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与临床研究 |
范文 | 刘玉珊 【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方法:选取年份2017.12-2019.12月期间,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验组),49例健康体检者(参照组),均展开心肌肌钙蛋白Ⅰ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对受检者进行检测诊断后,参照组cTn-Ⅰ(0.53±0.22)μg/L,hs-CRP(3.44±1.62)mg/L,实验组cTn-Ⅰ(3.87±1.15)μg/L,hs-CRP(16.43±3.71)mg/L,参照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實验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心肌肌钙蛋白Ⅰ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方法,可以提升整体检测结果,以实现患者有效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Ⅰ;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039-01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典型表现包括:持续胸骨鸭杂疼痛,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会死亡。尽早发现和治疗属于延长患者生存质量关键。在对AMI患者进行诊断时,通常是根据病史与临床表现进行,但因为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很难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1]。近几年,经过调查研究可知,cTn-Ⅰ(心肌肌钙蛋白Ⅰ)与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在AMI发病过程存在特异性转变[2]。对此,本文取AMI和健康体检者为对象,研究cTn-Ⅰ与hs-CRP的检测诊断效果,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年份2017.12-2019.12月期间,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验组),49例健康体检者(参照组)。在实验组中,最小43岁,最大79岁,平均(61±2)岁,男性25例,女性24例。在参照组中,最小42岁,最大78岁,平均(60±3)岁,男性26例,女性23例。对患者资料(年龄和性别等)对比发现,其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cTn-Ⅰ与hs-CRP检测时,其具体方法包括:(1)cTn-Ⅰ检测,选择配套检测仪器和生化试剂等,在患者出现胸痛症状后,需要选取3毫升静脉血,通过肝素抗凝处理,将分离血清放于20℃处保存,以便于进行相应观察。(2)hs-CRP检测,选择分析仪器和配套试剂、质控品,按照散射比浊法予以检测。整个检测诊断方法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内容予以操作,确保试验试剂是在有效期使用,以发挥其最大价值[3]。 1.3观察标准 对比2组cTn-Ⅰ与hs-CRP指标发现,如果cTn-Ⅰ超过0.1μg/L标准,可以当作阳性阀值诊断标准;如果hs-CRP超过3mg/L标准,可以当作阳性阀值诊断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计算数据,检测结果用(x±s)表示,t检验,当P<0.05时,代表组间差异有意义。 2结果 对受检者进行检测诊断后,根据其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参照组cTn-Ⅰ与hs-CRP低于实验组(P<0.05),如表1。 3讨论 在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下,AMI患病率不断增加,具有病情发作迅速特点,除了会影响患者健康之外,还会增加家庭压力。结合AMI研究发现,其发病病因比较复杂化,主要和动脉痉挛、心肌需氧量上升等原因相关,为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确保患者具有较高生存率[4]。结合以往临床经验发现,按照ECG和临床表现评估疾病,虽然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但是因为AMI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等问题,对此,如何提升AMI诊断效率成为临床主要研究问题。 部分报道研究显示,AMI临床诊断中,ECG和体格检查比较表浅,无法对患者病情症状进行准确掌握,使其无法达到最佳临床使用效果[5]。因此,为了提升检查结果有效性,将cTn-Ⅰ与hs-CRP检测作为重点,可以利用标准数据进行患病状况研究,尽早掌握心肌受损状况,可以改善患者心肌功能。以cTn-Ⅰ检测方式分析患者心肌受损状况,可以对心肌细胞膜进行了解,掌握其完整性;以hs-CRP检检测方法分析患者病情,同样可以提升其诊断准确性。因此,AMI检测诊断过程,cTn-Ⅰ与hs-CRP检测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其诊断有效率,尤其是在早期AMI患者中,可以发挥较大应用价值。 根据本文研究发现,在AMI诊断过程中,患者cTn-Ⅰ与hs-CRP检测结果均高于参照组,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AMI患者进行诊断时,cTn-Ⅰ与hs-CRP检测诊断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提升其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与使用,以实现AMI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秦小霞,武艳,张丽,等.GPBB、cTnⅠ、CK、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4):425-428. [2]刘影,龙琴,肖维雷,等.高敏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3):288-290,323. [3]贺旭东,孙明辉,王志超,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白细胞介素-6、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6):1326-1328. [4]邢丹.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B型钠尿肽、心肌肌钙蛋白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在心力衰竭评估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6):125-126. [5]高展凡,黄书炜,陆珍珍.血清心脏肌钙蛋白Ⅰ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及防病策略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48(4):12-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