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契机 新挑战 新实践
范文

    

    

    【内容提要】2015年以来,新媒体进一步深度嵌入我国社会经济和民生生活,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成为媒体深化融合新引擎,互联网平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互联网巨头向传统媒体渗透,政务新媒体向社群化发展,网络舆论影响政府决策和中国政治进程,中国新媒体战略传播力量在全球传播变局中凸显。新媒体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全球网络空间犯罪日益突出,新媒体版权保护亟待管理,大数据中的用户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亟待规范。

    【关键词】新媒体 “互联网+” 媒体融合 互联网治理 新媒体产业

    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变化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与数字媒体的迅速普及,新的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线性、单一的社会结构和形态。作为新兴的舆论场,新媒体对政治生活、社会治理、企业经营、人际关系等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影响中国当今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5年,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政策推动,为中国媒体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通过新技术、新理念、新形态、新模式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并促进产业活力的焕发。移动社交网络应用普及,大数据拓展加速,以云计算、H5等新技术为创新的新闻客户端表现更具个性化,跨行业合作创造新机遇,“中央厨房”、多端互动成为热点……

    这一年,我国大力推动网络和信息化事业发展,截至2015年底,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6.20亿,网站423万家,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保有量全球第一,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提升至90.1% ,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网络经济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①,互联网新媒体日益成为各行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

    一、我国互联网已深度嵌入到社会民生经济各层面

    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使用率均在80%以上。由于移动端即时、便捷的特性更好地契合了网民的信息需求,伴随着手机网民的快速增长,移动商务类应用成为拉动网络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②,互联网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民生生活的基础设施。

    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掀起了用户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迁徙的浪潮。根据路透社发布的《2015路透社数字新闻报告》,在其所调查的12个国家中,平均每周使用智能手机获取新闻的用户达到46%,在一年内上涨了10%③。

    2015年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2097亿,同比增长36.1%,占中国广告市场份额近50%④,其中,移动广告是我国互联网广告增幅最快的,移动广告的市场规模增长80%,达到147.7亿美元。网络广告、在线视频、在线教育、泛娱乐、社交网络、互联网金融、在线医疗、智能硬件、电商与O2O、二手车电商&在线养护和在线旅游成为2015年中国互联网年度热点应用⑤。

    总体来看,2015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深度嵌入到我国社会经济和民生生活之中,对各行业产生了更加深刻的革命性影响。

    二、互联网平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5年,互联网平台经济飞速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现象上看,互联网平台已形成巨大经济规模,展现出极强的拉动就业能力,促进了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经济,接连出台政策推动其快速、健康发展。从作用上看,互联网平台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革新了商业组织模式,大幅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发展平台经济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电商、APP商店、租房、打车、p2p网贷等各类型互联网平台大量涌现。互联网平台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形成了连接多个参与方的虚拟空间,成为提供交易撮合、信息汇聚和能力开放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中介⑥。互联网平台通过吸引参与方之间产生信息交换或物品、服务交易,而收取佣金或开展增值服务。平台经济的这种商业模式已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稳健增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对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颠覆性影响,推动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力地驱动经济增长,成为备受瞩目的经济、社会现象。互联网经济总量在近20年经历了爆炸式增长。据“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的《2015年互联网趋势报告》,1995年前15大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总和为170亿美元,而2015年则达到了2.4万亿美元。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和京东在内,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均基于平台模式运营。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全球分享经济公司的营收目前约为150亿美元,而到2025年将增长至3350亿美元。

    三、“两微一端”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正在形成

    移动互联网对新闻业的影响日渐深远,技术演进和民众媒介消费习惯的改变,不仅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流程,同时改变了新闻语言、叙事、理念。微信、微博和客户端正成为新媒体传播尤其是移动媒体传播的新模式。如何做好移动化、社交化和视觉化正成为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视觉化的特征,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为主体的“两微一端”成为中央和地方传统媒体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趋势,向新媒体进军的主要手段,也成为各媒体类门户、资讯网站和平台的紧跟时代大潮,进一步开拓发展的契机。微博微信普及率高,用户端蓬勃发展。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8月,经认证的媒体类微博为26259个左右,其中传统媒体微博17323个。传统媒体微博中,报纸类3571个,约占21%;电视类7312个,约占42%;电台类3002个,约占17%;杂志类3359个,约占19%;通讯社类79个,约占1%⑦。媒体类微博已经形成大规模的集群。

