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核心素养观念下高效课堂的构建以《正弦定理》为例 |
范文 | 杜静生 崔泽建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提升中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话题,课堂作为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应由双方相互学习推动彼此进步.本文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笔者以“正弦定理”为课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正弦定理 一、引 言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实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掌舵人”.为了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当紧扣时代主题,提升教育理念,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和氛围.这需要教师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 二、數学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直观想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六个方面,掌握六大素养是人适应现代信息和知识社会的需要.核心素养不能简单地概括为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某种能力,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主动性,使学生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发现、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三、核心素养观念下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需要制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讲授的知识内容,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的拟定等.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中起指导作用,教师应意识到教学目标的合理制订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明确教学目标能够让青年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只有教师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二)因材施教 学生走进课堂是带着以往的认知背景的,学生不是一张等待绘画的白纸.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而在班级授课中,教师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性,即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一节课内理解教师所教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后对部分学生的疑惑进行答疑,找出学生认知上的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学习更多高质量的授课经验.教师需要将科技合理应用到课堂中,转变教学中传统的“教师一直写”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更好地展现知识发生过程,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几何画板能够清晰地呈现几何体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许多较为抽象的几何概念.利用幻灯片逐步展现解题过程,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在课堂中的板书书写量,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对知识点或者步骤进行观察和分析. (四)设置分层作业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水平的前置知识和学习能力,因此,必然存在全班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程度不一的情况.所以,教师在课后对学生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形式,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四、正弦定理教学课例 (一)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在学生学习了正弦定理之后及时加以练习,可以加深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存在哪些偏差,以便在课堂上及时进行纠正,防止不良习惯的形成. 五、总 结 数学核心素养是面向全体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将素养蕴含于知识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态度,有已有的认知水平,数学核心素养涉及数学的各个方面,贯串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教师需要从课堂出发认真分析教材、合理安排课堂环节,不断地提高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提升课堂效率需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真正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宋玉艳.数学核心素养内涵与培育路径[J].江西教育C,2020(30):68. [3]任念兵,汪健.立足整体观 研读新教材: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内容解读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2020(09):7-11. [4]杜仙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正弦定理”的教学为例[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9(11):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