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实验影像的实验性
范文

    黄鑫

    【摘 要】实验影像的实验性在艺术创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是艺术创作不断突破的基础与核心。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某种逻辑框架下都与实验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实验艺术;艺术实验性;艺术观念;创作心得

    中图分类号:J90?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241-01

    实验影像作为当下创作手法相对丰富的艺术类型之一,它的表达多样性吸引着我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影像构图、色彩、画面呈现、表达方式以及影像语言等方面,由于实验影像的范畴过于庞大故在此文中我会从实验影像的实验性上出发,在前人已有结论的基础上谈谈我的看法。

    在文章伊始我想引用谭力勤老师的一句话:奇点艺术的研究是探讨未来技术奇点冲击下所产生的艺术,在此逻辑框架下艺术是可预测的。这句话特别符合实验影像的某些特征。我们抛开奇点艺术的体量,就其对于实验影像本质的阐述,我是非常赞同的。实验影像的创作,一半是对于影像技术与影像语言的相互结合,另一半则是对于这种艺术性质的探讨。我们无法估量实验影像在多年以后的艺术形式,因为它永远诞生当下甚至未来,永远与当下以及未来的社会、人文、环境......紧密地结合,这是一种对于未来的艺术发展的不断探索,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实验影像综合了各种学科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影像与科技的联系更加紧密,它给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从20世纪的静态影像到当今流行的交互影像,首先就离不开创作工具的发展,创作工具的不断进化升级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多元,很多艺术家能敏锐地洞察到科技带给他们的便利。艺术家也通过创作不断地给科技发展提供方向,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这就印证了谭老师在奇点艺术中谈到的艺术可预测性。谈到这里我们时下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徐冰,徐冰老师近期创作的《蜻蜓之眼》再一次打破了我对实验影像多维度的认知,它不仅挑战对于电影的习惯看法,而且挑战对于艺术和真实的一般理解。与传统的影像艺术侧重模仿和再现不同,徐冰老师的作品更注重于观念的形成。当代艺术直面真实,现成品艺术就是直接采用生活中的拾得物的艺术。这就可以说是一部现成品电影。由于采用的镜头全部来自监控录像,它不可避免会与真实发生关系,从而不同于公映影视作品中选取的现成品电影。但是徐冰并没有留恋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反其道而行,将真实的镜头剪辑成虚构的故事,从而也拉开了与纪录片的距离。我在观看蜻蜓之眼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体验到真实与虚构间的张力,不断在思考现实真实世界的构成。这种拾得的艺术呈现方式虽不是徐冰开的先例,但是他在作品技术方面不断打破现有影像创作的限制,从艺术语言的角度去开拓构成形式。这一突破包含了巨大的技术革新,这其中巨大的工作量是我无法想象的,当然如果没有技术科技更新的强力支持,《蜻蜓之眼》也是无法形成的。自《蜻蜓之眼》问世以来,我看过无数运用类似方式创作的影像,也看过了很多艺术评论家对于徐冰的作品点评,很多评论中都会提到《蜻蜓之眼》最大的贡献是给了实验影像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可能就是艺术实验性的魅力。

    结合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我对于实验影像的实验性也有着很多的体会,每一次的创作都伴随着实验,很多时候无法找寻到前人的脉络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一次一次的失败经历,经常会怀疑自己的创作道路,怀疑自己的创作初衷,这抑或是实验影像以及实验艺术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前人的成功给我的创作扣上了很多枷锁,我们想要打破他们,就要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突破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当代中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领域正在飞速发展,时代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艺术观念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新的生活体验必然使艺术家产生不同于以往的艺术感受,但艺术的灵魂不变,只有它的外在形式、语言词汇、手段材质发生某些变化、有一些拓展也是必然的。所以实验影像作为当今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利用科技以及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创造更好的艺术作品。以上就是我对实验影像实验性的一些认知与看法。

    参考文献:

    [1] 谭力勤.奇点艺术[M],2018,3):14.

    [2]赵梦.论實验影像的多元化表达及含意[J]2015.3(2):17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