    据最新《微信数据化报告》,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账号已超1000万,其中泛媒体类公众号比例最高,超过1/4⑧。数量众多的媒体公号发挥着巨大的传播力。新媒体指数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每周WCI(微信传播力指数)排名前1000的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文章212万余篇,总阅读量超过814亿人次,点赞总数达到5.1亿次⑨。

    继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上线后,2015年广东“并读新闻”(4月15日)、北京“无界新闻”(9月16日)、武汉“九派新闻”(9月23日)和重庆“上游新闻”(11月18日)也接续上线,形成了“东澎湃、西上游、南并读、北无界、中九派”的新闻客户端局面。

    四、全球网络空间犯罪日益突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间,网络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在复杂的全球网络安全形势下,网络犯罪呈现出组织化、规模化、跨国化、移动社交化趋势。全球范围内国际协作、联合打击网络空间犯罪的模式基本形成。我国也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并启动各类专项治理行动,打击网络空间犯罪。

    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球各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2015年,英国因网络犯罪而蒙受210亿英镑的损失,网络犯罪数量较2014年飙升了20%,接近2/3的企业对于政府处理网络犯罪的执法能力感到担忧。据保险经纪公司Lloyds预测,网络犯罪每年让全球企业损失4000亿美元,其中,金融业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对象。

    网络犯罪不仅侵害个人、企业等主体利益,也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一方面,网络犯罪波及的影响面越来越广,潜在的网络漏洞与安全威胁几乎覆盖所有连接互联网的用户。另一方面,非法倒卖信息、通过网络贩卖违禁品等网络犯罪行为已经严重扰乱社会治安。2015年,P2P平台欺诈、非法吸存等事件频频曝光,网贷平台诈骗成为一种新型网络犯罪暴露在公众面前。至2015年11月底,互联网金融领域问题平台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15.7万人,涉及贷款余额为82.7亿元。2016年1月,e租宝涉嫌非法吸存近400亿元,牵涉投资人近80万人。

    跨境网络犯罪现象越来越普遍,网络犯罪形式不断翻新,治理难度日益加大。打击网络犯罪需要国际联合,实现线索共享、信息共通。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也是打击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随着跨国、跨境网络犯罪案件日趋频繁,共享资源、联合打击网络空间犯罪已成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新常态。德、法等国已在打击网络犯罪交易平台、网络恐怖主义等方面建立了跨国合作。目前,我国已与美、英、澳、韩以及港澳台等70余国家和地区建立联合治理机制,与美、英等多国政府签署网络犯罪治理相关协议、文件,重点打击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商业窃密等违法犯罪行为,并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网络赌博以及互联网应急响应机制等领域建立合作机制。

    五、“互联网+”成为媒体深化融合新引擎

    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10月,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激发新技术环境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商业产业模式,成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就传媒而言,这意味着借助于互联网向传统媒体产业输出优势功能,在生产、互动、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互联网思维,推动产业升级,从组织建构、生产模式、产品流通、产业体系等各方面全方位实现融合发展的创新变革。

    “互联网+”计划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要途径,通过互联网可以激发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升传统媒体业的业务水平,促进传统媒体业整体业态升级{10}。2015年,我国传统媒体顺应新环境,积极探索发展规律,“互联网+”融合实践创新变革有声有色,经济“双引擎”之下的传媒产业新常态正在形成。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传统媒体,大胆探索“中央厨房”“全媒体平台”“智慧融媒体”等,主导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目前,人民日报社已拥有44家网站、118个微博机构帐号、142个微信公共帐号和31个手机客户端,用户总计扩展到3亿。正在推动用户的全方位覆盖、传播的全天候延伸和服务的多领域拓展。新华社客户端总下载量超过6500万,新华新版网络通过集成文字图片、视音频等多种形式,聚焦发生在全球各地的重大新闻,以多媒体形态立体化表达为网民推出全新沉浸式体验。中央电视台新闻微博、微信、微视频及客户端“三微一端”用户达到2.3亿,央视网月度独立访问用户5.15亿。

