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目的论对儿童绘本翻译的指导 |
范文 | 侯卫霞 [摘? ? ? ? ? ?要]?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阅读的行列,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并且重视亲子阅读的年轻父母。绘本是儿童非常重要的一种读物。从最初的全图画零文字绘本到后期的篇章阅读,都成为孩童及其父母喜爱的阅读素材。在这些优秀的绘本中,有很多是英文版,所以绘本的翻译也尤为重要。在目的论的视角下,进行绘本翻译,既忠实于原文绘本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和阅读习惯。 [关? ? 键? ?词]? 绘本;目的论;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234-03 一、儿童绘本的特点 绘本(picture books)是集合了图画和文字的故事书。它通过绘画和简单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特定的动作、故事情节,是一种基于儿童认知的艺术形式。 儿童时期的一种有效阅读形式就是绘本阅读。无论是初级阶段的无字书还是后期的章节书,因为其具有面向儿童的针对性,使这一类阅读形式得到儿童和父母的青睐。笔者发现,在早期儿童的认知阅读中,为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和全面提高孩子的英语阅读水平,父母会选择《牛津树》《培生英语系列》《兰登双语系列》等分级读物。 (一)繪本的“双重读者” 由于绘本读者的局限性——学前儿童为主。这个群体的孩子大多具备了最基本的语言,没有很大的识字量,所以绘本要以引导和发展学前儿童的阅读技能为目的。但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却具有很强的识图能力,即便是没有语言文字,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和图画之间的连贯性,他们也能达到读懂绘本内容的目的,阅读的兴趣也随之提高。在这个年龄段,亲子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绘本具有父母和孩子双重读者。在The Read-aloud Family一书中,作者Sarah Mackezie说道:When we read with our kids,we step outside the noise,the hustle,the friction,and for just a few minutes,we are completely and totally present with them. 阅读使亲子之间有了特殊的语言联系符号,同时也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二)绘本的“色彩文学” 对学前儿童,也就是0~7岁年龄段孩子,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外界事物,所以丰富的感官刺激能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同时对形成他们自身的审美观也有一定的帮助。 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简单直观的,在色彩设计上,特别要以现实的事物为参照物,还原事物的真实色彩,这样儿童的认识才不会出现偏差。比如,太阳是金色的,熊猫是黑白的,这样的色彩搭配既简单又容易理解,儿童也能准确地理解图画内容。除此之外,暖色调或者鲜活的色彩也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给儿童提供安全感和温暖感。 二、目的论翻译思想 目的论起源于德国,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斯·弗米尔(Hans Venneer) 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在他看来,翻译是一种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的行为,其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其次是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翻译应遵循这三大原则。目的论的中心思想是一切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行为者要采用最佳的行为方式以达成预期的目标。 (一)目的原则 所有翻译活动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Venti:2001)。也就是说,翻译行为要达到最终目的决定了翻译的过程,而交际目的就是翻译的最终目标。 (二)连贯原则 翻译出的译文要求语内连贯,能够用读者可以理解的译入语的语言特点和语言文化,使读者读起来通顺连贯无障碍。在连贯的同时,还必须做到译语和原语文本忠实一致,不能随意删减、篡改原语文本。对原语文本的理解度直接决定了译语文本的忠实性。 (三)忠诚原则 翻译的过程就是根据原语文本内容,用译入语的语言形式特点进行再现的过程,而连接他们之间的纽带就是忠诚原则。忠诚原则指的是译文和原文之间要实现语际连贯。译文和源语言文本的相同程度是由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语文本的理解程度所决定的,翻译目的决定了译文的忠诚度。 三、目的论指导下的绘本翻译方法 (一)绘本“Who is Stronger?”简介 “Who is Stronger?”“Let Me Teach You to Count”是晨光出版社出版的一套8本双语认知绘本,通过日常趣味的8个小故事,对成长中认知进行全面启蒙,比如数字、形状、对比等。双语结合,重点词汇突出,故事好玩有趣,通过色彩明丽的图片刺激儿童的想象力和视觉。 “The Mouse Who Dreamed to Meet Santa Clause”是鸡妈妈讲故事绘本系列中的其中一本。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老鼠因为迫切想见到圣诞老人,就在圣诞夜出行寻找圣诞老人,一路上误把北极熊、长着白胡子的猴子、雪貂等小动物当成了圣诞老人。最后在雪貂的劝说下,只有好好睡觉,第二天就会发现圣诞礼物就在自己床头的故事。