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上党地区佛教建筑艺术之“法兴三绝” |
范文 | 闫鹏 摘要: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慈林山的法兴寺是上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佛教寺庙建筑。长子法兴寺历经了千年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建筑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法兴寺依山随势,坐北朝南,石阶、山门、舍利塔、圆觉殿、毗卢殿层层升高,总体保留了北朝时期的塔前殿后的布局。寺内汇聚了北魏以来的石雕、建筑、彩塑等珍稀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及科学研究价值。尤其是寺内被誉为“法兴三绝”的舍利塔、燃灯塔、宋塑,更是专家和学者研究唐宋时期佛塔建筑与雕塑艺术的珍贵史料。 关键词:建筑艺术 佛塔建筑 宋代造像 法兴寺坐落于长子县东南20千米处的慈林镇翠云山间,名列长治地区61处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首。长子法兴寺曾经殿宇巍峨,保存至今的法兴寺也成为上党地区佛教发展的历史见证。法兴寺之名得益于佛法兴旺。 法兴寺始建于后魏神鼎元年(401年),初名慈林寺。唐朝咸亨(607年—673年)年间,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时任潞州刺史,为寺庙建造了石舍利塔。该塔造型浑厚,朴实无雕。唐上元元年(674年)十月六日,高宗李治“敕以慈林寺额,改赐广德寺”。五代末至宋初,高士王景纯隐居于此。北宋建隆四年(963年),其子宋仁宗朝宰相王曙生于法兴寺静节园,其次子王益柔(任吏部尚书)的记述出现在法兴寺的主殿圆觉殿的建修碑文中。法兴寺的第四次繁荣得益于明代成化至嘉靖年间,其时当地经济的增强,泽潞商帮的兴起更间接推动了佛寺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法兴寺僧才济济、佛事兴隆。 法兴寺旧址因地处慈林山煤矿采空区,致使20世纪中后期开始地基沉降、殿墙开裂、梁架结构严重变形。为抢救这一珍贵文物,文物主管部门决定将全寺由原来的慈林山西迁至翠云山。工程开始于1984年,主体竣工于1996年。搬迁复建后的法兴寺占地约40000平方米,整组建筑随山势布局。 纵观法兴寺有1600余年的历史,曾四度兴隆,影响深远。其始于魏,成于唐,盛于宋,复兴于明。北魏时期,伴随着政权由平城迁都洛阳,佛教中心也逐渐南移,慈林山因坐落于太洛故道上,于是有沿途传教的佛弟子开始在此驻足建寺造像,法兴寺在佛教蒸蒸日上时应运而生。 寺庙内建筑文物主要有七大类:塔、灯、像、殿、碑、琉璃,以及砖、木、石雕塑。圆觉殿为宋代建筑,毗卢殿是明代的遗构,其余的建筑为唐、清两代遗留的古建。寺内还另存有唐代石塔两座、元代石塔一座、宋代彩塑二十二尊。其中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代佛教造像群被誉为“法兴三绝”。 一、法兴寺的建筑形制与布局 法兴寺寺院是随山势布局的,坐北朝南,共二进院落,南北长约99.3米,东西宽约62.44米。法兴寺原址位于慈林山山坡,距离翠云山2千米,由于地质原因迁至翠云山南坡。纵线对正,整个中轴线上的建筑物依次向上随山势叠升。从大石阶、山门、舍利塔、圆觉殿到毗卢殿,中轴线上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层层升高,两侧配以关圣殿、伽蓝殿以及东西配殿。整组建筑布局对称,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壮观。 1.山门 通过108级大石阶,通向法兴寺的山门。108是佛教常用的数字。石阶是由原址搬迁重新修葺的,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台阶两侧扶手栏上雕刻有浮石雕龙纹,栩栩如生。山门是整座寺庙正前方的主入口,依照原古建重修后,砖红色木质门楼,上方青瓦顶,顶端龙纹鸱吻重建如初。 山门前的石阶栏杆均有石雕纹样,石阶栏侧周身雕刻有二龙戏珠纹以及祥云纹饰,象征着平安长寿、吉祥安泰之意。 2.主殿圆觉殿 法兴寺的建筑风格虽属唐朝遗风,但是主殿圆觉殿属宋代建筑。北宋时期的木构架建筑可分为以下特点: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斗拱硕大、结构疏朗。相较唐代大气雄浑的木构架建筑,宋代木构架建筑在结构上更加规范、小巧、精致。 寺内圆觉殿建于北宋时期元丰四年(1081年),民国五年(1916年)重修时删改了外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依据殿内遗制与《营造法式》,并结合当地同期同类构建推想复原,重建了外檐部分。圆觉殿纵横各三间,平面近于正方形,单檐歇山顶。圆觉殿屋顶明间檐通用三柱,金柱略高一些。其上斗拱六铺做偷心造,上置四橼栿对接乳栿,南北贯通。殿内梁架都用彻上明造。外檐柱头斗拱七铺作,外挑双抄手双下昂,第一、第三挑偷心,批竹昂,内挑四抄偷心造。整座建筑结构舒朗,用材规整,造型简约大气,为当地地区同类形制木质结构遗存中體量最大的宋代建筑。前檐的石墙上雕有动物及莲花的图案,殿门上槛刻有铭文。 3.后殿毗卢殿 毗卢殿与圆觉殿的位置高低错落,使依山而建的法兴寺形成了一种错落的韵律美。毗卢殿背后琉璃构件为明弘治五年(1492年)遗制,胎质细腻,釉色鲜艳明丽。