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探究式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 |
范文 | 吕松泽 摘要:信息技术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门课程比较复杂,学生必须亲自经历思考、探索、实践、交流的过程,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小學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探究式教学策略,争取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356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在这一背景下,个体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进而能够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但是,小学生正处于信息技术启蒙阶段,复杂、抽象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来开展探究式教学,争取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好地实现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信息技术课程本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复杂性,如果教师教学态度过于严肃死板,只会加重课堂沉闷的氛围,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且,小学生玩心较重,学习观念不强,如果没有有趣的事物的吸引,他们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不妨根据知识内容适当引入游戏、故事、生活等学生喜爱的元素,借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走进课堂活动。 例如:在学习《推荐优秀动画片》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喜羊羊与灰太狼》,借此营造生动有趣的氛围。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动画片所吸引,于是我提问道:“同学们有没有好看的动画片分享给大家?你平时是通过电视看动画片吗?”这一生活化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动画片,并表示除了电视外,会从网上看动画片。接着我继续问道:“从网上看动画片不受限制,十分方便,那么我们怎样在网上找到动画片?”在问题的驱使下,有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相关经验,有的学生则主动打开浏览器开始探索。最后,我提问道:“如果下一次还想看这个动画片,我们怎样做更方便呢?”借此引导学生探索“收藏夹”的使用。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呈现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任务驱动,掌握探究方法 由于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强,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将知识和操作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这虽然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但却侵占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并不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提升,并且也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通过以问代讲、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任务驱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探究的方法,提升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例如:在学习《美化桌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电脑桌面,然后我提问道:“桌面背景是什么?它是可以更换的吗?”有学生根据日常使用手机的经验猜测道:“桌面背景实际上是一张图片,通过某些操作可以将不同的图片设置成背景。”我表示赞许,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请更换一个自己喜欢的桌面背景。”有的学生进行尝试性操作,比如点击鼠标右键,依次尝试菜单栏中的选项。但有的学生却无从下手,于是我鼓励学生“旧学新用”,通过浏览器在网上查找更换桌面背景的方法。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顺利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3.鼓励自由创作,促进能力提升 信息技术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必过于保守、死板,否则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并且,小学生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纪,他们不喜欢受到太多束缚,而是渴望展现自身的才能和个性,希望在集体中脱颖而出,这种渴望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干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创作,为学生打造施展才华和个性的空间,让学生享受探索新知识、新技能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林边的小屋》一课时,我并不要求学生按照同一标准完成房屋的绘制,而是鼓励学生尽情想象、大胆创作。首先,我让学生讨论自己在现实生活或者在影视剧中见过的房子,将其画在纸上,思考房子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然后,我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画图软件中创作自己喜欢的房屋。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展示能力和个性,学生会格外追求作品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会主动探索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增加很多点缀元素。而在最后的展示环节,我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并予以适当的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兴趣和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兰昕.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31):35-36. [2]田瑜.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实践初探[J].名师在线,2018(08):81-8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