这个故事一方面解答了儿童对圣诞老人的形象的困惑,另一方面又告诉孩子们,早些睡觉就会有圣诞礼物的到来。这是一本有教育意义又不失童趣的绘本。 “精卫填海”汉英双语绘本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传说故事,讲述的是太阳神的小女,由于驾船游东海而溺水身亡,其精灵化为鸟不断衔石填海的故事。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7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思维,即借助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进行思维活动。由于这些特点,在儿童绘本的翻译方面,我们尤其要注意做好词汇、句法以及比喻修辞的处理,力求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同时又达到译语儿童读者通俗易懂的目的。 (二)目的论证指导下的绘本翻译 1.词汇的选用 儿童的语言多以具象、简单、日常用语为主,在绘本的翻译中要避用抽象、书名语言,避免造成儿童的理解障碍。在翻译过程中要化难为简,根据实际语境巧用叠音词和拟声词。如: 例1:Big elephant is fat. Small mouse is thin. 译:大象胖胖的。小老鼠瘦瘦的。 例2:Big elephant has thick legs. He can walk heavily. 译:大象的腿粗,走起路来,咚!咚!咚! 例3:Cut,cut,done!Trousers for two bears. 译:咔嚓,咔嚓,还能给两只小熊做裤子。 在例1中,fat和thin没有直接译成胖的、瘦的,而是巧用了叠音词“胖胖的”“瘦瘦的”,这样的翻译更加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例2 He can walk heavily.这个句子字面语言翻译是“他走路声很重”,这样的翻译过于死板和老套,针对读者是儿童的这一翻译终极目标,不如把这句话译成拟声词“咚!咚!咚!”,这样口语化的语言更加浅显易懂,而且把走路的声音直观地表现了出来。例3中cut本身是动词,原意为“切”,如果译为“切!切!还能给两只小熊做裤子”这样的译法不符合儿童语言的表达习惯。在书中把动词拟声化为“咔嚓、咔嚓”,这样的拟声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画面感极强,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表达习惯。 2.增词译法 例1:Too bad,the fence is broken. 译:不好,栅栏都被挤坏了。 例2:“Yes,no problem.”Little mole answers. 译:“可以,没问题。”小鼹鼠爽快地答应了。 儿童绘本的特点是图画多一些,语言少一些,通过生动的图画,儿童可以读懂故事梗概。而语言并不能表现出全部内容,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增加一些词使图画和语言之间更加连贯。例1 The fence is broken.本意是柵栏坏掉了。结合前后图片内容,小老鼠瘦瘦的,能从栅栏的缝隙中钻过;大象胖胖的,身子夹在栅栏中,挤了过去,栅栏都折断了。在文中加了一个“挤”字,既表现出了图片中大象的动作,也说明了栅栏坏的原因,儿童读起来也会很连贯。例2 Little mole answers.本来的含义是小鼹鼠回答道。结合前后图片,前一张图片的内容是大象找到裁缝小鼹鼠,向它询问能不能替自己做一件红色外套。在第二张图片中,小鼹鼠答应了,图片中所显示出来的大象和小鼹鼠都咧嘴笑得很开心,也就说明了裁缝师小鼹鼠对这个请求不为难。在译文中就增加了“爽快地”这个副词完全可以把小鼹鼠和大象的表情表现出来。 例3:Enraged,the polar bear caught the mouse by the tail,dipped her into the water,lifted her out,and dipped her into the water again. 译:北极熊很不高兴,捏着老鼠的尾巴,把她拎起来,浸到了水里,上上下下,提起来又浸下去…… 例4:The mouse was very scared. She got rid of the polar bear,ran in the snow,ran through the grass. 译:老鼠害怕极了。她挣脱北极熊,一溜烟地跑出雪地,跑过草地。 例3中北极熊捏着老鼠的尾巴把老鼠浸在水中几个回合,在译文中增加了词“上上下下”既体现出动作的反复性,又带给小读者一个画面,这样的增词让译文更加生动。例4小老鼠挣脱了北极熊ran in the snow本身的含义是跑出雪地。结合前文,北极熊把小老鼠浸入水中几个回合,此时小老鼠的心情是极度郁闷的,肯定是挣脱了赶紧逃跑。在一文中加了“一溜烟地”这几个词生动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的速度之快,也从侧面反映出它想逃跑的急切心情。 3.省略译法 例:Ah,they work together to get the whistle. They are stronger when together. 译:哦,终于够到了。看来,还是他们在一起的本领最大。 省略译法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直接省略掉一些不需要的词或者词组。这样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文使文字表达更加简练,不拖泥带水,而且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例1中They work together to get the whistle. 本身的含义是他们一起拿到了哨子。译文中省略了“他们一起”和“哨子”。文中后一句直接进行总结“他们在一起的本领最大”,所以在上一句完全可以删掉“他们一起”这样可以避免重复,不至于语言啰嗦。“哨子”在上一页已经提及到了,而且不是本书的词汇重点,不符合本书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词汇认知水平,所以可以省略不译。 4.亲和儿童语言认知翻译 例1:The mouse found a monkey with a white beard ... who was upside down!Do you want to see him in that position? 译:老鼠找到一只长着白胡子的猴子……他的头确实朝下的!