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习惯的培养对策
范文

    张静

    摘要:课程的进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转变教学的理念和角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小学高段数学的学习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传统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尤其是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小学数学高段学习的重要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提问习惯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230

    一、小学数学高年级学习现状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数学,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热情,创新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课堂形式简单,学生缺乏兴趣。现阶段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前会按照要去精心的设计课程,认真准备,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正常的流程合理,按照规则框定教学模式,不仅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疲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学生已经熟悉了教师教学模式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疲惫的心理。

    教学要求单一,学生缺乏参与性。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高段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误区中,经常担心是否遗漏了内容,这节课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关注优秀的学生,对调皮的学生缺乏管教。据调查,目前小学数学学习主要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主要以传统的单一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的重点是注重教材的使用,倒逼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教师问题难易没有把控好。进入小学数学中段的学习后,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要求学生进行计算,还要求学生能够发挥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学问题能够“一题多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但是没有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很难的问题,学生很难回答,或者对问题进行发问;对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思考问题,这样教师很难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習惯的培养对策

    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感、直观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和知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情境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小学数学的实用性很强,一般而言学生所用的基本数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初中高,甚至大学的数学的学习更多的是倾向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展现情景,从生活中选取经典的教学场景,学生作为观察的客体,教师用语言或者视频向学生描绘,将其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增加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直观认识。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知识的时候,学生已经简单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概念的认识,但是组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哪些元素嘞?教师将问题提出,由学生根据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教师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个实验:

    这是一端相连但能转动的两根木棒,一根长15厘米的a棒,一根长10厘米b棒。另外,这里还有三根长度不同的木棒,黄棒长15厘米,白棒长10厘米,黑棒长60厘米。现在需要学生制作一个三脚架,使每个端点连接在一起,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合,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问,“为什么白帮不能和a、b棒组合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组合是需要条件的?是需要什么条件的?”之后要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针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难,学生发现,白棒和黑棒都不合适,只有黄棒合适。

    学生很快就能建立一个印象,要想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则三个边的长度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某一边过长或过短都不行。教师在这个时候引出课题内容,并且对勇于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学生从而能够获得“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及“a+b>c,b+c>a,c+a>b”的数学表达式

    引导学生表达问题

    小学高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之前学习的影响,很容易形成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很多小学生很喜欢表现自我,表现自己,但是还是有多学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全体的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问题,要敢问会问,学会追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会问,是指对问题的提出,很多学生的想法天马行空,教师很多时候也很难回答,高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意识,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教师要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

    结语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习惯的培养对策,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做到举一反三,加强对数学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黎萍.小学高学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26):15-16.

    [2]赵文琦.浅析小学高段学生数学提问习惯和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77):46-47.

    [3]曾艳梅.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J].新智慧,2020(07):7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