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改进中职学校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范文

    吕福海

    [摘? ? ? ? ? ?要]?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重点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但因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畏惧感,感觉难以驾驭,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技能。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能,成为数据库应用基础课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 ? 键? ?词]? 中职;数据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1-0184-02

    一、现状分析

    (一)课程现状

    数据库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数据库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影视制作、Flash、Photoshop等课程时,这些科目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例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后有所收获并能学以致用。但他们学习数据库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却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数据库课程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课程中函数、命令部分有大量英语单词,数据运算中涉及数学中的内容,程序设计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中职生文化基础课普通较差,缺乏逻辑思维,这些都增加了数据库课程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现状

    中职生入校门槛低,文化课基础薄弱,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低,存在厌学情绪。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低,学习中缺乏自信。而数据库课程理论较多,涉及数学、英语方面的知识,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都是中职学生的弱项。

    (三)教学现状

    目前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是我省计算机专业三校生高考的专业课之一,而三校生高考为卷面测试,只能考查理论知识,无法测试上机实际操作能力,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上机实践,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打击了喜爱动手实践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毕业后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求。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上课开小差、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中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学方法单一,“填鸭式”教学比较普遍,学生不知道怎么运用知识。

    二、改进策略

    (一)改变考核方式,将单一的笔试改为笔试和机试的综合考试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实用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也更喜欢上机操作,在学习中要分配较多的时间去上机操作,但因学生在毕业时要参加理论考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这样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兼顾理论与操作两方面的学习,考试也可以由笔试和机试组成,教师设定两部分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另外,在一、二年级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可以侧重操作方面,三年级集中复习阶段可以侧重理论知识以满足备考的需要,在复习中也可以用之前上机操作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操相结合。

    (二)做到学有所用,及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可以用数据库方法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将抽象问题用数据库理论去解决。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做社会调查,发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数据库的例子,结合周围的实际事物来理解课堂内容,并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班级成绩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锻炼学生制作小型程序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安排在机房进行互动式教学效果更好,对每一节的案例,先由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步骤在电脑上操作,操作过程中遇到疑难的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指导。操作完成后,教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利用电子教室软件通过演示进行纠正。

    在本课程中,程序设计部分是难点,教师在讲解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时,可以录制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每堂课结束后,教師可以针对当天所学内容,设计一些试题,上传到教学平台,供学生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在线上进行点评,将点评内容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既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四)利用小组学习,丰富学习形式

    教师的教学是有限的,必须提供机会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为此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组时根据学习能力高低搭配、性格互补、男女搭配等原则进行,每个小组的成员要相对稳定,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课堂上,完成每小节的任务时小组内学生可以相互帮助;遇到问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帮助学习能力低的学生。教师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让组内学生互相检查,课后作业中不会做的题也可以先在小组内帮助解决。教师对各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点评。这样既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后期项目设计阶段的团队合作。

    (五)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以本学期完成一个设计项目为总的任务,将该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分配到各章节。到学期末,将各章节任务中完成的功能模块组合到一起,运行调试后完成设计项目。如以设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为例,在学习数据库和表这一章时,通过学习,将该项目中用到的各种数据库和表都建立起来;查询与视图章节,则完成项目中的查询功能;报表章节,设计完成报表设计与打印功能;结构化程序设计章节,完成各程序模块的编写;面向程序设计章节,完成项目的界面设计和各模块的整合、调试运行。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通过模仿、观察、实验、类比,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后,要及时进行经验交流、展示、讨论并点评,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反馈和评价,并进行深化和提炼。这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当堂课任务完成后,教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并对各小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六)创建课外兴趣小组,初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选拔一些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开发学校使用的一些信息管理系统,如评教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德育成绩管理系统等。虽然系统不成熟、不完善,可能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但通过日积月累的改进,最终能设计开发一些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信息管理系统。

    (七)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

    在平时教学中,除了教师讲授专业知识之外,可以适当增加企业寻访,工学结合,专业讲座等形式,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联系,构造起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见识到企业使用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突出计算机领域的新工艺。新工艺让学生不仅接触到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要能够“走出去”,参与企业的业务,即便是从小事做起,也能切实锻炼到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总结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文化基础课水平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中职生来说,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为了寻求突破,可以改变考试形式,采取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库思维;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线上、线下学习,及时解答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师生互动;利用小组学习变教师教为学生之间的互教,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將学习过程变为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增强学生参与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些学习“拔尖”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兴趣小组开发设计信息管理系统,树立职业感。

    参考文献:

    [1]莫洁美.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校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万延芝.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模式[J].科技与管理,2011(2).

    [3]姚泽元.中职学校VFP数据库项目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8(3).

    ◎编辑 王海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