,充分激发高校师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思考力、表达力、判断力和创造力。[22]在自由、平等、民主、开放、共享、谦恭、信任和爱的基础上,高校师生通过深度互动和协作,激荡师生心灵,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师生思维,启迪师生智慧。自由平等的师生对话、生动活泼的师生交往、互信互惠的师生协作,赋予新时代高校课堂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三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产学研用统一。高校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校企产学研用项目资源,与校外泛在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基于真实项目的学习;引导不同学科与专业的高校师生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进行超学科学习;组织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跨学校、跨地区、跨国别的师生团队,基于企业真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进行合作学习。 高校理工科教师紧密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设计与开发人工智能校级公选课、慕课(MOOC)和微课,进行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等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共享[23],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普及贡献力量。高校理工科教师与人工智能专家、高等教育专家、企业人工智能工程师等通力合作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研发团队,结合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构建技术普及型、科学探究型、创新实践型三层次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高校理工科教师结合自身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建设人工智能协同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工智能众创(创客)空间等人工智能技术科研、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或本科生自主研发计划,使更多学生充分体验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计算视觉、语言识别、脑机交互、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新技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热情,并基于人工智能项目进行人工智能相关工程科技的深度学习、科学探究、技术集成和工程实践。 3.信息资源的整合者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教师不仅是深度学习的合作者、课程教学的设计者,也是信息资源的整合者。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数字化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高校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信息需求分析、获取、评价、整合、应用和创造能力,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共同发展。[24]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还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人机协同工作能力、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以及媒介素养。 高校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推送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整合线上线下的人工智能精品课程资源,为高校翻转课堂教学与深度学习创造基本条件;整合校内外人工智能学习环境资源,为构建智慧性、建构性、自控性、情境性、协作性的有效学习环境提供有力支撑;整合泛在教育的人工智能教师资源,为构建创新教学共同体提供师资保障;整合社会、政府、业界和企业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为校政企产学研用合作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 四、人人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人人共创中的教师角色 (一)人人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 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生产模式从模式Ⅰ和Ⅱ演变为模式Ⅲ。在知识生产模式Ⅲ中,超学科以复杂实际问题为研究支点,以多维度、多形态、多主体的流动性组织结构为特征,以问题域引导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知识的网状聚合,超越原有科学范式和学科边界,由政府、学术界(高校与科研院所)、产业界、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组成研究共同体。[25]高校师生既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工程建造,还需要积极参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或产品研发中心等平台的产学研用合作项目,从而主动介入产教融合实践,主动融入研究共同体,主动服务行业产业发展。高校师生与泛在教师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共同进行知识的传承创新和事业的开拓创新。 (二)人人共创中的教师角色 1.创新创业的践行者 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及“高等教育必须全面地协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使学生全面发展。[26]“万众创业、大众创新”背景下高校需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创新引领创业推动就业。高校教师需要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者并重,堅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者并进,以创意、创新、创造引领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传播知识,而越来越多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以外,他还将逐渐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27]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教师顺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主动蜕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者。 创新创业是指创新创业者产生有价值的想法并将其变成现实。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创业者,高校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蜕变为知识的创新者,从教育事业的从业者转变为教育事业的岗位创新创业者。创新创业基地是高校师生开展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重要实践平台。依托大学科技园、科技孵化器、众创(创客)空间、工程训练中心等创新创业基地,高校师生需要主动与企业合作,对接产业行业需求,面向企业实际问题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研发以及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活动。学科竞赛是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实践场,也是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火把的“火种”,高校需要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协同育人,坚持依托创新创业类、人工智能类学科竞赛实践育人。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等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各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引领和促使学生进行“提出问题—产生想法—付出行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反思分享”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扎根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人工智能时代要实现高校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教师不仅是“深度学习的合作者”“课程教学的设计者”,还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优秀的高校教师往往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自觉开展教育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证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高校教师以亲自经历的教育教学活动等为研究对象,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反思,对自己的习惯表现及其依据进行回顾、诊断、监控和调适。[28] 大部分高校教师往往不具备教育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科研素养,且高校普遍缺乏对高校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导致诸多高校教师对教育教学进行规范研究的意识和专业研究的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高校教师有必要系统性阅读教育哲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著作,通过自主学习、科研实践主动建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教育研究能力。