木雕浮龙纹的造型饱满行、动感强烈、极具张力,各色人物形象生动、洗练传神,为现存琉璃制品的上等佳作。毗卢殿是明式的悬山顶木构的建筑。前房檐额枋、雀替木雕都是清嘉庆年间遗存古建,做工细致且具艺术性。殿内左右两侧分别供塑像菩萨、弟子、天王、胁侍菩萨。 毗卢殿的前房檐额枋、雀替,都是清嘉庆年间遗存木雕。侧殿殿门上方的木质建构为骑马雀替,此处雀替为龙纹及祥云宝瓶纹饰,左右对称,上盘有黄色祥龙,形态灵活生动。 二、法兴寺的佛舍利塔与装饰艺术 法兴寺始建于北魏,兴于北宋。法兴寺几经兴废,曾数度更名更址。寺内所存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代雕塑十二圆觉像,被称为“法兴三绝”,以其古拙的建筑艺术语言和丰富的造像形态闻名遐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1.唐石舍利塔 进入法兴寺山门的第一个建筑就是唐石舍利塔。唐石舍利塔位于主殿前,保留了北朝常见的塔前殿后的布局。舍利塔形制十分别致,从远处观望舍利塔,与常规高耸的佛塔有所不同,宽扁的结构一反常规概念。在《郑惠王碑》中有记载:唐朝咸亨四年(673年),李世民的弟弟郑惠王李元懿代表国家赐予法兴寺37粒佛舍利骨,但历史久远,舍利骨并未流传下来,所幸舍利塔屹立不倒。 舍利塔的占地约100平方米,外墙的边长为约8.8米,平面呈“回”字正方形,整体造型浑厚简约,有错落感,通体厚重沉稳,颇有几分大巧若拙的意味。舍利塔塔顶并未用梁,塔顶形似倒置的台阶,里外各有三层,共六层,代表着佛门的六道,下面平面结构为“回”字,蕴含着佛家六道轮回的观念。 2.燃灯塔 法兴寺内的燃灯塔始建于唐大历八年(773年),亦名长明灯。这座唐代燃灯塔属于稀有文物,塔身由青石雕造,高度约2.26米,造型美观,形制秀古。燃灯塔的塔身是八角形,塔身浮雕凿磨细腻,刀工娴熟,全国仅有三座。点燃佛灯,无论天气如何,风向如何,佛灯永不熄灭,堪称法兴寺的第二绝,被誉为古石雕艺术中的珍品。 3.宋代塑像 圆觉殿殿内的佛像为宋代泥塑群像,共22尊。据宋碑记载,殿内主要佛像均在政和元年(1111年)塑成。900余年间,塑像历经多次维修装饰,多数已有三层彩绘饰面,但佛像主体造型与整体美感仍保留了宋塑的原韵。佛坛上的造像以佛陀为核心,神情庄严、祥和而稳定。殿中石砌一“凹”字佛台,中央佛台正面主像释迦牟尼佛,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分列二弟子(阿难尊者、迦叶尊者)、二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二善神(俗称为哼哈二将)塑像。释迦牟尼佛塑像结跏趺坐,头戴花冠,左手置膝上,右手微举,端坐于莲台之上,通身贴有金箔。二位弟子一老一少,穿僧衣披袈裟,一个拱手状,一个双手合十站于莲台之上。二位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分别驾于象、狮之上。台上两角为护法金刚。圆觉殿中心间扇面墙北侧为倒坐观音菩萨及其二胁侍菩萨,与正面佛祖释迦牟尼等像形成明显对比。正面七像肃穆庄严,体现阳刚至尊。倒坐三像表现出柔和亲切的韵味。 圆觉殿内环绕十二圆觉菩萨像,十二圆觉的本义指的是圆满的觉悟,但在法兴寺圆觉殿内是指菩萨已达到修行圆满。这十二尊圆觉像,面庞圆润,高髻秀眉,神态庄重俊逸,服饰色彩柔和,衣纹起伏流畅且富有韵律感。特别是一手托腮做思考状的圆觉像,神情溢于眉梢,流于眼角,造型优美逼真。 这一组造像形态丰润、雍容典雅,既传承了唐代造像的审美意趣,又具有宋代塑像的神韵,内敛含蓄却又不失生动。圆觉殿中菩萨塑像五彩缤纷的服饰雕刻柔和、平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美术史学界誉为宋塑菩萨之冠。 三、结语 纵观长子法兴寺的建筑,建于宋元丰四年(1081年)的圆觉殿是寺内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殿高约8米,六架椽屋,复杂厚重的大屋顶由纵横排列的石柱、木柱支承,斗拱硕大,飞檐腾空,雄浑庄重,气势非凡。山门内侧的唐石舍利塔,以其塔前殿后的布局和宽扁的形制,区别于唐代以后的高佛塔样式,為唐初及唐代以前佛塔建筑的造型结构提供有力的佐证。圆觉殿前的燃灯塔具有古朴典雅的造型、优美的石雕纹样、科学合理的照明结构,是古代室外照明器具的佳作,为研究传统照明器具的艺术与科技结合提供了案例。圆觉殿内的宋代佛教彩塑群像,身上飘动的丝带和逼真的衣纹都属于木骨泥胎,其做法是用木头扎起架子,再在其上一层一层上泥。“法兴三绝”不仅为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传统人文与宗教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佐证。 本文为2020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潮玩山西,晋创‘盲盒——基于山西传统文化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探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A027)。 参考文献: [1]管欣.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16-119. [2]曹如姬.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D].太原理工大学,20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