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的文化教学探析 |
范文 | 吴琨 刘静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加深,汉语逐渐地成了全球的潮流外语。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好。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针对留学生,除了语言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注重文化的传授。而本文就以数词“二”为例,由其丰富的含义及所影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汉民族深层文化心理,指出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不足和方法。 关键词:数词二 文化 教学管理 地位及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又互相影响着。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就像每个国家的语言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必定由语言及文化,学习该语言从而拥有了一把打开其大门的钥匙,而门后面所隐藏的文化需要学习者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究。美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说过:“语言与文化具有历史的联系,语言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离开语言天然依赖的文化背景,难以充分理解语言本身。”[1] 汉语相对于别的语言来说是一个比较难学的语种,因为其汉字所体现的象形、形声、会意等的表意性,基本上每个字都具有一个或多个意义;其语法的柔性,一句话中多一个字或少一字,多一个标点或少一个标点,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完全不相同了,这对留学生来说学习掌握相对而言就比较困难了,但是在学习一个词之前,老师先导入相关文化,那学生对该词的理解就会变得清晰,掌握程度也能提高了,由文化到语言,由此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的教学对留学生在学习语言上也同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如教师在数词“二”的教学中,基本上满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所要求的音、形、意、用,但往往在其文化上涉及的就不多。为什么汉民族喜欢二?又为什么“二”会被贬用?在许许多多数词中,数词“二”是如今仍旧被使用的十五个数词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汉语中它的含义非常丰富。一方面在许慎的图解《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二”是在“一”的基础上再加“一”,因而有“相异、对立”的哲学意蕴。如阴与阳、方与圆、上与下、基与偶等均可称“二”[2]。世界拥有对立,存在差异,才会充满生机,向前发展。数词“二”的相异、对立与汉民族先秦道家的阴阳相偕观相符,道家主张有阴有阳方能生成万物,“二”阴阳相偕,是美好事物诞生的源泉,由此中华民族偏爱“二”,随处可见成对、成双的事物。另一方面,“二”作为序数词,表示第二,受儒家力争上游的思想影响,人人都想做第一,“第二”便是次等的,因此,“二”也具有卑微之意。在了解学习了数词“二”背后的传统文化以及影射出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后,留学生才能解决心中的疑惑,从而更好地用它,正确地对待看到的现象。文化层面的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使用,培养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2 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文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在几百个国家开设,从初创、努力到稳定,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也在不断地完善,但仍旧存在不足。 2.1 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够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留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途径。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一体的,它们并非是独立存在的,而现实中很多教师都存在“语言——文化”分裂的状态,缺乏文化的自觉意识。一方面,如今社会只看分数的现实原因导致这些教师不能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在留学生汉语的初期学习中对成绩看得过重而直接忽略了对文化知识的教授。另一方面,教师对文化教学的认知偏误让其认为文化并非语言教学中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文化教学是另一门额外开设的课程。因此,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缺乏,在课程的教授时无法做到文化教学的完美渗透。 2.2 师资力量的不足 时代在发展,随着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上也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和精力,但是依旧存在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种,第一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很多教师自身文化修养较低,教学经验不足,跨文化教学能力不足,在学生文化理解引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3]。年轻的教师缺乏理论知识,对于本国文化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了解的并不多,而在许多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文化的掌握是帮助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手段。第二,教师无法很好地处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巧妙转换,缺乏创新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堂死板无趣味。在一堂课中,趣味性是判定教师上课是否成功的要素之一。 2.3 文化教材更新慢 不管在什么学科的教学上,有与之相对应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轻松许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汉语作为留学生的第二门语言,本就需要突破各方面的障碍来学习,有一套合适好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汉语路上的一个重要的敲门砖。但是目前的中国,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上,出现了教材更新慢的问题。一套较为经典的教材会被长期地使用,而最新的事件、社会的发展状态无法及时地在课本中展现出来,教师的教学形式也在长时间的缺乏创新中变得单一固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词汇、文化在不断地丰富,但是因为教材更新慢缺乏时效性,里面的内容将会变得不那么实用了,往往可能成为留学生文化学习过程的阻碍,产生错误落后的认识。 2.4 偏重理论教学 西方国家在教学上往往采取主动式教育,注重实践的操作,而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往往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在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管理中,“灌输”型的理论教学依旧占主导地位,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留学生而言既枯燥又无趣,是难以接受的。在文化的教学上,不管是语言课中的文化渗透还是专门的文化课,都与实践脱离,学生无法切身地体会到文化的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文化教学大打折扣,也让学生在文化的学习中无法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学习,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3 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文化教学方法 在长时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过程及研究中,人们针对汉语的文化教学,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的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1 文化渗透法 在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在一个字或一个词的音、形上有所掌握,在每节课、每个环节,老师 都应主动、自觉地将文化渗入到其中, 有所引申,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生词、用生词。例如,在数词“二”的教学中,可以延伸有关数词“二”的词语、成语、俗语等,在学生能够认读的基础上,介绍该词的文化背景。“二流”“二甲”“二人传”,教师可以介绍这些词语背后的历史;“百二河山”“二龙戏珠”等成语,可以在讲解其浅层意思的同时,简要地讲述成语背后的故事。其他词汇教学亦是如此,“包子”“油条”等食物词,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中国传统美食;“红色”“黄色”“白色”等颜色词,教师可以介绍汉民族人们的颜色喜好。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在一起,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2 对比教学法 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文化對比教学法,他提出通过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体系进行对比,来探索和预测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3]。每个地区的留学生都有其自己的生活圈、文化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常将学生分为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和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在圈内的学习者其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近,曾使用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而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文化与汉文化就有非常大的差距,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接受汉语,教师便可以采用文化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寻找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对汉文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完美掌握,是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汉语的关键。例如,数词“二”,在西方国家是一个中性词,而在中国它褒贬色彩皆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它与西方的不同文化。数词“二”表示吉祥,但在许多方言中又带有贬义色彩,因为究其含义是由“一加一所得”,它由“一”而生,因此具有卑微色彩。“你真的很二。”从原本的小众化表达逐渐常态化,形容一个人愚笨、不聪明。留学生在了解了“二”的文化后,便不会将“你真的很二”错用成表扬他人的话了。 3.3 体验式教学法 有研究者将文化教学方法分为“活动派”和“人类学方法派”。“活动派”主张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各种场景、有限的资源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去,切身去体会某种文化形态,在感受体验了文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而文化教学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一种文化体验,在学习中感受某个地域的生活、习俗,感受他们的文明,如此在文化的教学时直接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也是极其有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表演、小品,通过小组形式,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文化演出或是在允许的条件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中国的传统工艺。就拿数词“二”的文化教学例子来说,“二”对汉民族的审美心理有着巨大作用,《说文》中“二”与“双”有着密切关系,多为对称之物,是美的存在。因此,汉民族喜对称,中国春节家家户户帖的对联不管在数理上还是结构上都和“二”离不开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联书写来感受中华的文化。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的文化教学依旧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为此我国的年轻教师们在这条路上马不停蹄地努力着。除此,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一体的,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文化、精神面貌最直观的一面镜子。对于留学生而言,学习汉语,语言和文化一样重要,掌握了文化方能自如地运用,更好地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管理中,教师应该格外注重对学生的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凌娟.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 许慎.图解《说文解字》·画说汉字 1000个汉字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岳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4] 邓夏.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20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