你们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吗? 例2:The ferret,which was incredible,stopped running. He embraced the mouse,and comforted her in a whisper softly ... 译:雪貂听老鼠这么说,突然停了下来。他一把抱住小老鼠,用小小的声音温柔地安慰着她…… 前面文章中讲到,儿童绘本具有双重读者的性质,即父母和儿童,但其中儿童又是主要读者。所以在翻译语言的选取上,要尽可能地亲和儿童用语,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合同龄儿童的阅读习惯。比如例1中Do you want to see him in that position?“你们想看看那个姿势中的它么?”这样的译文过于死板和生硬,可以稍作词性改动。译为“你们想看看它那个姿势么?”结合绘本内容,前面说猴子头朝下倒立,后面紧接着说“你得把书翻过来”。换句话说,要想看懂这个头朝下就要倒着看书,这样就看懂图片上的猴子了。那么放在中间的这句“Do you want to see him in that position?”译为“你们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吗?”一方面把上下文进行了很好的连接,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语言上面更加亲和儿童的语言认知。 例2中,小老鼠跟在雪貂后面跑了好久,把雪貂当成了圣诞老人。当雪貂告知它自己不是圣诞老人的时候,小老鼠哭了起来,并且很委屈,想念自己的圣诞礼物。雪貂听后,停止了奔跑,抱住小老鼠开始安慰他。中间有一个定语从句The ferret,which was incredible,stopped running.绘本中译为“雪貂听了老鼠这么说,突然停了下来。”这样的译文很有画面感,也符合儿童认知。如果按照原文,直接译为“雪貂,变得难以置信,停止了奔跑。”在语言上把原文进行了准确描述,但是对“incredible难以置信地”这样一个高难度词汇已经大大超出了儿童的认知和理解层面,儿童无法在脑海处构想这样的画面,造成他们理解障碍。 5.长句拆分 在英文绘本阅读中,尤其是难度级别较高的绘本中,很容易出现长句子或者从句,这样的句子已经超出了儿童的阅读标准,在翻譯过程中就要对句子进行拆分,把它变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符合目的语儿童认知水平的短句子。 例:相传,炎帝神农氏最小的女儿叫作女娃。女娃聪明可爱,非常讨人喜欢。 译:According to legend,Emperor Yan,who was the greatest farmer Shennong before he became emperor,had a daughter called Nv Wa. She was his youngest daughter. Nv Wa was a clever and loveable girl who was very popular among the people. 这个绘本属于绘本故事里的长故事,适合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孩子阅读,所以它的选词比较难,中间还夹杂着很多长句子。就比如上面这个例子,总共两句话,但是经过深度挖掘,我们可以句子中要表达的内容,拆分为以下信息点:(1)炎帝=神农氏。(2)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3)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4)女娃聪明可爱。(5)女娃讨人喜欢。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翻译炎帝就是神农氏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做一个文化的补充,所以就有了译文中的定语从句who was the greatest farmer Shennong before he bacame emperor,这样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把炎帝的身份表现了出来。由于这是个定语从句,要想句子完整,就需要再加入另一个信息:had a daughter called Nv Wa.这样我们在将第(1)(2)信息整合在一个句子里。长短句可以结合使用,第(3)条信息就可以独立成句She was his youngest daughter.原文中的第(4)(5)信息都是说明女娃的性格特点,可以把两者并在一个句子里。“聪明可爱”为形容词并列,“讨人喜欢”也就是受到大家的欢迎,所以可以把后半句作为定语从句,这样的翻译比较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四、结语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交流。目的论指导下的绘本翻译一方面要传达文学思想,进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斟酌用词、适当地使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增加叠声词、合理地切分长难句子,使总体的翻译朝着亲和儿童语言认知的方向靠近。 参考文献: [1]Shrah Mackenzie.The Read-aloud Family[M].Zondervan Press Release,2017. [2]克里斯蒂娜·贝热尔.The Mouse Who Dreamed to Santa Claus[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3]赵君.ABC幼儿双语启蒙认知绘本Who is Stronger?[M].昆明:晨光出版社,2016. [4]赵君.ABC幼儿双语启蒙认知绘本 Let Me Teach You to Count[M].昆明:晨光出版社,2016. [5]DuanLixin. Jingwei Trying to Fill Up the Sea[M].China Intercontinental Press,2016. [6]修德旭.儿童绘本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4):169. 编辑 武生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