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政治妥协史论
范文

    冲突是政治的常态,而“妥协是政治的灵魂”。政治世界中的妥协,是指有潜在或直接利益冲突的不同政治主体,为避免直接对抗产生两输结果,以谈判协商形式作出让步以求矛盾争端得以解决的活动。政治妥协是人类理性逐渐成长并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政治精细化、技术化的客观产物,同时又反过来提升政治系统和执政手段的文明程度,是一种自觉的趋利避害,也是对刚性制度的有益补充与调适。

    “没有一项政治制度可以满足所有人的愿望,面对不可避免的冲突,人类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暴力,要么妥协”(布坎南语)。妥协精神不仅是构建社会调解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民主政制得以稳健运行的必要保障,更是维系多元社会“和而不同、并行不悖”的核心灵魂。尤其是妥协文化中蕴含的“折衷互利”思想,对处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多元多变、阶层群体隔阂矛盾有所加大的中国当下来说,无疑具有重大而又紧要的现实意义。

    必须指出,妥协精神并非是各种政治实用主义的翻版,也不是在无法达成最优目标情况下,为避免反对势力的联合结盟,采取策略上的满足与分化,更不是那种罔顾原则、贪图眼前微利的功利主义。妥协精神的核心是理性共识与合作精神,是对规则与权利的敬畏与尊重,是对暴力伤害的自觉警惕与回避。真正有价值、值得复制推广的妥协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底线共识基础上。若不如此,便不具备价值层面的正当性。列宁就曾指出,“政治妥协要求冲突双方必须具有基本价值层面的坚守,如果放弃了这种坚守,政治妥协就没有任何意义,就彻底沦为无谓的迁就、背叛甚至投降”。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精研史实,洞察现实,不难发现,政治的艺术性往往取决于它的妥协程度与技巧。例如,对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思辨探讨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的根本主线,而西方国家尤其是民选国家的政治实践恰恰是妥协制度文化的生动展现。我们虽然有与西方文明完全不同的基因血脉,制度模式与治理风格也迥然不同,但在具体施政过程中,对妥协规则、功能与价值的体认却并无二样。

    因此,合理适度地借鉴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妥协思想,并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有利于丰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路、治理方法和政治技艺。我们遴选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组织本期“政治妥协史论”专题策划,其初衷和目的也正在于此,在此向读者和研究者郑重推荐。

    ——《学术前沿》编者

    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政治制度和规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政治妥协在解决政治分歧、对立和冲突的时候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政治制度是机器的齿轮的话,那么政治妥协则像是齿轮的润滑油,使政治制度能够良好运转而不致于崩溃。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政治妥协在人类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政治离不开妥协;但政治不全是妥协,妥协是有条件的,妥协是讲技巧的,妥协也是有底线的,政治是妥协与原则相平衡的艺术。

    ——程同顺

    在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激变时代,执政党被理所当然地赋予了更多的执政空间与政治责任,并在社会矛盾冲突甚至个案政治事件中,有充分的理由与合法性采取权衡判断,相机处置,这种对原则与底线的坚守与调整,一方面需要极其深邃的政治智慧和极其伟大的政治人格,另一方面更需要极其深厚的法理修养与法治精神。

    ——陶 庆

    中国历史传统很复杂,既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也有“中庸之道”、“和为贵”、“求同存异”。当今中国复杂的局势下,既要善于斗争,也要善于妥协。尤其是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凝聚社会共识,就要懂得妥协、学会妥协,多听对方的意见,多理解对方,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陶文昭

    普京执政以来的治理举措,诠释了政治妥协的精粹,就是政治的艺术体现为在必要与可能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与此同时,他也用足了宪法和宪法性联邦法律赋予总统的权力,将总统权力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不违背宪法,却游走于法律规范边缘。这种决断与妥协的政治艺术被普京运用得淋漓尽致,而且政治效果明显。

    ——庞大鹏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