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
范文 | 郭光祥 摘要:初中物理作为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比率相对较大。在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广大教师逐渐重视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等相关内容,尤其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开始运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优化自我。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也要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078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逐步迈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展开全面转变、创新和优化,以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从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方面 (1)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虽然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弊端,但迫于升学率,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仍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模式,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考试重点单向传输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忽视物理学科本质教学 物理是一门研究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在物理学习中,观察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但从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往往会将事物的本质、规律等用物理概念和结论的方式直接告知学生。实际上,很多物理规律与本质是需要经过探究的,通过这种简单形式来让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认知,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意识的提高并无益处。 2.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第一次基础系统地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他们的物理基础薄弱,有些学生甚至为零。然而很多學生在最初学习物理时,并未对这些基础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他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物理计算错误、物理方法模糊、单位变换混乱等问题,难以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学习效率低下。 (2)学习兴趣不高 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物理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从目前初中生物理学习现状来看,由于学生缺乏对物理知识文化背景的了解,再加上部分学生生活经验匮乏,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将物理知识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不能联系实际对物理问题进行思考,更不能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如此一来,学生便不能很好地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部分学生甚至将物理学习视为一种负担,逐渐丧失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策略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传统观念影响下,师生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学生因此对课程学习存在抵触、抗拒甚至厌恶的情绪,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率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以师为本”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全面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全新思想,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主动与学生展开沟通、互动和交流,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轻松、和谐且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教学的优化奠定基础。 2.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1)利用直观化教学,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利用直观化的教学方法来化解物理知识的难度,将知识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其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和直观,这样在视觉、听觉的刺激下学生会得到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转化,对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2)实施问题化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问题能够直接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从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方式和倾向中转变出来,主动地实施问题化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应从物理教材课本出发,把握并提炼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据此来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启发性问题,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发挥出提问的驱动和启发作用,直接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触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学习、思考和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3.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1)引导自主实验,强化理论实践关联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从“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中转变出来,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和发挥,适当减少理论讲解、演示实验的时间,给予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实验,促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提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探究实验结果,完整地经历和参与实验过程,体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间的关联,提高学生对物理的深刻认知。 (2)紧密联系生活,拓展实验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拓展实验的思路和范围,引领实验教学从教材课本向社会生活的拓展和延伸,注意搜集各种社会热点、真实案例并将其融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增设家庭实验、趣味实验和探究实验,让实验更贴近生活、更易于操作和完成,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物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真正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和实践探究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的教学是非常灵活的,老师既要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要,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教学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勇于创新、认真负责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潘林.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09):195. [2]刘斌.构建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9(09):1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