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石油烃 |
范文 | 马瑞欣 苏欢欢 梁艳红 孙伟彬 安志业 张勇 石油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树脂类等。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烃已成为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特别是其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是对水生生物构成危害的主要部分。水中的石油烃能被吸附于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鱼类通过体肤渗透、呼吸代谢蓄积在体内,造成鱼类体型弯曲畸形,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双壳贝类由于从水中摄食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对石油烃的富集能力很强,石油烃可抑制双壳类的免疫力,增强疾病的易感性;水中的石油烃被鱼贝富集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目前生物体内的石油烃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法[1]、荧光分光光度法[2-5]。GB17378.6-2007中石油烃的测定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但该方法检测批量样品时,可操作性差。因此本文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并对实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设备 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F-7000)、 涡旋混合振荡器(Ms3,广州仪科)、数显恒温振荡器(上海梅香,SHY-2)、千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CP323S)、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BT224S)、超纯水仪(millipore)、离心机(湖南湘仪,TDZ5-WS)。 1.2主要试剂与材料 脱芳石油醚(色谱纯或分光纯,沸点60~90 ℃);无水乙醇(色谱纯);氢氧化钠(优级纯),氯化钠(优级纯),二氯甲烷(色谱纯); 标准贮备溶液:购自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浓度1 000 μg/mL,采用20号重柴油和润滑油为原料配制而成。 实验所用水为超纯水。 2实验方法 2.1样品预处理 贝类:用蒸馏水洗净贝壳外部附着物,取软体组织和体液匀浆后放入磨口玻璃瓶中,-20 ℃保存备用。 4讨论 4.1碱解条件 实验比较了两种条件下的碱解结果,(1)35 ℃恒温水浴振荡11 h;(2)35 ℃烘箱中放置11 h,每隔1 h 涡旋振荡60 min。实验发现,两种情况下的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相差无几,但由于烘箱水解每隔1 h涡旋振荡一次,比较浪费人力,因此选用35 ℃恒温水浴振荡碱解条件。 4.2本方法相对于GB17378.6-2007中的石油烃测定做了以下改进 碱解温度由室温、每隔1 h振荡一次,改为35 ℃恒温水浴振荡,避免了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节省了人力。 由50 ℃旋转蒸发浓缩萃取液后再氮吹至干改为40 ℃旋转蒸发至干,缩短了操作时间,增强了方法的可操作性。 由于定容后的溶液不一定澄清,定容后增加了离心过程。 4.3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避免接触塑料器具,尤其是对于定容后的浑浊溶液,应离心而不能用过滤膜。 样品称量时注意不要沾到皂化瓶口,否则会造成碱解不完全。 样品的均匀性对数据的影响非常大,由于鱼贝的不同部位富集石油烃的能力不同[6],因此样品预处理和称样时均要注意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石油醚、无水乙醇、二氯甲烷的荧光强度:本实验选用了色谱纯或分光纯的试剂,其荧光强度在360 nm处无吸收,对检测结果不会造成影响。 所用分液漏斗为聚四氟乙烯活塞,不能使用涂抹了凡士林的磨口塞分液漏斗。 5结论 应用该法检测贝类中的石油烃含量,有的样品最终得到的上机液中会出现凝胶状物质,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鱼虾检测的最终上机溶液澄清,回收率好。因此该法不完全适用于贝类等物质中石油烃的测定,但能很好地应用于鱼虾中石油烃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尚龙生,孙茜,徐恒振,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贻贝体内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8,17(1):62-65 [2] 贾小平,林钦,吕晓瑜,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贝类总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119(4): 30-35 [3] 尚龙生,许乙烈,马永安,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中的石油烃[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1997,25: 205-207 [4] GB17378.6-2007,海洋生物监测[s]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张海燕,周德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8,29(4):106-111 [6] 杨广杏,万军明,麦志勤.鱼类石油烃污染剖析[J].环境与开发,1995,10(3):25-26 石油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树脂类等。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烃已成为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特别是其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是对水生生物构成危害的主要部分。水中的石油烃能被吸附于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鱼类通过体肤渗透、呼吸代谢蓄积在体内,造成鱼类体型弯曲畸形,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双壳贝类由于从水中摄食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对石油烃的富集能力很强,石油烃可抑制双壳类的免疫力,增强疾病的易感性;水中的石油烃被鱼贝富集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目前生物体内的石油烃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法[1]、荧光分光光度法[2-5]。GB17378.6-2007中石油烃的测定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但该方法检测批量样品时,可操作性差。因此本文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并对实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设备 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F-7000)、 涡旋混合振荡器(Ms3,广州仪科)、数显恒温振荡器(上海梅香,SHY-2)、千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CP323S)、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BT224S)、超纯水仪(millipore)、离心机(湖南湘仪,TDZ5-WS)。 1.2主要试剂与材料 脱芳石油醚(色谱纯或分光纯,沸点60~90 ℃);无水乙醇(色谱纯);氢氧化钠(优级纯),氯化钠(优级纯),二氯甲烷(色谱纯); 标准贮备溶液:购自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浓度1 000 μg/mL,采用20号重柴油和润滑油为原料配制而成。 实验所用水为超纯水。 2实验方法 2.1样品预处理 贝类:用蒸馏水洗净贝壳外部附着物,取软体组织和体液匀浆后放入磨口玻璃瓶中,-20 ℃保存备用。 4讨论 4.1碱解条件 实验比较了两种条件下的碱解结果,(1)35 ℃恒温水浴振荡11 h;(2)35 ℃烘箱中放置11 h,每隔1 h 涡旋振荡60 min。