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观点、方法、言论或缺点来反驳、攻击对方。《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yǐ zǐ zhī máo , gōng zǐ zhī dùn矛、盾是古代两种兵器,矛用于进攻,盾用于防御。据《韩非子·难一》载,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赞誉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刺不进。又称赞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剌得进。有人问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他无言以对。后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等来反驳对方。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的关系》:“所以他在个别方面,用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对于马罗达斯所引各处的凭据,从实例上驳他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