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及思想矛盾
范文

    陈冠乔

    摘要:文学是一种主观的映射,却也是一种客观冷静的解读,主观的是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人性的关怀,而客观的则是作者对世界冷峻的解剖,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最伟大的代表之一,列夫·托尔斯泰兼备了人文关怀和冷峻视角两种创作的自觉性,而托尔斯泰的这些品格,在《安娜·卡列尼娜》当中体现的也相当明显,此作品完全代表了一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探索,以及其思想当中的矛盾,在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之后,本文笔者就试着对这位伟人的精神探索做一些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托尔斯泰;精神探索;思想矛盾;《安娜.卡列尼娜》

    一、《安娜·卡列尼娜》当中的人性光辉

    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人学,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甚至是自然社会的反思与关怀,每一位可以称之为伟大的作家身上,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而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也正是这种人性的体现,甚至有评论家认为,托尔斯泰在人格上的伟大,远远超出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只是他伟大人格中所体现出的小部分。事实上这种赞赏托尔斯泰是完全配得上的。首先我们都知道,托尔斯泰出身贵族,社会地位较高,尤其是在当时的俄国,资本贵族的地位更是得以体现。社会上,各种规则似乎都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甚至是封建思想而生,而出身贵族的人们,没有谁能够真正的关注底层。在这一方面,托尔斯泰却是个例外,作为以为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他探索的思维并没有被当时的社会所阻断,他眼中依然有着以为文学家应有的悲悯。安娜作为托尔斯泰笔下的代表,在当时毫无自由而言的社会中坚持着自己的追求,她忠于自己的理想,追寻思想的自由,但最终却也免不了被欺骗、被毁灭的命运,作者在作品中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安娜的同情,表达了对整个俄国社会的不满,这种人性的关怀,这种文人应有的心胸,在当时来说,甚至放在现代,都是其他作家所难以比肩的。

    在创作前期,托尔斯泰就经历了各种探索,也经历了探索中的挣扎,他憎恶当时那个毫无人性的社会,也憎恶自己的身份,认为自己的生命毫无价值,因而他的探索一直是针对“生命是为什么,应该如何生活”的,在这种探索中,他思想上的矛盾不断,甚至认为自己的探索已经没有了出路,并害怕自己会因此而逃避,在这一时期,他请教过牧师,走访过农民,甚至去过田间,去过监狱,在这些探索的行程中,他发现了资本社会背后,整个下层人民的灾难,于是他准备创作一个追求自由的妇女形象来表达对这种问题的批判,后来,他也亲眼目睹了一个女人因为追求爱情和自由葬身车轮下的命运,因此创作了《安娜·卡列尼娜》,在作品中,安娜是一个对自由和纯真爱情无限向往的女性,但他只能嫁给贵族的丈夫,虽然婚后她在物质生活方面很是充裕,社会地位也有了保障,但贫乏的精神生活让她一直想挣脱这种樊篱,于是他爱上了一个偶遇的男人。但在这里的偶遇,却不是一种偶然,托尔斯泰也表示过,一个极度压迫的社会造就了安娜对自由极度的追求,即便这次她没有遇到这个男人,他也终究会遇到下一个。其实在此时,托尔斯泰的探索仍在进行,他仍然关注着资本主义浮华背后的残暴,以及底层人民所受的苦难,仍在找寻生命的意义。尤其是在安娜的命运急转直下的时候,更是体现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和无情,体现了在当时社会追求自由的人们的无助。有人在分析《安娜》中曾说,安娜的死不是由于她对丈夫的背叛,而是由于她对自由的追求,在一个资本横行,专权霸道的社会中,追求自由就意味着对整个社会的宣战,其最终的灭亡或许早就是注定的。在精神的探索中,安娜更像是托尔斯泰探索道路的一个化身,追寻突破,却始终没有更好的出路,但托尔斯泰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些追寻的方法,他与一些贵族的生活所绝缘,追求更为平民化的生活方式,最终获得一些精神上的安宁。

    二、《安娜·卡列尼娜》当中的冷峻视角

    批判现实主义是对社会的一种冷峻观察,他是一种客观的看待和理解,是一种人性的剖析和找寻,他不是一种愤青式的反叛,因此冷峻和客观的视角对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来说至关重要。在主观上,托尔斯泰坚持着自己的找寻,坚持着自己人性的关怀,在上文中笔者已经讲过,托尔斯泰在自己主观世界中的探索之路,但托尔斯泰的伟大不仅止步于此,他还兼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一种客观冷峻的态度,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体现或许不是特别突出,但也是比较明显的。

    托尔斯泰运用的是一种第三人称的创作方式,没有像《少年维特》等作品一样以第一人称书写,因此这样来看,托尔斯泰的笔更像是一架摄像机,而《安娜》更像是一组长镜头的组合,他以一种平实的手法,记述了整个的故事,期间并没有主观性的大段议论和抒情,这时候,作者更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让读者自己从故事中体会他所传达的东西。这便是作作者自身客观和冷峻的体现,作者在自己的精神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这种态度,他并没有以一个贵族的身份,去调查,去研究,而是亲身投入,亲身感受,客观分析,前文中笔者也曾提到过,托尔斯泰拜访牧师、农民,也自己过着与平民一样的生活,其实他一直实在理性和客观中寻求自己精神的力量,这在当时的俄国,是难能可贵的。体现在作品中,例如在安娜死的时候,托尔斯泰只是深入刻画了一下安娜的动作,心理,而这些刻画也全在情理之中让读者如亲眼所见,但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关怀给大段的刷抒发出来,讲故事就是讲故事,也正是这种冷峻和客观,给了读者更多反思的余地。

    结语:文学是自身对精神世界探索的一种表达,也是一位作者冷静思考的结果,但真正能够在冷静中表达精神的作家并不多,尤其是在当时俄国的专制社会中,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的反思更是难得,压迫的社会就会引发人们的思考,引发人们思想的矛盾,但托尔斯泰在这种矛盾下,所做的这些探索,是我们所望尘莫及的,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我们体会到了一个技艺超群的作家也体会到了一个站在人性光辉中的思考者。

    参考文献:

    [1] 李吉 从《安娜·卡列宁娜》看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及思想矛盾[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04)

    [2] 卢慧玲 《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形象浅析[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

    [3] 姜焕伟 《安娜·卡列尼娜》的三维空间与托尔斯泰的人生探索[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