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传承创新 执着奉献 |
范文 | 王倩 [摘 要]工匠精神在新时期被喻为对行业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守。在当代,一位开创了中国“音乐学科史”和“音乐创作门类史”先河的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1],曾主持编发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经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研究总结的智慧成果,出版发行学术生涯的“收官”之作——《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王安国先生用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书写了“育人”与“奉献”,诠释了“细致严谨”与“追求卓越”的当代工匠精神。 [关键词]音乐教育;王安国;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4-0143-02 [收稿日期]2020-01-09 [作者简介]王 倩(1988— ),女,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编辑室高级编辑。(北京 100081) “工匠”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解释为“手艺工人”,而“工匠精神”释义为“工匠对自己做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又被新的时代内涵所赋予,它不仅仅指匠人,而扩展为一种不断追求行业技能极致与完美的精神,是对事业的追求、社会的责任感,也是一种自律,它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从业者需要发扬的一种精神。笔者有幸成为王安国先生专著的责编,在编辑加工王安国先生出版的《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一书中,看到作者文中介绍“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从历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作业反馈中,帮助我不断调整和改进本书教学内容”,以及全书近六百页手写完成的稿件,一笔一笔画出的五线谱及图示分析表,结合本书特色和作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从中看到王安国先生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看到了王安国先生传承、执着、创新、奉献的当代“工匠精神”。 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厚积薄发与严谨执着的治学态度 1942年,王安国先生出生于贵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5岁那年,他考入贵州大学艺术系音乐附中,在完成大学学业之后,他被分配到贵州遵义黔剧团工作,经过基层15年的历练之后,他考入湖北艺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成为“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1982年,他来到湖南师范大学从事高师音乐教育工作,1986年,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3年,调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历任湖南师大和首都师大音乐系主任,湖南省和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高等师范理论作曲学会会长等职。1997年,王安国先生逐渐将研究的方向、学术定位转到了“中国基础音乐教育”。2000年,他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标准课题组组长,主持国家全日制義务教育及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主持编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乐队剧场II:Re看谭盾近作的文化意义》(1994年发表)到《作曲家用生命书写的一部人生记录——<朱践耳创作回忆录>读后》(2016年发表),从《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1989年出版,2004年再版)到《世纪的回眸——王安国音乐文集》(2005年出版),他在《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人民音乐》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百余篇学术论文,并出版多部个人学术论文集,这部《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被作者喻为学术生涯的“收官”之作。 从一点一滴基层的历练,打造扎实的音乐技术功底,赴专业院校继续完善作曲等音乐理论基础,关注音乐创作的动态并上升到史学研究的层面,推进“当代音乐研究”的学科建设,又将研究中心转移至中小学音乐教育,指导21世纪我国音乐发展的道路,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种不断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使得王安国先生收获丰硕的科研成果,成为我国当代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的创新精神 作曲家吴祖强先生在给音乐论文集《现代和声及中国作品研究》作序时曾这样评价王安国先生:有着“对创新的满腔热情和理论工作的科学态度”[2]。王安国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广博学识,同时善于创新的理论专家。即将出版的《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这部专著就是融合了民族元素,彰显作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佳作。作曲理论源于西方,二十世纪,苏联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兴德米特的《作曲技法》等给后人留下了颇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也为作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王安国先生在谈及这部《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的特点时说:“西方的作曲理论传入中国一百多年的变化和发展,在本书中尚有所体现。”另外,《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一书在讲和弦、复调等多声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又大量引用了中国作品作为范例进行分析,如《八路军来到杨各庄》(选自舞剧《白毛女》)、《保卫黄河》(选自《黄河大合唱》)、福建渔民号子《摇橹号子》等,特别是第三单元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中自然形态的复调结构形式”,将民歌、曲艺、歌舞音乐中蕴藏的复调音乐因素提炼出来,从声部结合的视角进行分析。 2009年第一期《人民音乐》曾刊载王安国先生的文章《1978—2008:历史的跨越——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三十年》,文章梳理了美育地位的恢复过程和学校音乐教育体系构架的形成,总结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理论,在改革与发展过程及教学实践中逐步生成和完善的三个特点。另一篇文章《从四份音乐欣赏教学素材谈音乐分析学的普及应用》发表于《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四期,文章以传统古琴曲《梅花三弄》、中国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的第一乐章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学习素材,在聆听中展开曲式结构图,提炼出主要的音乐材料“梅花主题”与“山林主题”进而分析乐曲的结构特点,分析乐曲的时代及文化背景、作曲家生平等相关知识,文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旋律线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展现了音乐分析学在国民素质教育和文化传承渠道宽阔的实践性,将传承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 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 王安国先生在55岁那年,把人生规划和学术定位转到了中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方向上。他在《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一书中融合了自己的本专业——传统作曲理论,同时结合高师教学需求,旨在提高中小學音乐教育工作者等非作曲理论专业人士对多声音乐作品的感知、分析和写作能力。近年来,国内有关学者、专家所出版的作曲理论专著主要是解决作曲技术中的创作理论问题,其目标读者多为专业作曲类师生,而作曲抽象、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复杂、变化的结构,往往给非此类专业的学者以高深莫测之感,现代学校音乐教学中虽不涉及较为高深的作曲技术理论,但也需要教师或准教师能够掌握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乐谱的分析能力。《多声部音乐分析基础》融合了作曲“四大件”,同时以中小学教材中常见的乐谱为范例,如《粉刷匠》《故乡的亲人》《青春舞曲》等,在配器章节又结合中小学校学生乐队的编配和用谱,为教师实实在在提供了教学依据和再创作的基础,为中小学课堂中音乐作品分析理论指明了方向,堪称本书特色。 纵观王安国先生的教育生涯,从湖南师范大学到首都师范大学三十多年的任教经历,尤其在担任博士生导师之后,他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至今活跃在中国音乐教育舞台上的青年学者和知名专家。王安国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紧扣中国当前音乐教育的社会现状,2017年3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过教育部审查并于2018年1月出版,这是以王安国先生为课题组组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国家面向国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提出了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为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引领课程模块的设置。可以看出,王安国先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坚守与热爱,他不仅将作曲理论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一代代的青年学者,还将此研究方向与音乐教育相结合,探寻一条适合一线教师提高自身修养、一线课堂教学所需要的音乐分析理论,在音乐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做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工作。润物细无声,基础音乐教育是一项伟大而长远的人才战略工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令人敬仰! 精神的力量决定人们行动的方向,王安国先生是一位造诣深厚的学者和音乐教育家,他认真、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当代中国音乐学术史增光添彩!从他身上学习到的“工匠精神”,执着、专注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注释: [1]居其宏.放眼百年 深情一瞥——王安国《世纪的回眸》序[J].人民音乐,2006(02):84. [2]吴祖强.对创新的满腔热情和理论工作的科学态度——王安国音乐论文集《现代和声及中国作品研究》序[J].音乐研究,1988(03):28. (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李晓环:论中国戏曲音乐的美学意向与审美方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