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析 |
范文 | 李晓娜 摘? ?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农产品农药含量超标问题。我国农业向着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生产中应采取先进的绿色安全生产技术,避免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健康。绿色防控技术受到了种植户的欢迎,既能保证农作物的健康,又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论述了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4-0069-02? ? ?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5.13? ? ? ?文献标志码: B 1? ?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类型及其特征 1.1? ?玉米大斑病 在温度22~25 ℃、湿度大于90%时,很容易发生玉米大斑病。发病后,玉米叶片出现病斑,随后逐渐沿着植株下部叶片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症状明显,叶片部位出现青灰色斑点,逐渐向叶脉两端扩展,颜色逐渐变深,在潮湿环境下会出现大量灰色霉斑。 1.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在温度26~29 ℃时容易发生,发病后控制不及时将影响玉米的生长。玉米抽雄后会进入发病高峰期,对植株的为害较大。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叶片有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之后逐渐扩展成椭圆形,呈现褐色[1]。 1.3? ?纹枯病 纹枯病为害植株的叶鞘部位,损害植物的茎秆,防控不及时会加重病情。在发病初期,叶鞘会出现褐色水渍状小斑,病斑增多会变成白色大斑,造成叶鞘腐败、叶片枯死,并逐渐向周围扩展。发病严重时,病斑逐渐扩展到叶鞘和叶片,对植株的生长发育不利,造成植株萎缩。 1.4? ?玉米茎腐病 玉米植株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茎腐病。温度30 ℃左右、湿度高于70%就可发病,湿度大于80%会造成病害扩大。该病害的影响范围较小,但危害大。在发病后期,植株的根部和茎基逐渐腐烂,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 1.5? ?玉米螟 在高温多雨季节,玉米螟大量生长繁殖,常在白天取食,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玉米螟是钻蛀性害虫,幼虫爬入玉米心叶,采食心叶叶肉,4龄后为害茎秆和穗部位。在玉米灌浆期,玉米螟为害穗粒,造成穗腐和粒腐,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 ?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义 绿色防控技术可以保证农作物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手段,促进玉米绿色化发展。 2.1? ?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现阶段,农作物病虫害采取化学防治的措施,在控制病虫害蔓延的同时也会出现病虫害的耐药性,造成药物残留。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2?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解决病虫害防治难题,还可避免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3? ?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防控技术能减少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农业的生态安全。 3? ?农业防控 3.1? ?优选品种,精耕细作 选择抗病强的玉米品种,开展农机农艺结合管理的措施,采取精耕细作,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密植,合理实施水肥管理,提高田间的通透性,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清理田間杂草,铲除病虫害栖息的场所及寄主植物。在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粉碎,腐熟还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病虫基数。 3.2? ?调整作物布局,轮作换茬 在同一面积内避免种植单一的玉米品种,保证生态的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针对玉米茎腐病,可以使用除草剂,提高防治效果。 3.3? ?提高播种质量 选择机械播种的方式,考虑玉米品种和气候条件,适时播种,保证播种均匀。