    六、报业新媒体新三板纷纷挂牌

    媒体融合是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完善的资金链能为媒体转型与融合提供强力保障。2015年,一些传统媒体选择多元化战略,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借助新媒体资源整合重组、投资收购、融资上市,拓宽募集资本渠道,完善资金链。

    传统报业集团借助新媒体转型产品或机构积极进军资本市场。2015年1月,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华媒控股”在深圳交易所上市;6月,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公司“北国传媒”在新三板正式挂牌;7月,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所属的“大江传媒”与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新媒体公司“北国传媒”在新三板上市;10月,由天津广播电视台、《今晚报》、《天津日报》共同组建的天津北方网新媒体集团登陆新三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已正式挂牌新三板上市的报业新媒体企业包括:舜网传媒(430658)、荆楚网(830836)、龙虎网(831599)、北国传媒(832647)、大江传媒(833072)等5家。报业新媒体在新三板上市大有加速的趋势,但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报业新媒体进入新三板市场的时间比较晚;从隶属关系来看,省级报业集团3家、市级报业集团2家,说明省级报业集团在推动整合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除了报业新媒体外,2015年,广电传媒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发展也较为显著。2015年6月,湖南广电旗下新媒体芒果TV完成A轮融资,估值超70亿,并完成对国内最大音频原创内容平台荔枝FM的投资,推动广播与互联网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虚拟现实(VR)、数据可视化、WIFI等技术应用不断渗透到新闻宣传和产业经营中,可以预计在未来两三年,新三板市场由于其定位清晰准确、交易制度简便、挂牌成本较低等优势,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传媒新媒体登陆新三板市场,力图通过资本市场壮大传媒的力量。

    七、政务新媒体向社群化发展

    2015年,政务新媒体总体上沿着覆盖式增长的方向发展,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务微博增速趋平,进入务实运营期;政务微信仍处账号快速增长期,同时兴起用户社群化倾向,为政务新媒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政务微博账号增速趋平,完成矩阵式后进入激发活性的务实运营期。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数量达152390个,而全国政务微博账号一共近28万,新浪政务微博占比超过50%。

    从图1-1可以看到,2011-2015这5年间新浪政务微博账号数量逐年增加,增长较快,至2015年,政务微博总体仍然延续前几年的增长势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在账号增速趋平过程中,目前我国政务微博的铺设式覆盖,继续沿着纵、横两向及中央、省、市三级常规矩阵构架进行。“纵向”方面,继共青团、法院、气象等3个系统实现中央与省级机构微博矩阵全覆盖后,2015年2月28日,公安部消防局携31个省级和地市级公安消防部门开通新浪微博,形成三级机构矩阵,以“一键关注”实现消防系统的“纵向到底”,其微博粉丝总数达1600余万。“横向”方面,大多以省级机构官方微博为龙头组建,形成省、厅、市三级不同职能部门间的政务微博系统。这种省级龙头的“横向”微博矩阵铺设比中央级龙头的“纵向”微博矩阵铺设范围更广,进程更快,应该说前者目前已基本完成。

    在作矩阵式铺设、成为全国最大政务信息发布新媒体平台之后,政务微博进入务实运营期,即着力于服务社会民生和政务信息公开、切实提升应用水平,提高账号活性:全国政务微博全年总发博约2.5亿条、总阅读量超过1117亿的“全景图”、千万粉丝超级账号“国家队”与“地方队”同时崛起的“格局图”,及账号传播力、互动力的突出表现,都是政务微博进入活性激发的务实运营期之例证。

