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❶代称天地。明宋濂《燕书四十首序》:“玄黄之间,事变无垠。” ❷借指战乱。清春梦生《维新梦》: “玄黄世界群龙舞,黑白棋枰万马腾。” ❸借指血。清李渔《奈何天·掳俊》: “涂肝分脑,杀出玄黄路一条。” ●《易·坤》: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上六:《易》爻题。疑: 通 “拟” ,比。嫌: 疑,比。杂: 五色相混。“上六” 爻辞以为,邪恶与正义相争斗,其结果是两败俱伤。故用龙交战于野外,流着黑黄色的血来象征。天是黑色,地是黄色,阴阳相争,所以流出黑黄之血。 玄黄
玄黄《诗·周南·卷耳》:“我马玄黄。”朱熹《诗集传》:“玄黄,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闻一多《诗经通义》:“眼花亦谓之玄黄。”蔡邕《述行赋》: “我马虺隤以玄黄。”——我的马腿发软马毛发黄。
玄黄❶ 指天地。扬雄《剧秦美新》:“~剖判,上下相呕。” ❷ 生病的样子。《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
【玄黄】天地的代称。《易·坤·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玄黄xuán huáng黄帝。《九思·守志》:“谒玄黄兮纳贽。”佚名注:“玄黄,中央之帝也。”而据中国传统的神话观念,五帝之中正是黄帝居于东西南北之中央位置。或以为指天地之神。汤炳正今注:“玄黄,天地之神。《易·文言》云‘天玄而地黄’,故此以玄黄为天地之神。”
玄黄xuán huáng天地的颜色。比喻外表,非本质的东西。晋·道恒《释驳论》:“自非一举顿诣体备圆足,其间何能不有小失?且当录其真素,略举玄黄。安浑举一概,元复甄别?”《世说新语·轻诋》:“谢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俊逸。” 各种颜色的丝织物
各种颜色的丝织物白色丝织物:霜罗 赤色帛:缙 赤色的缯:綪 青黑色的缯:鷖 青白色的丝织品:缥 淡黄色的丝织品:麹尘罗 浅黄或淡清色的帛:缃缥 彩色的丝织物:彩 玄黄 彩色的缯帛:繻 缯彩 红色的轻软丝织品:红罗 橘红色的丝织物:缇 杂色的丝织品:杂彩
气体名称
气体名称氧 氯(氯气) 氚 氕 氪氡 氟 氢 氮 录 亚 克 冬氖(氖气) 氙 气体或某些固体变成的气体:汽 混合气体:烷(~烃;甲~) 有臭味的气体:殠 臭(臭气) 腐气 从肛门排出的臭气:屁(臭屁;放~) 残留的臭气:余臭 遗留的秽物臭气:余秽 植物腐烂生成的气体:沼气 尘俗之气:浊气 雰浊 蒸腾的气体:饙馏 有毒的气体:毒气 地中之气:地气 天地未分时的混浊之气:玄元 自然界的元气:玄气 天地混沌之气:玄黄 自然之气迷蒙混沌:鸿混 自然之气混混茫茫的样子:溟涬 涬溟 迷蒙溟涬:鸿涬 气很盛:气盛 毒气炽盛:毒炽 (没有一定状态、没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的物体:气体)
另见:风 流动 呼吸 气味 充满 云
宇宙
宇宙宇(环宇;灵宇) 寰 太虚 大化大造 大块 大包 灵虚 紫宙 区宙 佛教指宇宙:世界(大千世界) 天地,宇宙:大宅 浩虚 精神性的宇宙主体:玄 辽阔混沌的宇宙:洪蒙 天和地:天地 天壤 空壤 云壤 穹壤穹只 穹厚 干坤 堪舆 混舆 两仪 参两 玄黄 玄域 覆载 太极 洪炉 冥钧 明幽 圆方 混元 浑元 元化 造化 光岳 生三 阴阳 电露 六合(~之内)高厚 日月 鸿钅卢 穹穹厚厚 天和地交界的地方:天边 天际 天极 天地之间:间维 霄宇 大宇 天和地,天地之间:霄壤 整个天地间:周天(~寒彻) 整个天地:九天九地 九地九天 九天九渊 天地万物:天壳海盖 天地四方:元幽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太空(外太空) 宇宙空间 (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宇宙)
另见:星体 广阔
颜色
颜色颜(~料) 色(色彩;~调;美~) 玄黄 风采 颜色和光泽:色泽 颜色调和:洽色 色纯正而润泽:贞润 颜色等深、浓:顽 颜色鲜艳:花哨 花梢 颜色鲜艳纷繁:花花绿绿 颜色丰富多彩:花红紫绿 颜色像云彩一样绚丽华美:云蔚 颜色不鲜艳:暗淡 灰溜溜 杂有别的颜色:斑驳 颜色斑驳:驳落 颜色过分错杂:花不棱登 花里胡哨 色驳杂而形怪异:尨奇 颜色改变:改色 变色 颜色逐渐减退变淡:退色 褪色 脱色捎色 走色 颜色变坏:黦颜 没有颜色:无色 失去颜色:消褪 失去了光亮和色彩:黯然失色 失色惨淡的样子:黯尔 颜色脱落:掉色
另见:涂抹 深浅 花纹 装饰 绘画 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