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范文

    郝英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将教学内容同生活素材进行有效对接。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让生活处处皆语文,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本文主要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86

    引言

    新课改形势下,生活化教学手段在各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日愈普遍,教师要及时摒弃过去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以生活化元素的融入为学生打造更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从生活中体现语文教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当核心素养理念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就必须结合具体学情,将语文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在教学内容生活化的过程中,一是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化活动来开展小学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善于捕捉适宜的生活情境与课文教学内容进行匹配,以助力学生完成学习。

    比如,《找春天》一文,主要描写了春回大地的美妙景象。如果让二年级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就难以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只有让学生站在大自然中,像课文里的孩子一样去寻找、去发现,才能获得自己对春天回归的感受,进而产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对此,教师在研读课文时,需要从中发现哪些事物能够代表春回大地,再把这些新景象与学校周边的大自然进行对接,寻找哪些地方有课文中的小草,哪些地方野花开放,哪些地方树木发芽,哪些地方溪水流淌,哪些地方小鸟在歌唱。同时,还要注意在大自然中,哪些景象是能代表春回大地的,可是课文中却没有写到,从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经历了这些之后,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春草组、春花组、春芽组等,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并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如画一画、拍一拍、说一说等。当学生带着发现与感悟回到教室,不仅能对课文中描写春天景象的句子有深入的理解,还能在寻找和发现中,以更鲜活的方式展示春回大地的景象。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不是教师的煽情和刻意的追求,而是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了语言发展的内驱力,在课堂上产生了不断发言的欲望。

    二、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关注教学内容外,还应努力营造一种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也就是根据一定时间内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环境的优化和创建,将教室与课堂打造成一个温馨、舒适、富有魅力的学习场,使置身其中的学生能勤于思考、踊跃表达。

    比如,在《古诗三首》课后安排了关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针对这一全新的学习要求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的知识,还要在教室里营造与这一综合性学习密切相关的教学环境。一是在黑板报中开辟“传统节日”专栏,集中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辨别哪些经常出现的节日不属于传统节日(元旦、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对这些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俗进行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二是在墙壁上开设“传统节日”手抄报展示区,让学生将自己搜集、整理的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内容,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这样的展示可以在学习《古诗三首》之后进行,也可以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进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写、画、编等形式,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理念逐渐积淀在心里。三是鼓励学生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介绍一个自己研究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让学生精选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组织演讲材料,重点是让学生共同关注一个传统节日。四是布置学生以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为内容写一篇文章,结合杜牧的《清明》,针对诗中所描写的内容与当下清明节的风俗有什么区别撰文。通过这样的创设,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注意设置生活化问题

    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上,教师可以基于课程内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或事物为切入点设置问题。具体来看,问题的设置既要适当高于学生的知识认知,又要同学生的真实经历相适应,在经验和认知的冲突中调动学生探究思考、书写作文的积极性。例如,在引導学生就“难忘的小学生活”这一题目进行写作时,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六年的小学生活经历很丰富,有许多难忘的经历,因而无从下手,此时教师便可先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的小学生活,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又是谁?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始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找出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教师继续追问,让学生找出自己对这些人和事印象深刻的原因,这样他们在写作时便有更多真实的话题和事迹可写。

    四、注意乡土资源的运用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教师在进行生活化习作教学时需强化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注意选取一些可替代教材案例的乡土资源,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升华。以“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一习作话题的解析为例,教师便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给学生选出一些独具本地地域特色的风景、地点,让学生以这些风景、地点为对象写一篇推荐习作。再以“家乡的风俗”这一习作话题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事先搜寻关于本地文化风俗、习惯传统的资料,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能深化对家乡的了解、强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适时更新教学理念,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将生活化引入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明霞,李德军.小学语文高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09):145-146.

    [2]和彤.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3):6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