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范文 | 潘从忠 摘 要: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是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衡量,林业产品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所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下的林业经济发展也会存在較大的差异性,同时对于国家整体发展也会造成不一样的影响。为此,本文也就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1-0076-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志码:A 1 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 泰尔指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主要是用来对不同国家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目前在不同领域差异分析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本身就较大,泰尔指数大多在0.6之上。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出,我国西部地区林业经济差异相比较于其它地区而言是最小的,而中部地区在其中的差异则是最大,并且还逐渐呈现出上涨的趋势。目前就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来看的话,区域之间的贡献率明显要大于区域内的贡献率,这也从某些方面体现出我国林业经济差异和地区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关系[1]。 2 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2.1 人力资源 无论是任何一个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林业产业发展也不例外,因为只有具备高素质人才林业区域经济才能够得到较为显著的发展。所以说,区域经济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影响因素首先就表现在人力资源这一方面。 2.2 森林资源 林业产业发展关键还是在于是否存在丰富的森林资源,而在对这一方面进行衡量的过程中,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以及森林蓄积量都是重要的指标;另外,在实际衡量过程中还应该要将正在培养的林地以及需要培养的林地都作为森林资源计算。上述所提到的这些指标对于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本身就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对于林业发展与进步有着较为显著的价值。 2.3 林业政策 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对于林业经济发展也越发的重视,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对林业产业制定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构建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制度,希望能够以此来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一定的控制和指导,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林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性。由此可见,林业政策发展也属于区域林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 3 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 资源协调发展措施 要想有效促进我国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东部地区应该要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加强对人工林业的管理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来促进区域林业生产率的提升。而对于我国中部地区的话,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则应该要加强对人工用材林、大径级用材林的开发以及利用,因为在中部地区本身就存在较多的油茶种植,所以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林业资源利用效果[2]。 3.2 产业协调发展措施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而言都较高,再加上地理位置本身就十分的优良,所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技术更新这一方面,因为只有做好这一点才能有效的促进林业产品加工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对于我国中部地区而言,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则应该要在原有林业资源基础上进行第二产业的开发,通过这一手段来促使林业经济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与进步。此外,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来说,其本身就存在较为丰富的森林系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研究。 3.3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风少可以说是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所以在实际发展过程只呢个,相关部门还应该要加强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控制,加强对风沙的防治,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构建出天然林有效保护方式,通过这一手段来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建设,确保生物建设的多样性。除此之外,在林业政策这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生态与经济能够协调发展的政策。 结束语 在我国区域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也促使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要想改善这一现象,国家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应该加强对各个区域发展的重视,让每个地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能够发挥出自身林业产业的优势,进而才能真正确保生态平衡,促进我国林业经济有效、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洪琳,陈旭华.浙江省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农技服务,2009, 26(10):152-153. [2]李冰.影响退耕还林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分析——以河北省坝上为例[J].绿色中国,2011(10):80-8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