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好
端正好词牌名。又名《於中好》。双调。始见于宋·杜安世《寿域词》。 全词上下两片,共八句五十四字。句句押韵,均用仄声韵。上下片第二句、第四句第三字处均略作停顿。常用格体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 (韵),(平)(平)仄(逗)(平)(仄)平仄 (韵),(仄)平平仄(仄)平仄(韵)。仄仄(平)(逗) 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平平仄 (韵),平平仄 (逗) 平平平仄 (韵),平平仄仄(仄)平仄 (韵)。仄仄平 (逗) 平平仄 (韵)。
端正好
端正好曲牌名。南北曲均属正宫。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南曲之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七、三、四、七、三、三、七、三、四、七、三、三 (十二句)。北曲之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三、三、七、七、五 (五句),和词牌 〔端正好〕不同。一般用作正宫套曲的第一曲。如昆剧《长生殿·哭像》中唐明皇上场时所唱“是寡人昧了他誓盟深”一曲。又,北曲仙吕宫亦有 〔端正好〕,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三、三、七、七、三、三、三、三、五(九句)。用作小令,或用作杂剧的“楔子”,如元杂剧《金线池》的楔子。
|