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量子信道超可加性分析 |
范文 | 徐恪 【摘要】? ? 实验结果显示,相干信息零状态,随着量子信道使用次数增加,容量逐渐变成正值。跟普通信道可加性不一样,量子信道具备超可加性统计学特征,也就是所谓“0+0=1”。超可加性实验,从信道容量角度证明,相干信息容易受到设计及装置的影响,难以避免隐变量。显而易见,量子信道存在无法观测残余信息,处于隐藏或背景状态,经过进一步确认,有机会成为另一个版本的微波背景辐射。 【关键词】? ? 超可加性? ? 隐变量? ? 微波背景辐射 引言 量子表示物理量无法继续分割基本单位,不针对任何单一粒子,融入不少数学概念进行物理学研究,描述不确定性离散变化,定义量子化(quantization)其实更合适。以量子科学的一系列学术概念作为支撑点,用发展的态度致敬经典理论,可以归纳出来一个符合客观现实的基本逻辑关系。量子关联(correlations)包含量子失谐(discord),量子失谐包含量子纠缠(entanglement)。只有一部分量子纠缠可以控制,只有一部分可以控制量子纠缠表现非定域性。除了量子纠缠甚至量子失谐等量子关联,仍然存在非常广阔的量子化世界。针对量子信道超可加性(superadditivity)[1]若干研究,有助于发现量子化核心本质,进一步推动信息与通信的未来技术探索。 一、零容量信道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2],相干(coherent)信息零狀态,随着量子信道使用次数增加,容量逐渐变成正值。跟普通信道可加性不一样,量子信道具备超可加性统计学特征,也就是所谓“0+0=1”。这个量子现象,通过一种特殊的设计及装置(dephrasure)[3]可以实现直接观测。多光子纠缠源,折叠信道,同样的补充信道及远程状态,层析成像仪器。采用量子计算,信道容量[4]代表通过纠错信息数量多少,相干信息类似交互信息。一般认为,由于缺乏超可加性基础理论及实验工具,编码输入疑似存在尚未发现关联,纠缠着量子信道,导致突破数学处理方法界线。 二、超可加性统计学特征 作为未解之谜,既应该优化观测,更应该优化判断。增加使用次数信道容量变成正值,其实包含着一个简单的逻辑。超可加性实验,从信道容量角度证明,相干信息容易受到设计及装置的影响,难以避免隐变量(hidden-variable)[5]。显而易见,量子信道存在无法观测残余信息,处于隐藏或背景状态,经过进一步确认,有机会成为另一个版本的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6]。这种残余信息,超越现阶段量子科学相关实验的设计及装置,需要量子继续分割绝对微观层级实现直接观测。残余信息汇聚堆积,数量规模累计达到量子观测允许条件能够间接表现出来。跟残余信息数量规模不存在累计的单次复用信道进行比较,多次复用信道显示超可加性统计学特征。框架式数字化描述“0.5+0.5=1.0”,如果观测到整数,没有观测到小数,偶然列入“0+0=1”超可加性,以此类推。 三、基本结构单位 任何神秘玄幻超自然现象,源于科学领域认识事物的不完整或不充分。局限于量子理论及观测表象,做不到真正诠释零容量信道超可加性。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观测范围不足5%,超过95%等待着探索发现。宇宙的结构[7],约68.3%暗能量、约26.8%暗物质、约4.4%轻子、约0.5%重子、辐射等其他成分需要万分位统计。按这一顺序排列,正向连接趋于集合,逆向连接趋于分割。暗物质和暗能量无法观测,属于狭义微观,融入普通世界唯一途径是成为物质和能量的基本结构单位。重子和轻子可以观测,属于广义宏观,物质和能量的普通世界,允许互相转化。之所以暗物质和暗能量不吸收普通世界的物质和能量,估计是环境影响偶然导致单向隔离。仿佛蚂蚁巢穴,猴子肯定进不去,就算猴子吃掉蚂蚁依然如此。划一个重点,超可加性残余信息到底是什么,这种非平衡复杂性肯定不会是纯粹的统计学特征,暂且叫做基本结构单位。 四、新版定义及延伸描述 科学晴空总会飘着两朵乌云,一朵来自宏观,一朵来自微观。进入21世纪,暗物质和暗能量成为宏观的一朵[8],基因转化密码及非平衡复杂性生物特权成为微观的一朵[9]。两项不同的科学课题,指向相同的客观现实或学术概念,被人类冷落一个世纪的以太(ether)。每当遭遇未解之谜,经常想起来以太,赋予新版定义及延伸描述。这种传统习惯,始于亚里士多德,持续2300多年。当代科学定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方法,没发现DNA时候定义遗传物质的方法,这些与古希腊人创造以太如出一辙。以太理论其实非常朴素,具体描述比较容易理解,例如不存在超距作用也就是定域论,例如不存在绝对真空也就是实在论。追根溯源,以太是人类最早用来定义客观世界的基本结构单位,即使换一轮名称,改变不了这样的实质。特别有趣的事,环境及偶然的影响[10],不仅是量子信道的课题,同样是生命进化的课题,实际显示一种非平衡复杂性。 五、 结论 通过分析量子信道超可加性,尝试建立一种新的逻辑,填充宏观与微观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对于量子科学及信息与通信等相关技术,具备关键性的参考作用。 致谢 徐宗武高级工程师和陶崇尧高级工程师,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Smith G, Yard J. Quantum Communication with Zero-Capacity Channels [J]. Science, 2008, 321: 1812-1815. [2] Cubitt T, Elkouss D, Matthews W, et al. Unbounded Number of Channeluses May be Required to Detect Quantum Capacity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 6739. [3] Leditzky F, Leung D, Smith G. Dephrasure Channel and Superadditivity of Coherent Information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8, 121: 160501. [4] Fukui K, Tomita A, Okamoto A, et al. High-Threshold Fault-Tolerant 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Ana-log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J]. Physical Review, 2017, 8: 021054. [5] Einstein A, Podolsky B, Rosen N. 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J]. Physical Review, 1935, 47: 777-780. [6] Penzias A A, Wilson R W. A Measurement of Excess Antenna Temperature at 4080 Mc/s [J].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1965, 142: 419-421. [7] Peebles P J E. Seeing Cosmology Grow [J]. 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12, 50: 1-28. [8] Perlmutter S, Aldering G, Goldhaber G, et al. Measurement of Ω and Λ from 42 High-Redshift Supernovae [J].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9, 517: 565-586. [9] Cotton R G H, Appelbe W, Auerbach A D, et al. Recommendations of the 2006 Human Variome Project Meeting [J]. Nature Genetics, 2007, 39: 433-436. [10] Ball P. Schr?dingers Cat Among Biologys Pigeons: 75 Years of What Is Life? [J]. Nature, 2018, 560: 548-55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