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语境下微信社交平台上的口语传播探析
范文 张宇豪
【摘 要】口语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形态,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脉络来看,传播学者把基于不同的传播媒介而构建起来的文化进行了区分,把文字诞生前的文化称为原生口语文化,把印刷术诞生后的文化称为书面文化或印刷文化,而把电子时代的文化称为次生口语文化。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尤其是随着微信的发展,口语传播又得到了新发展,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口语传播;微信;新媒体赋权一、口语传播的内涵与特征
口语传播不仅是人类传播活动的肇始,还是使人类摆脱蒙昧,促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西方的speech communication就是中文的“口语传播”,在我国,传播学者非常重视对书面语言的研究,但是对于口头语言的研究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口语研究比起书面语言研究,多了一道转换程序,需要将口语内容转换为书面语言。不过近些年,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沟通效率的提高,人类口语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全新转变,这不仅仅消除了沟通的局限性,还让人类的口语沟通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碎片化、符号化的转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口语传播。总的来说,口语传播研究目前大致有三种方向:一是口语交际研究,偏向于文学研究、文字研究。二是口语表达研究,更像是在进行艺术研究。三是口语传播研究,偏重于研究传播方法、传播途径。三者各有侧重,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色,但是关于口语传播和某一具体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较少。二、口语传播的发展阶段
纵观口语媒介变迁的历程,不难发现口语传播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口头传播为主”的小众传播;第二阶段是在“以文字为主”的小众传播时代,文字成为特殊阶层的特权,大众传播将文字传播的垄断推向巅峰,口语传播受到忽视;第三阶段是“电子口语”的出现将口语传播带向复苏;第四阶段是网众传播的勃兴,新媒体的流行使口语传播的人性化传播理念高度回归。三、微信社交平台上的口语传播
传统的口语传播是“现在进行时”。由于声音的易逝性和传播范围的局限性,传统的口语传播需要传受双方的即时互动。与文字交流最大的不同是,口语交流必须是面对面的,总是最大程度地将交流的人整个卷入交流场域,且口语交流特别依赖于人的记忆。当我们要说点什么或写点什么时,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调动记忆。心理学把记忆定义为“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容量”,失去信息的存放和提取能力,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无从谈起。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软件如同雨后春笋般涌出。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面世以来,就一直在占据着手机通讯市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截止至2013年12月微信日均活跃用户超过了一亿,一跃成为了我国最通用的即时通讯软件。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声音符号乃至未来的影像符号将重回重要地位,人们由面对面的交流发展到文字书信交流,又再次回归到面对面的交流,與新的媒介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此外,很多微信公众号也尝试进行口语播报(语音播报)。
(一)新媒体赋权
口语传播这一传播形态经历了多次起伏,到移动新媒体时代,其重要性又再次凸显。这种变化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媒体的技术赋权为大众自我表达提供了条件,公众更愿意利用新媒体来表达自己。
赋权,又叫增权,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宽泛而又多层次的概念体系,主要“指下属获得决策和行动的权利,它意味着被赋权的人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1]
赋权中的“权”并不是单纯的指向权利,而是一种能力或者行为。赋权是变化的,是动态的,通过给予弱权或者无权的群体能量,让这个群体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国学者丁未提出,赋权作为一个互动的社会过程,离不开信息沟通与人际交流,所以它与人类传播有着天然的联系。新媒体赋权指通过QQ、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让社会成员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二)微信社交平台上的口语传播
1、微信的技术变革推动口语传播,是对碎片化时间的最大化利用
技术决定论的拥护者认为,技术的革新才是推动传播形态变化的唯一因素。这一点在口语传播方面体现得非常明显,确实因为相关的硬件设施有了关键性的突破,口语传播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稍微梳理一下人类的传播方式变化即可发现,在史前时代,因为没有文字,人类主要通过口语传播,在文字出现后,伴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或者信件成为了主要的传播信息方式。随着无线电传输信号的发明,声音传播又重回主角地位。电视机的问世,让影音同步传播成为可能,人类又回到最熟悉的面对面传播,但电视传播更多的是单向的,传播的主动权控制在新闻媒体手中。而如今,在新的移动通讯时代,声音传播再次超越影像传播,是因为其传播成本低,开放给了更多弱权者。