高校教师需要扎根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育教学行动与教育教学研究的有机融合,来改善或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高校教师还需要打破学科与专业之间壁垒,将自身的学科与教育学科有机融合,以新颖的视角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并结合自身志趣进行开创性研究,持之以恒的潜心研究往往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甚至创立自己独创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教学理论,为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精准、有效的指导,从而切实提升高等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3.社会服务的引领者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会对产业的形态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也相应地对我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学研用”合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高校主动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充分利用各方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应用环境及资源,实现课程教学、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与推广应用四者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需要借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更为高效的科技转移和成果落地转化,实现学校科技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需求的真正融通,将高校科技创新链、人才培养链和人工智能技术链深度融合,有力促进学校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9] 高校教师是产学研用合作的推动者和主力军。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还需要扎根祖国大地,服务企业创新需求,主动开展应用研究,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科学和技术难题。突破高校产学研用合作资源短缺瓶颈,高校教师有必要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及企业,开发产学研用合作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和落地转化,挖掘校企产学研用合作实践项目。企业实习是高校产学研用合作、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有必要切实改变当前高校企业实习流于形式的现状,引导师生在企业实习中主动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项目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学生知识运用、综合实践的重要实践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高校教师有必要切实改变当前毕业论文(设计)师生重视不够、教师指导不力、学校监控不严、优秀成果不多、理论实践脱节等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回归生活,走向政府企业亲近行业产业,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及企业实际问题或项目,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论文(设计),使高校毕业(论文)设计回归实践育人的教育初心,回归培养学生真学问、真本领的高等教育本分。 五、结论及展望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高校教师,相反,它将支持他们,并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高校老师。[30]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走向服务,高校教师是道德价值的塑造者,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人工智能的应用者,深度学习的合作者,课程教学的设计者,信息资源的整合者,创新创业的践行者,教育科学的研究者,社会服务的引领者。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师生与人工智能“人机共存”,高校师生与人工智能“人机协作”构建创新教学共同体;高校“师生合作”构建深度学习共同体,高校师生与泛在教师“人人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高校师生与人工智能在共教、共学、共创中实现共同生长。 教育是培养人以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育人”的本质将不会改变,高校教师追求自身作为“知识传承的师者、知识创新的学者、知识应用的创者”存在的意义也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生命的重要价值和核心品质。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是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新机遇,在“人机协作共教”“师生合作共学”“人人协同共创”的基础上“立人机之德”,即塑造高校教师自身的品德,塑造高校学生的品德,同时塑造人工智能机器的伦理道德;“立未来之人”,即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校学生与教师;“立师生之业”,即创立高校教师的科研与教学事业,创立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业,创立高校学生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嬗变与坚守,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抉择,亦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高校教师从“师者”嬗变为“学者”“创者”,既要“立人机之德”“立未来之人”“立师生之业”,还要立高校教师之德、立高校教师之魂、立人工智能之心。 参考文献: [1][10][30]李欢冬,樊磊.“可能”与“不可能”: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教育价值的再探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解读之一[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5):38-44. [2][13]蔡曙山,薛小迪.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从认知科学五个层级的理论看人机大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4):145-154. [3]习近平.确保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11-01. [4][29]乔旭.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9-03-09(007). [5][24].教育部印发《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确定人工智能发展任务[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9):4-6. [6]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破译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N].中国教师报,2016-06-08(003). [7]范国睿.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10):69-74. [8]王礼鑫.马克思主义新认识论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威胁人类文明的科技之火[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4):15-19. [9][12]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1):16-28. [11]王洪才.大学创新教学:缘起·现状·趋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6):71-79. [14]龙翔,盛国荣.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76-81. [15]周程,和鸿鹏.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社会挑战[J].人民论坛,2018(2):26-28. [16]罗崇敏.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1):1-5. [17]吴晓如,王政.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与实践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2):5-11. [18]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21. [19]吴秀娟,张浩,倪厂清.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内涵与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12):23-28,33. [20]别敦荣.论高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6(5):28-33. [21]别敦荣.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8:1-12. [22]陆国栋.治理“水课”打造“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3-25. [23]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8):21-29,95. [25]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09(4):3-6. [26]黄瑶,马永红,王铭.知识生产模式Ⅲ促进超学科快速发展的特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6):37-45.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28]张会杰.成为自己教学的研究者: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徑——兼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研究的促进[J].现代大学教育,2014(5):93-99,113. (责任编辑钟嘉仪) 收稿日期:2020-01-12 作者简介:陈鹏,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宜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工程哲学视域下创客工程教育模式研究”(19JY36)、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创客工程教育模式创新研究”(2018YB219)、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工科大学生创客学习经历的调查研究”(JXJG-19-15-11)成果之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