实验发现,两种情况下的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相差无几,但由于烘箱水解每隔1 h涡旋振荡一次,比较浪费人力,因此选用35 ℃恒温水浴振荡碱解条件。 4.2本方法相对于GB17378.6-2007中的石油烃测定做了以下改进 碱解温度由室温、每隔1 h振荡一次,改为35 ℃恒温水浴振荡,避免了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节省了人力。 由50 ℃旋转蒸发浓缩萃取液后再氮吹至干改为40 ℃旋转蒸发至干,缩短了操作时间,增强了方法的可操作性。 由于定容后的溶液不一定澄清,定容后增加了离心过程。 4.3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避免接触塑料器具,尤其是对于定容后的浑浊溶液,应离心而不能用过滤膜。 样品称量时注意不要沾到皂化瓶口,否则会造成碱解不完全。 样品的均匀性对数据的影响非常大,由于鱼贝的不同部位富集石油烃的能力不同[6],因此样品预处理和称样时均要注意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石油醚、无水乙醇、二氯甲烷的荧光强度:本实验选用了色谱纯或分光纯的试剂,其荧光强度在360 nm处无吸收,对检测结果不会造成影响。 所用分液漏斗为聚四氟乙烯活塞,不能使用涂抹了凡士林的磨口塞分液漏斗。 5结论 应用该法检测贝类中的石油烃含量,有的样品最终得到的上机液中会出现凝胶状物质,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鱼虾检测的最终上机溶液澄清,回收率好。因此该法不完全适用于贝类等物质中石油烃的测定,但能很好地应用于鱼虾中石油烃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尚龙生,孙茜,徐恒振,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贻贝体内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8,17(1):62-65 [2] 贾小平,林钦,吕晓瑜,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贝类总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119(4): 30-35 [3] 尚龙生,许乙烈,马永安,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中的石油烃[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1997,25: 205-207 [4] GB17378.6-2007,海洋生物监测[s]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张海燕,周德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8,29(4):106-111 [6] 杨广杏,万军明,麦志勤.鱼类石油烃污染剖析[J].环境与开发,1995,10(3):25-26 石油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树脂类等。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烃已成为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特别是其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是对水生生物构成危害的主要部分。水中的石油烃能被吸附于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鱼类通过体肤渗透、呼吸代谢蓄积在体内,造成鱼类体型弯曲畸形,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双壳贝类由于从水中摄食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对石油烃的富集能力很强,石油烃可抑制双壳类的免疫力,增强疾病的易感性;水中的石油烃被鱼贝富集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目前生物体内的石油烃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法[1]、荧光分光光度法[2-5]。GB17378.6-2007中石油烃的测定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但该方法检测批量样品时,可操作性差。因此本文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并对实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设备 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F-7000)、 涡旋混合振荡器(Ms3,广州仪科)、数显恒温振荡器(上海梅香,SHY-2)、千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CP323S)、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BT224S)、超纯水仪(millipore)、离心机(湖南湘仪,TDZ5-WS)。 1.2主要试剂与材料 脱芳石油醚(色谱纯或分光纯,沸点60~90 ℃);无水乙醇(色谱纯);氢氧化钠(优级纯),氯化钠(优级纯),二氯甲烷(色谱纯); 标准贮备溶液:购自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浓度1 000 μg/mL,采用20号重柴油和润滑油为原料配制而成。 实验所用水为超纯水。 2实验方法 2.1样品预处理 贝类:用蒸馏水洗净贝壳外部附着物,取软体组织和体液匀浆后放入磨口玻璃瓶中,-20 ℃保存备用。 4讨论 4.1碱解条件 实验比较了两种条件下的碱解结果,(1)35 ℃恒温水浴振荡11 h;(2)35 ℃烘箱中放置11 h,每隔1 h 涡旋振荡60 min。实验发现,两种情况下的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相差无几,但由于烘箱水解每隔1 h涡旋振荡一次,比较浪费人力,因此选用35 ℃恒温水浴振荡碱解条件。 4.2本方法相对于GB17378.6-2007中的石油烃测定做了以下改进 碱解温度由室温、每隔1 h振荡一次,改为35 ℃恒温水浴振荡,避免了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节省了人力。 由50 ℃旋转蒸发浓缩萃取液后再氮吹至干改为40 ℃旋转蒸发至干,缩短了操作时间,增强了方法的可操作性。 由于定容后的溶液不一定澄清,定容后增加了离心过程。 4.3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样品的制备过程中避免接触塑料器具,尤其是对于定容后的浑浊溶液,应离心而不能用过滤膜。 样品称量时注意不要沾到皂化瓶口,否则会造成碱解不完全。 样品的均匀性对数据的影响非常大,由于鱼贝的不同部位富集石油烃的能力不同[6],因此样品预处理和称样时均要注意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石油醚、无水乙醇、二氯甲烷的荧光强度:本实验选用了色谱纯或分光纯的试剂,其荧光强度在360 nm处无吸收,对检测结果不会造成影响。 所用分液漏斗为聚四氟乙烯活塞,不能使用涂抹了凡士林的磨口塞分液漏斗。 5结论 应用该法检测贝类中的石油烃含量,有的样品最终得到的上机液中会出现凝胶状物质,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鱼虾检测的最终上机溶液澄清,回收率好。因此该法不完全适用于贝类等物质中石油烃的测定,但能很好地应用于鱼虾中石油烃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尚龙生,孙茜,徐恒振,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贻贝体内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98,17(1):62-65 [2] 贾小平,林钦,吕晓瑜,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贝类总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9,119(4): 30-35 [3] 尚龙生,许乙烈,马永安,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海藻中的石油烃[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1997,25: 205-207 [4] GB17378.6-2007,海洋生物监测[s] 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张海燕,周德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产品中石油烃的方法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8,29(4):106-111 [6] 杨广杏,万军明,麦志勤.鱼类石油烃污染剖析[J].环境与开发,1995,10(3):25-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