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其风险管理 |
范文 | 杨雨薇 摘要:健全外包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渐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于优化外包管理,增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团队构建,是预防风险的科学政策。本文具体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以及其风险的根源,针对外包风险进行了深一步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外包 风险 管理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自身特有的优势,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逐渐增多。近几年来,在市场调控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突破人力资源管理瓶颈,逐渐深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并且对其做出详细的分析,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尽量减少或降低用人风险,使其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指的是企业依据自身所需将原本自己担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许多内容或职能实行外包,给专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服务商对其实行管理,使发包企业实现成本最低化与效益最大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基于企业聘用职员的成本相对较高些,然而外包服务商经过规范化、大型化服务并且采取领先科学技术方法,运用相对优惠的市场价格为企业提供专业、规范、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体系。许多企业相继选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然而在我国,外包这个新兴产业目前处在初级阶段,因为在我国前一时期,劳动力成本较低,而整体商业环境的信用系统相对薄弱,很多企业在思想观念上还是难以接纳外包。据统计,当前我国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只占全部的四分之一。然而在相对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和企业全体人员的比例为1:100,我国当前的比例却是1:28上下。外商投资的中小企业与中外合资的中小企业是当前运用人力资源外包最频繁的企业类型,差不多全部外商投资的中小企业与中外合资的中小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其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等沿海城市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企业相继增多。但是整体来说,我国内资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还缺乏全面认识,推广与普及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内地的中小企业。因此,国内内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还停滞在初级阶段。在现代信息化社会背景下,行业专业分工日益细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样的管理手段是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理应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的不二之选。所以,采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企业提升专业技能、规避风险的需求,也是经济市场竞争与企业科学管理的切实需求。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剖析 (一)企业决策与决策执行层的领导者对外包服务机构的选择风险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领导者基于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知识欠缺全面理解,同时也不具备这方面的相关经验,对社会上的外包服务机构进行筛选时前期调研考察工作不到位。考察选择好了以后也缺乏详细的沟通交流与有效磋商[1]。在实行外包之前便难以选取和断定。选取断定之后也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来,如遇到优质的外包服务机构,那么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遇到诚信有问题、综合能力相对较差的服务机构,将会使企业担负沉重的经济负担,致使外包业务无法正常进行,使企业遭受损失。 (二)我国企业在外包项目与实质内容中碰到的操作风险 在签署外包合同过程中,也许会出现操作中的风险。基于企业欠缺相关的外包经验,加上前期准备工作欠详细,在合同签订的文本内容之中,对有些外包项目与具体实质内容事欠缺思考,并未做明确的规范与制约,使对方有漏洞可钻,导致合作中止。另外,在实际操作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运营安全上也许会碰到不可预测的风险。 (三)对外发包的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在达成合作协议过程中以及签署协议之后也会碰到的隐藏性风险 在双方合同签署之后,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之间将会是长期的、全程的合作关系。隐藏性风险包括:发包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在合作过程中会发生纠纷情况;发包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在合作中也许会凸显无法控制的意外情况。 (四)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存在制度性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属于新兴产业,当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法律法规,只能适用普通的民事或商事相关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领域的法制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不够完善。尤其是当发包企业和外包服务机构产生合同纠纷的时候应由谁来进行仲裁?发包企业对外包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也不完善,同样外包企业对发包企业的监督机制也不健全,这样就会导致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市场不规范化。 三、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对外发包的企业要慎重挑选本企业的外包服务机构 外包服务机构的挑选是外包实行的重要环节,对企业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发包企业与外包服务机构之间属于契约的合作关系。所以,发包企业需要剖析本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产业类型特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相关业务特征和预设目的制定由人力资源外包机构为自己挑选准员工的选择标准。谨慎挑选外包服务机构。首先,挑选外包服务机构需要结合本企业的特征与实际要求实行全面分析,系统思考企业规模和文化以及其发展远景等详细情况,慎重挑选,认真把关[2]。决不能没有目的性地追寻大品牌。其次,发包企业对外包服务机构要实行深层次的调查,调查外包服务机构的服务诚信、软硬件构建、操作经验、守法等关键问题。 (二)健全外包进行中的风险管理机制 经过和外包服务机构签订具备相关法律效力的外包合同,最大限度地把风险降低。在制定外包政策之前,需要从企业的整体与实际情况出发,悉心规划,科学明确外包相关项目与具体内容,务必仔细分清核心与非核心业务。企业的核心业务必须持慎重态度对待,特别是牵涉高度机密和敏感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务必谨慎处理。还需要确定外包服务机构与企业间的权利、义务、责任等问题。预防承包商盗取企业的机密,可以在合同中增添相应的惩罚条款。外包企业应该构建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经过风险评估与预防,企业可以及时剖析和预料外包中隐藏的风险,实施全程管理。发包企业要规划好外包阶段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目的与发包企业自身整体的运营目的,准时掌控各个阶段工作的相关内容及其进度,按时稽查工作效果,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尽量把隐患全部消灭。外包企业务必紧抓管理主动权。在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外包企业务必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企业要一边预防合作中可能发生的纠纷与矛盾,一边预防合作中可能出现失去控制的现象。重视企业内部之间的冲突调整,做好工作人员的相关思想工作。应和外包服务机构密切合作,互相敬重礼让,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维持通畅科学的交流渠道,主动积极创造革新的环境,推进外包服务实行。 (三)逐渐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外包市场规范化 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效果怎样,双方冲突、纠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企业着重考虑的。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好相关的规范,为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发展指出明确的方向。首先,需要增强立法,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这方面需经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进行提炼,从而才能将经验提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其次,在市场规范化方面,政府应积极行业规范,并且监察执行。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其权威,营造出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竞争环境,对外包市场实行严厉管理。 (四)增强自身团队构建 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品德、高技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支撑,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所以,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想要获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务必增强团队构建,不断地提升业务能力,努力向企业供给高质量、高素质、高效的人力资源。如此,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企业才能立足于竞争之地,并获取高速发展。 总而言之,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的科学有效制约需建立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风险评估与预警、慎重挑选外包服务机构和完善管理政策的基础之上,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与外包服务机构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张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其风险控制[J].物流技术,2014(23):87-89. [2]李政.试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与控制[J].当代经济,2014(23):22-23. [3]孟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市场,2014(16):73-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