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养池塘并塘必要性与注意事项的探讨 |
范文 | 黄文龙 并塘是指在池塘养殖到秋冬季,鱼类停食后,为了方便越冬期的管理,将养殖的两个或三个池塘的鱼类并到一个池塘中。并塘在我国池塘养殖中有较长的历史,一直沿用至今,但近几年在精养池塘并塘越冬期出现了多起严重死鱼事故,引发我们对并塘必要性和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 并塘的目的与作用,就是方便冬季池塘管理,包括冬季的防盗、破冰增氧、加水、捕撈等。 并塘的副作用:并塘拉网等活动加大鱼体受伤可能性,增加了冬春季发生水霉病的机率;越冬时鱼类高密度,易缺氧,易发生应激反应,且水质调节难。 是否需要并塘,要充分考虑到越冬池条件、设备配备、自身的养殖技术,以及需要合并的池塘中存鱼量、规格大小、来年计划何时要分塘或销售等问题。因此,池塘存鱼量小的两个鱼种池可以并塘,池塘鱼类密度较大、规格不一、不利于来年分塘的,以及准备销售的商品鱼不宜并塘。 确实需要并塘的,须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择越冬池塘 要求保水、池底淤泥少、水源有保障,水深能达到2米以上。淤泥过多,有机物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就会出现鱼类呼吸困难,在冰封期往往会造成大面积死亡。池水过浅,不保温,水温低,鱼类易受冻害。另外,在越冬前可把含有优质浮游植物的肥水注入池内,或在池内提前培养浮游植物,保障冬季水体中有足够的溶氧。 二、并塘时间的把握 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具体时间可因地而异,一般掌握在水温降至5~8℃为宜。并塘越冬过早,水温尚高,鱼类游动活跃,拉网操作时鱼体容易受伤。另外,此时部分鱼还未停止摄食,过早停食放入越冬池,则会使体能消耗大,也影响越冬。但并塘也不宜过晚,过晚则水温太低,拉网操作易使鱼体冻伤,且适应越冬池的时间较短。 三、掌握好越冬池密度 越冬鱼池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和配备的设施、鱼的种类、鱼体大小以及管理技术等具体条件而定。对保水性好且配套有增氧设备(如微孔增氧)的池塘,如在西安地区的标准化池塘,水深2~2.5米,一般亩放养鱼种或成鱼2000千克以下较安全,计划元旦、春节上市的暂养商品鱼可放2000~2500千克。 四、管理不能放松 不少人认为,并塘后鱼不吃食了,没有啥事需要管了。殊不知,越冬期的管理十分重要。越冬前调节好水质,控制和杀灭浮游动物,培肥水质。越冬期要定期检查水质、水色和鱼类活动情况,每隔10天左右注入一次新水(尤其是结冰后应更频繁),还要特别注意定期测定溶氧量,当水中溶氧量低于每升3毫克时,必须采取增氧措施,但增氧时不要惊动鱼类,避免鱼类受惊后四处乱窜而增加耗氧量,甚至碰到冰上造成伤害。水面结冰时间过长时要打冰眼通气或加水融冰,防止鱼类缺氧窒息死亡。在水温回升到8℃以上时,可以投喂少量精料(根据品种而定),投饲量按鱼体重量的0.5%左右为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