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李文波: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李文波 摘要:国学中所包含的知识极为广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还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品格,帮助学生养成一个为人处世的原则,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国学、掌握国学、传承国学是语文学科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国学教育的渗透是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5-123 引言 开展国学教育要有明确的学情意识,必须根据小学的实际认知,选择适合小学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国学教材,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为此,我们有必要在明确国学教育对小学发展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小学有效认知的国学教育策略。 一、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目的 首先从我国的历史文明发展来看,国学是五千年文明史中的一个亮点,而语文学科正是传承文化的一个重点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学意识,使其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传承国学知识。国学教育包含的内容较多,在小学语文中涉及的也很多,例如常见的古文、古诗、书法等都属于国学的范畴,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并非难事。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上看,学生能够学好国学、传承国学是在学习生涯中的一项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所以教师要想实现国学教育的全面渗透,也应该顺应教育教学的改革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重视国学教育提倡国学传承。语文的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积累,对文学知识的积累、对字词片段的积累、对经典文学的积累,只有当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才能让量变转变成质变,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经典的文学进行一定的积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还有利于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一定的文化了解到一定时期的历史,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以及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 在目前的国学教育中并没有针对国学教育制定专门的教材,只是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融入了一定的国学内容,但是国学内容只占小学语文教材比重的10%左右,而且呈现的形式也大多是古诗词。学生仅仅通过语文教材中的几首古诗词难以对国学有更深入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国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教学。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选择国学教学内容时较为随意,学生无法与教材中的国学内容联系起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缺少连贯性,导致国学教育的教学成果不佳。 (二)对国学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与品德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目前而言,虽然有些学校也在进行国学教育,但是深度与广度不够,形式大于内容,国学教育的作用没有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出来。有些学校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书面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没有进行国学教育的渗透,没有认识到国学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乃至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国学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信息化国学教育拓展 近几年来,在教育教学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而且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已经验证了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课件等方式,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能够解放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解答学习问题同时还能有多余的精力去调节课堂学习氛围,可选择小故事、小视频等播放方式促进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不同的教学方式逐渐走进学堂,如采取幻灯片、视频等教学方式。不仅重视传统的诵读、默写等方式,更要注意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教授传统国学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内在精神品格与外在行为相互统一的标识,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理性认识,是人在自然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懈努力后天习得的。历史上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导向和支持,西方的近现代自然科学也萌生于文艺复兴的襁褓之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积累更重要。“如果我们抛弃传统的人文精神,然后手无寸铁地去抵御物化的时代生活带来的负面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无止境的物欲与享乐主义主宰世界。”所以,小学生不止是被动地追求分数,而是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引领下,通过阅读传统典籍,采百花酿甜蜜,不断培养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在这个物质丰盈的世界里,追求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未来做一个幸福感强、人文素养高、有温度的人。 结束语 实际上语文学科隶属于国学的一个分支,国学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小学阶段兴起的国学潮流已经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改革方向。不同于初高中生,小学生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更长,在家人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孩子共同阅读传统国学的课外读物,如通过诵读《千字文》教孩子识字、通过诵读《弟子规》提高孩子道德修养等。 参考文献 [1]卞文静.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4):126. [2]丛龙梅.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35):26-27. [3]李岷妍.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8(7):76-7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