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潮”品牌发展趋势及设计特征研究 |
范文 | 李艳 刘秀 陆梅 摘要: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国潮”品牌兴起的原因,对当下“国潮”发展状况、积极影响、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通过个案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索借助设计手段将我国传统文化、潮流元素与自主品牌有机融合的方法和以文化力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途径。提出“国潮”品牌进一步升级的关键路径。“国潮”化设计有一定的局限性,却是借助文化实现品牌升级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潮牌 国潮 品牌文化 产品设计 趋势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5-0071-0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l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rioe of China'sfashion brando an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tatus, positive influence and existingproblemsd叱so as to put forward Suggec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To exploremethods of the organic fus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ashion elementsand independent brands and to find ways to enhance brand competitiveness withcultural force by means of design, We use case otudy, comparatlve analyois andother method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ey paths for further upgrading of China'sfashion brandsThe design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fashion brands hascertain limitations, but it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brand upgrading Keywords: Faohion brand China's fashion brands Brand core values Brand cultureThe product design Trend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消费水平和鉴赏能力不断升级,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当下,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已经由产品的使用价值转向它们能否为自己带来情感共鸣和文化归属感。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从文化角度入手进行设计成为塑造和提升品牌的必由之路。“国潮”品牌的蓬勃发展反映了消费者对文化的渴求,如何运用设计手段通过文化再造实现品牌升级,成为众多国有品牌积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7年国务院确定将每年5月10日作为“中国品牌日”,2018年5月电商平台“天猫”推出“国潮来了”营销计划,目的在于扶持本土老字号品牌,这是品牌“国潮”化的缘起。 一、“国潮”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国潮”品牌与“潮牌”概念的辨析 在《新华字典》中,“潮”一字的本意为“海水的涨落”,常用来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趋势,与这个意义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end或fashion。“潮牌(fashion brand)”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商品被认可为潮品的品牌,通常是一些原创的服装品牌,它们彰显设计师的独特风格,反映其思考和生活态度,具有对社会热点、亚文化现象反应迅速、更新换代快等特点,多采用拼贴、恶搞、跨界等设计手法[1],品牌内涵主要来自于美国的街头文化。潮牌因其独特的魅力受到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青睐,以Supreme为代表的潮牌在2010年前后开始进入主流消费领域。 “国潮”顾名思义是由“国家”与“潮牌”两个中文词组合衍生而来,是体现中国文化和设计特色的风尚品牌。“国潮”品牌目前較多集中在服饰、美妆、饮食等领域,在生活用品、小家电、汽车甚至餐饮、金融等服务领域也有涉及,通常都具备优质的产品、中国符号、潮流元素三个关键要素。 对比“国潮”和潮牌,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一种立足于文化的时尚潮流。国潮是“国”之潮,文化内涵是中国本土文化,目前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国内;而潮牌源自美国街头文化,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影响。中国的文化环境对街头文化缺乏认同感,但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只要结合当下社会语境与现代文化,潮文化也能实现中国化,成为主流得到更好的发展[2]。 (二)“国潮”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 “国潮”的出现是当下中国消费者文化自信提升、开始重视文化归属感的必然结果。尽管历史上因为种种原因造成我们的文化出现断层,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造成人们家国情怀的淡化以及对文化身份的迷茫,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追求从未止步,今天这种渴望反而更加强烈。近几年来,央视陆续推出了许多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目,如《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点,这种风尚也影响到国民的消费观。历经国外品牌的洗礼,许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关注国产品牌的发展。当看到欧美、日韩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在获得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完成了本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时,他们开始反思中国品牌的存在和价值,对国产品牌有了更高层次的期待,并自发地追求富有中国文化特征和意涵的产品,这也成为“国潮”行动的契机,高品质、高设计的国货成为新时尚。 (二)产品“国潮”化缺陷分析 在“国潮”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许多品牌的跨界产品单纯追求“眼球”效应却忽视对品牌定位的长远思考,尽管达到了“吸睛”效应,但如果没有持续创新的产品、过硬的品质和及时有效的推广,跨界品类很难持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有些品牌热衷复刻传统符号,色彩搭配也一味走年画风,缺少设计感,更不具备中国造物美学崇尚的“文质彬彬”的内涵与神韵,由此产生了大量风格类似的产品,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甚至还有部分品牌专利意识淡薄,把市场上成功的各种元素攒到一起进行“沙拉式”组合或直接粗暴地“山寨”,由于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大多版权意识很强,非常注重原创,这种做法令他们反感,因而也不可持续。 (三)产品“国潮”化设计方法分析 “国潮”作为一种风尚和潮流,本身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有效地延续这种潮流并使之生生不息地健康发展,值碍研究和思考。在这一背景下,国潮产品的设计应该以“国”所代表的中国气象为产品核心,以“潮”为载体与传播推动力,围绕产品的反思层面、行为层面、感官层面,多层次的展开创新设计,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审美取向。 1.在文化中倾注情感,建立情感触点。“国潮”应避免成为刻板的说教,挖掘有个性的文化,赋予产品亲和力,建立情感连接,改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古板印象,缩短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创造多元的设计风格。一般来说,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在产品中的应用可以采用器物拟人化、动漫化或插画式的设计手法,用或精致、或可爱、或无厘头的形象为产品赋予个性,产品在设计时需要尽量考虑情感共识和感染力[7],用情感吸引消费者;非物质文化是指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有艺术、历史价值的东西,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需结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精神文化进行诠释,如李宁推出的饱含激励意味的“行”系列,产品理念既带有中国文化特色,又贴合李宁运动品牌的特质,又能充分体现年轻人一往无前的冲劲,实现了文化、品牌与产品的有机融合。此类设计需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元素的视觉化转变,通过对文化元素的提炼、抽象、重构,再藉由消费者的联想、想象实现人与物的情感交流,传递中国人文精神。 2.产品使用符合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人的行为决定着产品该赋予何种功能,掌握用户的行为习惯和规律是极其重要的[8],“国潮”产品的功能亦需适应年轻人的消费行为、生活习惯,这就要求品牌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关注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准确把握年轻用户的心理。例如,当前智能化设备是年轻消费者必不可少的产品,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向智能化、娱乐化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文化的推广;其次,流行于年轻人群中的“养生”、“精致”等词汇也反映出他们对健康、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搭载此类理念进行“国潮”产品设计,有利于消除传统文化高高在上的说教感。除基本使用功能外,产品还需具备配合消费者拍照打卡、分享、发朋友圈、社交等行为的附加功能,满足年轻人“炫耀”的欲望,这也是成为潮流不可或缺的产品属性。 3.选择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时尚表达载体与表现手法。开发各种时尚潮品有利于提高年轻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传播力度,如敦煌博物馆推出的文创滑板,滑板自带的潮流属性为产品增色不少;其次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多了解吸收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文化和讯息,融合潮流元素,以现代设计表现手法、现代工艺、材料创造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的产品,例如晨光推出的“水浒豪杰”文具系列,创意来自大英博物馆典藏的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的浮世绘,别有一番风味,如图5。 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潮”品牌以设计作为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不仅能够提升国人的生活方式,还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时尚、富有魅力的文化体验,影响中国的当代文化。“国潮”品牌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国潮”成为世界时尚潮流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中,让世界人民了解并认同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钱仲韵,曹霄洁.青年亚文化在潮牌服饰中的设计体现——以“佛系”文化现象为例[J].艺术与设计,2019(11):75-77. [2]刘梦汝.基于中外潮牌对比探索中国潮牌设计的创新应用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7: 13. [3]郑怡然.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刨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刍议[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29 [4]张尧.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江蘇:苏州大学,2015. [5]于畅.色彩设计的情感表达[J].设计,2013(2):168-169. [6]王占柱,李丽娟.建筑色彩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研究——以上海为例[J].设计,2019(23):37-39. [7]薛明明.“以道融器”价值取向在现代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 2019(13):100-102. [8]熊格外.对满足用户行为的产品设计的再思考[J].设计,2015(7):76-7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