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探究
范文

    刘洪艳

    摘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 结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乐趣 的过程,以此来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此同时, 教师不能沿用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科学、要创 新,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创建更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60

    1.引言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较,其内容不仅更难,所涉及 的数学知识也更多。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够快速的 适应,就会跟不上教学的进程,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久而久之,就会排斥数学课堂。

    2.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概念及特征

    2.1有效性的概念界定

    有效性,从字面理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来实现预期计 划,以时间而论,时间越短,效率越高;以实现的预期计划 来说,效果越好,效率越高。这样也就造成了众多专家对教 学课堂的有效性都持有不同的观念,给予不同的界定概念。

    2.2有效性的特征阐述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要具备 以下几个特征才能成为有效教学。第一,是学生数学知识与 技能的掌握。 “知识”与“技能” ,是学生数学学习“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统一,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学习内容, 也要让学生掌握其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于实践之 中, “学以致用”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第二,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统一。众多数学教学课堂往往只重视 其结果,没有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得”的学习过程, 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 这样学生才会更为有效率、更为有信心地去学习数学。教师 的教学效率也更会有所提升。 第三,教师“教”的情感与 学生“学”的情感统一。“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知识的 传输与反馈,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相互碰撞,因此,教师要重视“教”与“学”的情感,让学生从“别动” 变“主动” ,从“消极”变“积极” ,进而促进教学课堂教学 效率地提升。

    3.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存在问题

    3.1 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

    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快速完成大纲要 求,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课堂中开门见山的展开教学,教 学方式老套、课堂形式单调、缺乏创新,都是灌输式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引起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致,所以学生学习主动性难以改变,课堂教学 也很难有效进行。

    3.2 数学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看重的仍 然是分数,这样的衡量标准与新课改的要求相违背,会在不 经意间给学生心里造成伤害,尤其是数学学习成绩相对落后 的学形,所以这样的评价标准非常不可取。教师在对学生评 价的时候,应该采取更多元的方式,从学生的基础、态度、 过程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3.3 师生关系不融洽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往往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 管教严厉,课堂氛围压抑。学生面对这样的压力也更为紧张, 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困难时,学生因顾虑不敢提问,不懂装懂,表现出课堂教学高效,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继 续严厉管教,变本加厉,恶性循环,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疏远, 产生隔阂。

    3.4 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其能力表现不仅仅是“教”,更主 要的是其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与学生沟通、运用多媒体等, 目前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其课堂的临场应对能力、与学 生机智幽默的应对能力显然不足。如,一些教师面在面对学 生的小动作,低声说话永远是不留情面,大声呵斥,严重挫 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虽然学生课堂搞小动作、低声说话,是 对教师教学的不尊重,但教师对此也要有更为科学、合理的 方法,不是制止学生的行为,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而是要 转化,要反思学生课堂搞小动作、低声说话的原因,进而让 学生能够更为专心致志地听课。

    4.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策略

    4.1 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有正确的认知,学生是有自己思维意识的人,不 是学习机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响应新课改理念的“生 本教育”,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了解并掌握 学生的心里所想,结合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心里特征,有针 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

    4.2 明确教学目的,强化重、难,突显学生的错误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达到良好的 教学目的,就必须对每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标准,教学中的 重点、难点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要善于设计一些易错题 型,突显学生的错误。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有了明确的教 学标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就有了方向,教学效率就会明显 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才会顺利的开展教学,针对重点、难 点内容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重点掌握,以达 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4.3 创新教学方式

    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过程,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如果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有碍 于教学课堂有效性地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教学的固定教学模式,运用多 元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有效课堂的教学。可以 展开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不仅何以活 跃课堂僵化的氛围,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活跃课堂氛围,增 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把数学抽象问题 用更直观的生活问题进行解答,不仅加强了学生数学的学 习,还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还可以开展 分层教学活动,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 情况分层教学,设计不同的例题、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让 学生在逐步学习中共同提高。这种创新教学方式要注重学生 体验数学的过程,更注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因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学生主 动去探索数学知识,不仅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有利 于學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这对于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有 很好地促进作用。

    5.结束语

    数学是初中生必学的基础学科,它是把生活中的问题用 抽象的数学语言呈现出来,用较强的数学逻辑去解释生活问 题的学科。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单 一,造成大多学生认为数学复杂难学,不愿意学习数学,学 习效率不高。越是如此,教师越是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记忆 数学公式,为学生设计大量的练习题,但课堂教学并没有达 到教师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教师并没正确认知“有效性” 的内涵,致使其教学策略也不具备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林维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0(23):8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