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任务驱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
范文 | 严君华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情境再现,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知识.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实践研究;任务驱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积极探究,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时,可以将数学知识以情境的方式再现,因此,教师在设置情境时要注意实用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让他们在情境中更好地发挥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从任务入手,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时,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结合课堂内容,将重要的知识点穿插到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去自由探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都很了解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你们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呢?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都积极地思考,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让学生自由结组,探索新知,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在小组中,有的学生开始动手画,有的学生拿出量角器试着量一量,记录一些数据,并研究这些数据……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从三角形的角度去思考,使他们有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思考的方向,促进了任务的开展,从而促进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 再如,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时,教师为“任务”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去探索. “同学们,你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并且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和你制作的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呢?”教师为学生设置了这个问题情境,通过这个情境的设置,能很好地引出全等三角形的课题,且任务能让学生有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教师的问题情境设置完之后,学生都很积极、主动地动手操作,并积极思考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构造一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深入地探究,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重启发教学,培养学生的任 务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任务意识,将课堂中完成任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让其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教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绝对值与相反值”时,教师在讲解绝对值时,可提出一个问题:将a化简,学生在做这道题时,都能很轻松地将a>0的情况求出,但在算a<0时常常出错,于是,教师可让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4名成员,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这道题,有了答案之后,小组成员相互核对答案,如果小组中出现了不同的答案,那么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并将自己的思路讲给其他成员听,看自己的观点能否被他人信服. 教师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要适时地进入小组内部,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更好地探索数学知识. 再比如,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把整个班级纳入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所在的坐标:“同学们,我们在教室中制作一个直角坐标系,如果我说一个坐标(2,5),那坐标上的这个同学就站起来,同时你们也要快速地说到底是谁,在哪?你们也可以自己说一个坐标,自己去找一下. ”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活动,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慢慢地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寻找“任务”,去自主探究,这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动手操作教学,促进学生的自 主探究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根据数学学习内容的特点,从可操作性、开放性等方面加以考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任务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可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使他们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动手操作. 教师为学生分配任务——测量校园中旗杆的高度,并在校园里随意找一棵树测量一下它的高度. 教师分配完这一任务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即被点燃了,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学生开始利用太阳形成的影子,找到一些相似三角形,自由结组,小组内相互合作,有的积极地绘制三角形,有的测量、有的记录数据,之后小组成员根据大家找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相似三角形的实用意义,并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这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能让学生很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任务,推动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其中的数学奥秘,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丰富课堂内容,构建了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开展数学竞赛,调动学生的学 习热情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并能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数学竞赛活动,会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 竞赛的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时能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对数学课堂充满兴趣,为创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时,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开展了一次数学竞赛:“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节课的内容,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吧!你们分成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我会给出一些事件,你们来判断一下是什么事件,然后进行抢答,答对了加3分,答错了扣1分,没有回答的不加分,也不扣分,到比赛结束后,看哪组的成绩高,哪组就赢得最后的胜利. ”教师通过为学生设置这个竞赛活动,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还很差,很难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推动学生学习,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