除了使用门槛低,微信的语音功能使得传播的信息在时空上既分离又聚合,微信支持发送语音内容,除了声音符号本身,环境音也能被收录其中,收讯息的维度一下子增大了很多,还能够通过音量和语气甚至停顿听出发信人的心情、语气、口吻、态度等等。此外,能够还原发信人正处在的环境,也迎合了现在人生活节奏的碎片化。即使收信人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这段语音,也可以听取“留言”。这不仅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还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且成本低,微信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此。
2、微信的大众化转向推动口语传播的回归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影响受众接受度的第一道门槛是是否平等和免费,即人们是否能普遍接触到,是否能全面的铺开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是否会感受到明显的束缚。不论是收信人和发信人之间的平等性,或者使用者与平台之间的平等性,在互联网时代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性媒体如果想要顺应用户的需求,就应该体现出亲民的一面,满足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明显的或者潜在的需求。微信正是因此而被使用者青睐。
3、微信的技术发展使口语传播具有了延时性
一般而言,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交流方式。英尼斯的“传播偏向论”认为,传播和传播媒介具有口头传播的偏向与书面传播的偏向,时间的偏向与空间的偏向。麦克卢汉将其概括为,“口头和耳朵的传播受到时间的束缚,眼睛、文字、书面的传播受到空间的束缚”。[2]因此,口语在传播过程中不易被保存。
尽管电话、手机等媒介工具都是以传播口语为主,但微信实现了随时对已发送语音消息的保存。如果说以前的口语传播打破了空间的跨度,那么微信还打破了时间的限制。以往在人際传播中,口语传播具有同时性,虽然电话、网络语音等方式可以打破对声音的空间限制,但在时间方面还有较大的限制,进行交流的双方一般要同时在场。传统的口语传播无法被保留和记录,而微信中的声音信息能够被储存,不仅可以反复收听,还可以收藏、转换成文字,方便保留,交流的双方或多方不必同时在场,实现了声音传播的延时性。
4、富媒体特征,追求更多元的传播方式
人们对于社交的需求是多元的。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人们的需求更是鳞次栉比,微信由于其母公司为腾讯,获得了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兼容QQ的很多功能。其中不仅同步了QQ的通讯录好友,还能收到QQ电子邮箱的邮件。并且微信在持续开发更多的功能,除了朋友圈之外,微信还添加了移动支付,小程序等等与现实生活不可分割的功能,更进一步地增强了用户的粘性。由此看来,微信虽然起初是以语音沟通为起点,但是随着其功能的增加,其社交属性也在不断放大。尤其是朋友圈这一功能,更是成为了当代人们社交不可或缺的工具。既具有私密性,又可以选择性公开,满足了人们对于人际关系掌控的渴望。好友之间,只要授权,就可以自由交流,但是也不会打扰到不是这个圈子里的其他人。这样的环境,也为口语传播提供了条件。四、微信社交平台上口语传播的缺点
(一)过度口语化
社会交际的需求是语言风格形成的客观基础,它因适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内容、范围而形成。人们在微信对话中采用的口语风格往往能够拉近交流距离,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受口语影响,微信语言呈现出“方言化”的趋向,每个交际圈子都有一些特有的方言,而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此外微信上的语音翻译功能只适用于普通话,这就不能排除不是一个方言语系的人们交流时存在交流的障碍,而口语交流的内涵也大打折扣。
(二)对口语的弱控制易引发人际交往的失范
微信是一个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对交流私人化的保障使得多数信息难以进行后台验证,很多文字方面的信息都难以管控,而语音信息更难以监管,随着用户非理性化的沟通趋势增强,极可能造成此空间充斥不文明话语,引发口语交际的失范。
(三)碎片化的口语传播,加大了交流成本
这也是信息碎片化带来的弊端,人的注意力很难像往常那样集中。尤其是微信本身能够存储语音信息,那么信息接受者可以不及时回复,这样无形之中也就加大了双方的交流成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社交通讯工具的微信,正是因为使用门槛低和自由的属性吸引了广大的受众。但是,如果没有有关部门的监管,网络垃圾信息势必会在微信中蔓延。如今,对于文字监管的有关技术已经日益成熟,能够通过关键字检测及时发现并截流恶意言论。但是对于语音的监测分析要想达到和文字监管一样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监管部门要大力发展技术,新媒体的使用者们,尤其是充当着意见领袖的使用者们的文化素养和自律性也是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鼓励技术上或者传播形式上利用技术的革新带来耳目一新的变革,坚决抵制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匿名性在网络中传播不健康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微信在社交平台上作为口语传播的良好平台持续健康的发展。
注释:
[1]丁未.新媒体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0):79.
[2]何道宽.加拿大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5):97.
参考文献:
[1]张国光.融合之境——口语传播修辞新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武晓伟,张橦.新媒体对社会边缘群体的组织化与赋权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03).
(作者: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