    政务微信仍处增量覆盖期,用户社群化建设兴起。微信账号增长方面,截至2015年8月底,政务民生微信公众号获翻倍增长,达83641个。至2015年12月,政务微信公号逾10万。

    图1-2表明,政务微信从2013年兴起以来一路高速增长,3年间涨幅分别为923.1%和144.4%,2015年仍然保持翻倍的增速。

    政务微信的覆盖情况,可从腾讯出品的2015年微信政务白皮书窥见一斑: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都拥有了政务微信公号,各层级的政务微信覆盖率情况则为:约40%的部委政府(至2015年8月)、45.3%的省级部门、50%的县乡级机构开通了微信公号;以政务公号总量领跑全国的杭州市,其地级行政部门拥有率为 60.0%,下辖乡级账号占比超过1/3(至2015年12月)。这就是说,从中央部委至基层县乡,各级政务微信目前的普及率平均在30%~60%之间,政务微信已经形成广范围、多层级的发展之势。

    在覆盖式增量过程中,政务微信开始探索“政务+社交”的新路子。少数粉丝规模巨大的政务微信号开始建立微信群,逐渐朝政务社群化方向发展。如国资委的“意见对话群”,由国资委负责人主持维护,拉入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对话,中纪委自建微信群也可快速与媒体零距离交流。除部委、省市级外,基层政务微信社群也开始兴建起来,基层县区公安局邀请辖区居民建立不同主题微信群,排解纠纷、通报典型案例。而“朝阳群众”这一政务网红,则成为首都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平安北京”解读中国特色的群防群治政策,发布“朝阳群众”和首都警方携手亮相晒恩爱的卡通形象,更令人莞尔。这种种迹象表明,政务社群化开始兴起。

    八、互联网巨头向传统媒体渗透

    以BAT为标志的互联网公司,加大对传统媒体业务的渗透融入,影响着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格局。这些巨头公司与影响力强大的媒体机构、管理机构合作,推进新技术融合采纳,拓展发挥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

    2015年,以阿里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加快了整合传统媒体甚至大传媒业的“互联网+媒体”传媒转型之道。作为互联网BAT三大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集团,对传媒业包括传统媒体进行了较为密集的倒整合的一系列参股投资行为:2015年5月,投资北青社区报;6月,投资12亿元成为第一财经传媒的第二大股东;10月,联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华西都市报》成立“封面传媒”;12月,收购东南亚最重要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

    阿里巴巴之前的业务离媒体最远,但其布局媒体却最深和最广。而本身就是巨型媒体的腾讯也采取各种方式投资传统媒体。一是借助自身庞大的用户基础,积极实施区域化媒体合作战略,与当地媒体合作的大渝网、大粤网、大申网、大楚网、大浙网、大辽网、大苏网、大燕网都由腾讯控股,其本质是腾讯基于从网尽天下事到网尽身边的需要而对当地传统媒体资源的延伸和整合;二是腾讯除了入股财新之外,还间接参股了《成都商报》及其旗下的《每日经济新闻》。此外,百度、奇虎360和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媒体。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1月

    {2}资源来源: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j.news.163.com/

    docs/99/2015072401/AV8FSSH

    19001SSH2.htm

    {3}《路透社:2015年数字新闻报告完整版》,http://www.useit.com.cn/thread-10116-1

    -1.html

    {4}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互联网年度热点洞察报告》,

    2016年01月13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

    428979.html

    {5}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互联网年度热点洞察报告》,2016年01月13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

    428979.html

    {6}王思博、陈才:《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网站

    {7}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两微一端”的点与面》,2015年12月22日,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5/epaper/d6167/

    d6b/201512/63351.html

    {8}腾讯企鹅智酷:《微信数据化报告》,2016年3月21日,http://b2b.toocle.com/detail

    ——6319893.html

    {9}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两微一端”的点与面》,2015年12月22日,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5/epaper/d6167/d6b/201512/63351.html

    {10}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徐 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