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老年患者双心疾病护理策略 |
范文 | 高洁 【关键词】双心疾病;护理;老年患者 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开始步入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中老年群体一种常见的危重病,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同时发病年龄朝着复杂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除合并多系统疾病以外,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相关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产生以及发展和情绪、心理应激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心内科不仅要给心血管患者进行常规诊疗,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而又适度的心理护理干预,也就是采取双心护理,以此消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强患者积极心理应对能力,消除以及改善疾病所带来的不良情绪波动,对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着重要价值。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病患者,将对象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双心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患者60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处于60-80岁,均龄(64±2.1)岁。双心护理组患者60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处于60-85岁,均龄(64±1.9)岁。组间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对比分析。 1.2 选取标准 所选择的患者入院以后通过检查都被确诊为心血管疾病,排除理解障碍、意识不清和严重失语患者,排除那些在患病前并发精神类疾病以及抑郁症的患者。 1.3 方法 常规护理组的患者使用了常规护理法,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对患者的呼吸、血压、体温以及脉搏等内容进行常规测量,严格按照医嘱,叮嘱患者要注意控制饮食,降低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保持安静,注意休息,避免出现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给予对症药物和资料,叮嘱患者要保持身体可接受的运动量,教授患者脉搏的测量放阿飞,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患者入院以后要加强医院引导介绍工作,严格的控制患者的饮食,确保患者能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按照医嘱用药。 双心护理组除了要采取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措施以外,还要采取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主体为经过心理护理培训和心理学理论教育的专业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测,并开展更加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工作。按照患者个人特征开展如下护理措施。 (1)强化对护理人员心理培训。 提升人员心理学知识以及护理水平。 (2)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很多患者发病的时候并没有心理准备,如果生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和恐慌等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全面而又准确的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态,按照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使用合理化的沟通形式,准确而又及时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极大的消除心理压力。嘱咐患者家属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使得患者可以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照顾。护理人员要多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治疗案例,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嘱咐患者要保持更加平和、稳定的心态。 (3)改善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要细致的向患者介绍护理操作以及护理目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告知患者、家属在护理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的不良反应以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升患者、家属对于疾病以及护理的认知程度,在护理操作实施之前,要嘱咐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患者的支持是确保护理工作能够有序实施的关键所在。 (4)完善护理环境。 医院要保证护理环境的布局合理,为患者提供舒适与安静的环境,使得患者可以感到温馨,按照患者的建议适当的添置花卉与报刊等内容。 (5)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医院护理人员在和患者进行行为沟通的时候要掌握患者社的心理状态。一旦患者出现了心理问题要及时的发现、疏导,对于心理问题相对严重的患者,要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确定心理问题引发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尽量获得家属的配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的时候,要获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配合度,提升护理效果。 1.4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评分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成反比,评分越高患者心理状态越差,说明患者心理不健康。使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2检测,计量资料则使用t检验,将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从结果来看,护理之前两组患者SAS以及SDS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护理以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从结果来看,双心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21%,比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 伴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升,医学模式发展日益完善,护理工作所占的分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护理,一旦护理不当会造成医疗事故的出现。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内科疾病,由于患者病情严重,被确诊以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情绪异常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会产生绝望、悲观的念头。这些不良情绪会对病情产生刺激,造成疾病持续恶化,严重的情况会危害患者健康。对于这种情况,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治疗患者的疾病,使得患者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对于双心疾病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更加主动、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在本次研究中,双心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 总而言之,在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时候,不单单要注重疾病护理,还要加强心理护理。双心疾病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保证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建星,张玉平,张慧旭, 等.“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8):3154-3155. [2] 梁桂兰. "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005(029):15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