掌握播种时间,上茬作物收获后才能播种。在玉米病害多发期,避开传染性媒介的为害,能够有效控制玉米疾病的发生。 3.4? ?科学施肥 利用种肥异位同播技术,合理使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合理搭配肥料比例。 4? ?物理防控 4.1? ?设置杀虫灯 利用病虫害趋光等特征,于成虫发生期,在田间设置黑光灯和振频式杀虫灯,结合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设置振频式杀虫灯的数量,在8:00 PM开灯、2:00 AM关灯,能诱杀玉米螟和棉铃虫。 4.2? ?性诱剂诱杀 在玉米穗期,钻蛀性害虫种类较多,包括玉米螟和棉铃虫等。在玉米田间设置性诱捕杀剂,按照玉米种植面积设置,每5 d清理1次诱补剂,每30 d换1次诱芯。为提高诱捕的效果,可选择组合悬挂不同的性诱捕器,针对玉米螟和棉铃虫的效果显著,可切断害虫越冬的根源[2]。 4.3? ?糖醋液诱杀 成虫在产卵前需要补充营养,并喜食花蜜,利用该特征进行糖醋液诱杀,将糖、醋、酒、水按一定的比例制作成糖醋液,混合之后放在田块中央,间隔60~100 cm,能够诱杀小地老虎及其他害虫。在诱杀后需要及时清理害虫尸体,且7 d更换1次糖醋液。需要注意的是,为提高诱杀的效果,可在使用糖醋液的同时加入敌百虫晶体。 4.4? ?色板诱杀 蚜虫和白粉虱等个体较小的害虫对黄色具有趋性,可以在田地悬挂20~25块/667 m2黄色粘虫板,涂上黏液,悬挂在顶端30 cm左右为宜,能够诱杀蚜虫和白粉虱。此外,注意观察粘虫板上虫体的数量,然后更换粘虫板,效果显著。 4.5? ?信息素诱杀 玉米螟等害虫对性诱剂有强烈的反应,利用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信息素进行诱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诱杀田间的雄虫,降低繁殖概率。具体方法如下:在成虫发生期,将水盆悬挂在高于植株顶端30 cm处,盆中放有少许的洗衣粉,将诱心悬挂在水盆中央,雄虫围绕诱心时飞落水中,结合玉米种植面积选择信息素诱捕器的数量,每隔30 d更换1次诱心。 5? ?生物防控 5.1? ?以虫治虫 在玉米螟防控方面,赤眼蜂作用显著,且成本低。赤眼蜂寄生在玉米螟卵中,导致玉米螟不能正常孵化,或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在玉米螟产卵和繁盛阶段,可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结合玉米种植面积确定具体释放数量,有效防治玉米螟。 5.2? ?以菌治虫 玉米喇叭口期是玉米螟孵化的关键时期,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悬浮液喷施玉米心叶,7 d喷洒1次即可,连续使用2~3次。或者在喇叭口期使用苏云菌杆菌可湿性粉剂拌细沙制成毒沙,灌撒在玉米心叶中。在玉米雌穗吐丝期,使用可湿性粉剂和无病害黏土配成药泥,涂抹在雌穗顶端,或雌穗上部叶片,能够防治玉米螟虫。 6? ?化学农药防治 6.1? ?播种前拌种 播种前拌种能够防治地下害虫和丝黑穗,在播种前,使用立克秀、锐胜和丁硫克百威拌种。 6.2? ?瘤黑粉 玉米抽雄前10 d左右,使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能够减轻瘤黑粉病害。 6.3? ?除草 首先,土壤封闭。使用乙草安和金都尔播种前进行土壤封闭。该技术是常见的玉米田地除草技术之一,在杂草长出前,喷药1次能够控制整个生育期的杂草危害。但乙草胺在低温下易产生药害,可选择金都尔,并且满足土壤墒情的需要,喷洒均匀,喷水充足。其次,苗后处理。干旱天气时,许多玉米种植户选择苗后茎叶喷雾的方式进行除草,改变传统的土壤封閉除草方式,市场上常见的除草剂种类多样,包括莠去津、烟嘧磺隆等。在育苗期除草效果显著,同时安全性高,起到一定的增产、增收作用。采取化学药剂防治时,应合理控制用药量,结合具体面积选择药量。 6.4? ?化学药剂的选择 为降低农药对农田的环境污染,保证玉米产品的安全健康,在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应该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如防控玉米大斑病时,选择高效低毒的多菌灵溶液和甲基托布津溶液进行防治效果显著。在预防圆斑病时,选择低毒高效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效果好,或选择苦参碱和菊酯类低毒性的杀虫剂。 7? ?结束语 为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同时保证玉米产品健康优质。为此,将化学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和农业防控技术相结合,可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 1 ] 何季东.简析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南方农业,2018(20):64,67. [ 2 ] 李伟霞.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河南农业,2018(28):26. (编辑:刘佳欣)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