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的开展 |
范文 | 包斯琴 摘要:目前在许多保育教师的认知中,还会将幼儿保育工作等同于“保姆”工作。随着幼教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幼儿保育教师已经从以往的保姆角色转变成幼儿成长的引导者。基于这种转变,幼儿保育工作必须要在现有工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总结与创新,保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树立更加全面、科学的工作标准,切实发挥好保教作用,促进幼儿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 保教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64 在实现保教结合的过程中,幼儿园首先应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作评价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何为保育观念,让保育人员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则是要让保育人员也能掌握更多的保育技能,让其在对幼儿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游戏保育。这样既可以实现保育工作的价值,也能让保教结合的观念逐步深入到幼儿园的发展中。在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表中可以發现幼儿的生活规律,也可以知道保育人员的工作范围。因此,对于其工作指标的构建应更为明确。 一、幼儿保育工作实践创新的几点思考 1.不断加强保育队伍建设 保育工作的核心角色——保育教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和其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直接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质量。针对当前的工作实际,要提高保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科学、完善、系统的招聘、管理、退出制度 不断加强保育教师队伍规范化管理,从招聘源头把关,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加强全程、全时、全员管理,注重建立和推广保育工作的程序、标准和制度,让主观的工作对应客观的评价要求,将责任和职能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探索建立基于劳动合同基础上的全程退出机制,及时调整保育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和工作主动性。 (2)建立符合岗位发展需要的培训机制 坚持“先培训再上岗,先有能力再有岗位”,切实抓好保育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积极推行保育教研、参观见习、研讨交流等制度,加强培训,支持教师持续学习。 (3)注重提升教师的岗位荣誉感 由于岗位特殊,保育教师大多为临时聘用人员,学历、能力大多处于弱势地位。部分保育教师往往低估了自身的岗位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处于从属、被动地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身岗位作用的发挥。为此,幼儿园要注重加强对保育教师的教育引导,让他们了解自身岗位的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保育教师的岗位荣誉感,让保育教师有地位、有信心、有激情,切实提升工作效能。 二、基于保教结合理念下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对策 1.创新保育观念 保教结构理念实施的过程中,创新保育观念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首先,幼儿园要帮助保育人员形成正确的保育观念,并将其理念落实到工作过程中。对于保育人员而言,转变传统的保育观念势必会遇到重重困难,对于其困难的克服,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辅助,要能配合保育人员完成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保育人员自身也要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自己的育儿能力,积极配合教师工作,并与之相结合。其次,保育人员要能主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与其他保育人员加强互动交流,让自己吸收更优质的保育理念和方法,以便于转变自己的保育观念,而且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保育人员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对保育人员进行培训时,可以采用专家培训、外出访问、与教师互动等方式,进而拓宽保育人员学习的途径。 2.规范保育管理,全方位保障幼儿的健康发展。 (1)践行制度标准化,强化基础管理: 我们要把好幼儿入园晨检关,做好晨检各项工作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引下,重视幼儿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例如,保教结合共研自助餐点,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能力与习惯;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确保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根据不同年龄开展与其相适应的体格锻炼与健康课程;采取网格化管理,规范清洁消毒工作,进一步提高园所卫生管理,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2)践行操作标准化,规范日常管理: 为了落实和推进标准化管理,分管园长和保育组长要围绕保育目标和具体可行的管理行为,细化操作性强的流程和细则,让保育员熟知,并不间断进行练兵活动和督察活动,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 (3)践行评价标准化,促进优质服务: 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促进保育工作的有效管理,从师德修养、遵守制度、卫生消毒、生活管理、配合教学等方面,细化岗位考核细则,采取自评和园评相结合的方法,对保育工作进行量化得分,整体提高保育工作质量。 4.细化食堂管理,确保幼儿膳食营养均衡 (1)进一步落实食堂“五常法”,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细化标识,培养习惯。 (2)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膳食,规范验菜制度,每日抓好厨房食品来源的登记、验收,签好发票单,严把关口。 (3)成立膳食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为提升幼儿的膳食水平出谋划策。 总而言之,幼儿园在开展保育工作的过程中要确定具体的保教要求,要能引导保育人员自主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其根据相关的保教标准,结合保教要求,创新保育工作的方法,幼儿园也要定期对保育人员的能力进行考核,对其做出相应的工作评价。这样既可以让保育人员发现自己的问题,也能完善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评价指标的建立。在此过程中,幼儿园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完善评价指标,以便于日后对指标的改进。只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才能在开展保教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从而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实现保教结合。 参考文献 [1] 贺红芳. 幼儿园保教质量监测标准的研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 汪春芬. 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途径和方法[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 000(025):86-86. [3] 郭宗莉. 管理就是服务——以服务理念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2):33-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